超前教育屡禁不止,一年级开学孩子就被“降维打击”,家长愁坏了

​现代家长对孩子教育空前焦虑,很多家长都会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前几天刷短视频,有位宝妈就忍不住吐槽:“刚开学一天,差距就被拉开了,老师在群里布置了十分钟的阅读,结果一半的孩子能读故事书,另一半的孩子家长偶尔提点一下也能阅读,只有我家孩子,别提阅读了,连拼音都成问题。”

同样刚上一年级,眼看自家娃被同龄人“降维打击”,这位宝妈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当天晚上失眠了一夜,不知道怎么“挽救”孩子的学习。

确实,如果大部分孩子都能“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自己孩子却是“扶不起的阿斗”,家长难免忧心不已。

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去进行所谓的“超前教育”是否值得?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跑,强行让孩子在“起跑线”领先,只会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反而输掉整场“比赛”。

为什么超前教育屡禁不止?

记得之前看到过有宝妈分享,说自家孩子到了初中,各科成绩都下降不少,自己分析原因是小学时候没有打好基础,于是极力推崇超前教育,告诉大家不仅小学阶段要抓紧,最好从“幼小衔接”就开始努力,对孩子早启蒙、早学习,才能“一步先步步先”,如果做不到这些,孩子在初中成绩下滑,就会成为必然趋势。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周围铺天盖地,充满了这种“鸡娃”氛围,很多家长恨不得孩子能从重点小学,一路直通重点高中,考入理想大学,天然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一种焦虑。

另一方面,教育环境“内卷”是当下的大趋势,很多家长担心的是,如果孩子的同龄人都接受了“超前教育”,自家孩子会不会掉队,为了不让孩子比同龄人落后一步,即便家长本身没有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的打算,最后也只能选择跟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然而,虽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揠苗助长”却并不可取,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反而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

“揠苗助长”对孩子的危害

很多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虽然一二年级表现出色,但等升入三年级时,却会缺乏“后劲”,成绩大幅度下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年级现象”。

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小学知识,小学一二年级时,即便上课不怎么认真听,也能轻松拿到100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等到升入三年级,知识难度大幅度增加,孩子很难像之前一样轻松,慢慢就会被超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且如果家长一味地“鸡娃”,过早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学,所带来的压力,很可能超过孩子本身的心理承受范围,活泼好动的天性被抑制,不仅会对性格养成造成影响,还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长远发展。

因此,为了不让孩子“落后在起跑线”,去接受所谓的“超前教育”,其实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病态的超前学习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弊远远大于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稳扎稳打”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孩子生长发育有其固有的规律,“揠苗助长”不可取,我们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来规划时间,让孩子能够“游戏”与“学习”相结合,“稳扎稳打”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处在幼儿阶段,我们更应该为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好的个人品质,这对孩子来说,比早早接触具体的学科教育更重要。

而且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必对孩子过于约束,德国心理学家曾进行专门研究,在大规模、长时间的对比实验后发现,那些幼儿时期以游戏为主的孩子,长大后的学习成绩反而更好,尤其在数学科目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作为家长,应该保持好自身的教育节奏,不被周围贩卖的“鸡娃焦虑”所带偏,使“超前教育”变成“超载教育”,反而会让孩子落后于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语:

其实,如果孩子因为没接受超前教育而在短时间内落后,家长大可不必感到焦虑。

只要我们能为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优秀的内在品质,那么孩子成绩肯定不会差,“后劲”会更足,将来的表现会更好。

今日话题:你对“超前教育”怎么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