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女孩的分享:她考研成功,家人拉横幅庆祝,阵仗十分隆重。虽然是双非名校,而且是二战考研,家人却给足了她仪式感。她表示,从小在鼓励式的家庭中长大,在家人眼中自己就是最棒的孩子,这让她觉得很被爱。
面对溢出屏幕的幸福感,很多人表示羡慕:不是一味的打压式教育,而是给足了孩子鼓励与爱,这样的家庭氛围真好。
不论是否漂亮,是否聪明,是否优秀,是否按世俗中成功的标准活成了理想的模样,却依旧能被视为独一无二的那一个,并在任何时刻都能被给予充分的信任与支持,这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向往的爱。只是,这样的爱并非所有人都能拥有。
2021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18-35周岁的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最终,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其中有30.8%的人表示自己经常遭受父母的打击。
与鼓励式教育相反,奉行打击式教育的家长不喜欢正面鼓励,反而喜欢挖苦或贬低自己的孩子,以挫伤孩子积极性来达到教育目的。
有些父母以为,给孩子过多的表扬会容易让他们骄傲,所以在生活中吝于给孩子肯定,并以爱孩子之名对孩子进行言语的贬低,企图通过打压式的教育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有些父母无法接纳不够完美的自己,成为父母后也无法接纳与包容孩子,总是容易看到孩子的问题,习惯了批评。于是,家庭中时刻充斥着指责的声音。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会对一个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调查中,59.7%的人坦言,父母的打击式教育导致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46.5%的人则表示自己性格叛逆,容易自暴自弃,36.1%的人表示与父母的关系受到了影响,仅有29.3%的人能正面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并因此警醒自己,追求进步。
▲电视剧《小欢喜》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过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它是指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经历父母长时间的打击或贬低,自尊心受挫,很多人容易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因为不论如何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与认同,内心的价值感也会逐渐缺失。久而久之,面对一切都失去了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变得越来越自卑,遇事也容易自我怀疑和否定。
“我成绩一直不错,却从来不会因为成绩而有喜悦感。小时候,如果我考了99分,我妈一定会问我剩下的那一分怎么丢的;如果我考了100分,她又会问我班上总共有几个100分。无论我考得多好,她都不会有半句肯定的话。”
“我爸妈喜欢拿我和别人比较,上学时拿我和班上第一名比成绩,工作了拿我和亲戚家的孩子比工资。一回到家就对我各种说教,说我笨,说我懒,看到他们我就会浑身紧张。他们总能挑出我的毛病,我永远都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我做事情总是小心翼翼,非常害怕犯错。即便已经非常努力地完成一件事,身边人都觉得结果不错,我也依然不满意,总觉得有问题。没办法,我已经习惯了自我否定,也很难相信别人的肯定。”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渴望与需要的不过一句最简单的肯定或者鼓励。但是,当父母习惯了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并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便难以看到孩子的内心,更别说去满足他们最深处的需求。
于是,那些以爱之名的贬低性言语,便化作了摧毁孩子自尊与自信的利刃,也割断了亲子关系的紧密连接。
▲网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综艺节目《少年说》曾来过一个男孩,年仅12岁的他直言自己是在妈妈的批评声中长大的。
上幼儿园时,同学把自己的玩具抢了,他哭,妈妈说他不够大度;上小学时,和同学起争执,妈妈从来都是不分青红皂白先批评他。登上节目组的舞台,他最渴望的是听妈妈表扬一下自己,这个愿望其实很简单。
面对儿子袒露心声,台下的妈妈虽然表示自己会改正,却又在不知不觉间开启了批评模式。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说男孩性格马虎,做作业不认真,确实该批评。
“妈妈之所以对你严厉是因为爱你,希望你可以变得更加优秀!”听到妈妈的话,男孩眼中原本有的期待一点点黯淡下去,脸上写满了失望,最终悻悻地离开了舞台。
与他的境遇不同,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8岁男孩伊夏则在被接纳与鼓励中,重新找回了自信,拥有了崭新的人生。
作为别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伊夏成绩不好,读了两次三年级,仍然不会认字也不会写字。父母觉得他不听话、不认真,常常对他进行严厉批评与指责。老师觉得他智商有问题,直接让家长送他去特殊学校。在一次闯祸后,父母忍无可忍,把伊夏送去了一所“军事化管理”的寄宿学校。
幸运的是,他在那里遇到了美术老师尼克。尼克发现,伊夏并非不认真,也并非智商低下,而是患有“阅读障碍症”,故而用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毕加索等伟人的例子来激励他。他也发现伊夏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与非凡的绘画才能。于是,他耐心陪伴,给予伊夏充分的肯定,鼓励他参加绘画比赛。在他的支持下,伊夏赢得了绘画比赛第一名。
这一次,灿烂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伊夏的脸上,才华被认可以后的喜悦,也让他心中的忧郁一散而尽。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
有人说,打击式教育是以爱之名的伤。在父母的打击与贬低中,孩子内心的自尊与自信会被摧残。与之相反,在肯定与鼓励的言语中,孩子会建立起稳定价值感。当勇气与信心充满内心,他们便如同生长在阳光下的花,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个人的价值从来都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为人父母,若我们只是被自己的眼界局限,被自己的标准所束缚,便极有可能限制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也会影响我们与孩子的相处。
对于孩子,我们不仅需要看见他们的独一无二,也要看见他们被爱、被接纳、被包容、被肯定的渴求。因为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无条件的接纳来建立安全感,也需要用肯定、赞美与认同来建立价值感。
是选择用打击式的教育作为利刃摧毁孩子的自尊与自信,还是选择用肯定与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价值感?答案一目了然。
惟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充满爱意的鼓励中长大,用稳固的自我价值感书写自己的专属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