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老师感到后悔是正常的,因为未来十年二十年,教师这一行只会越来越“卷”,早一点抽身出来,就能够早一点解脱,避免中年失业,陷入更大的麻烦。
不管是公立教育也好还是私立教育也罢,未来一定会面临的情况那就是生源越来越少,学校总数没有变,但读书的学生却越来越少,这势必会导致各个学校为了生存下去进而对老师这个行业“动刀”,这对很多一辈子都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来说,所面临的打击恐怕是空前的。
这一点绝对不是开玩笑,很多人说今年我们的毕业生还有1076万,明明还在历史高位,未来怎么可能生源会越来越少呢?
其实这个现象在一些三四线城市非常普遍,甚至是已经在发生了,我一个朋友毕业后回到家乡发展成为县城里一位光荣的教师。
说起来这个职业当然很好,教书育人,不仅仅社会地位高,工作也足够稳定,又能够传递知识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当然是非常好的。
但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到现实情况,那就是对一个四线县城来说,招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朋友刚去的时候问题还不大,学校还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样子,但随后第三年,新进的初一新生人生就远远低于往年人数,要知道那座县城虽然不算特别大,但县城总人口还是有八十万的,但考虑到该县城一共有四座中学,这就导致各个中学的竞争非常大,招生比较困难。
加之大部分小学生进入更大的城市读书,这又导致当地小学生源不足,一层层反映上来,不出十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恐怕可能会大比例下滑!
还是说回正题,朋友在学校因为是新来的老师,加之招生质量不高,看到一年比一年少的学生,最后虽然学校没有辞退朋友,但朋友却主动选择了辞职,自此再也没有干公立老师。
原本朋友出来后找来到大城市找到了一家私立机构,做培训老师,本来工资收入还算不错,但去年“双减”出台后,培训机构随之倒闭,朋友也就失去了他专业唯一的市场,现在朋友再也没有在外人面前提过自己当老师的经历。
有一次朋友跟我谈起这件事,语气里都是唏嘘感慨。
回归正题,现在由于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太多,这就导致很多人想要考公、考研、甚至是进入事业单位,国企、央企、当老师等等,这种想法当然是很好的,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就老师这个职业来说,我们不仅仅要看到老师这个职业现在的稳定性,我们还要看到老师这个职业未来的市场需求。
就今天我们的出生率来看,未来不仅仅是教师行业会面临大洗牌,母婴、一切跟孩子相关的产业,都将面临更强的竞争力。
因此,就现实情况而言,我现在并不建议年轻人报考老师,更不建议年轻人争着头皮去挤进老师这个行业。
因为未来几年时间里,老师这个行业不是挤破头皮想进去,而是挤破头皮想出来。
用数据来说话更能体现问题的严峻性:
如果我们以十年为一个单位的话,90后人口总数比80后减少了1172万人,00后人口总数又比90后减少了4736万人,10后人口总数相比00后再次减少24万人,而10后人口则主要是受到二胎的影响,所以人口减缓速度有所放缓。
而眼下二胎所带来的人口增长效应基本上已经过去,这意味着未来十年20后人口相比10后人口,又会大幅度下降。
人口的下降,对老师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没有那么多的学生,意味着许多老师根本就没有市场空间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的人会说,如果人口减少,那就直接采取小班模式,这样岂不是更好,虽然小班模式固然很好,但要知道我们的很多配套设施并不是基于小班模式来进行教学的,而对大量的公办学校来说,都是依靠教育补贴而存在的,眼下一旦生源减少,那么补贴相应也会减少,这不是靠什么小班就能够行得通的。
因此,从教育机构考招入编,如果感到后悔,那么你又比较年轻的话,那就赶紧离开,趁早离开,趁着你还年轻,离开这个行业也许还能够看到职业第二春。
今天由于“双减”的原因,我们所熟知的教培机构基本上是没有存在的空间了,因此对大部分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基本上只有两条路,要么考招入编成为老师,要么就是另谋出路。
原本由于生源的减少,老师这个行业现在在一些偏远地区已经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现在随着过去教培机构的入局,这对老师这个行业来说,可能会更卷一些。
因此,如果你入编了,成为老师后又感到很后悔,或者说对这种两点一线的工作感到缺少挑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离开。
事实上就老师这个职业本身来说的话,虽然我们说因为出生人口的减少,对老师这个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这个行业的社会地位依然很高,老师依然是神圣的职业,一个人如果无心甚至是对做老师感到很后悔,那么这样的人大概率也不会成为好老师。
对已经在这个行业十年以上的老师来说,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性,该考的职称应该抓紧考,要提早成为学校里那个有分量的人,有含金量的老师。
而对这个行业的新手老师来说,你能做的就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过考虑到老师的局限性,短期内要想发光发热,这其实是很难的。
当然,这也取决于该老师所在的学校,也就是平台。
如果平台足够大,足够好,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学生主动前来,那么该学校的老师,各方面的待遇也自然不会差。
现在后悔,事实上还来得及。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