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长者食堂,为啥请来米其林星厨料理餐食

一盅清汤狮子头,汤头清澈而浓,狮子头如拳头般大,一两颗红色枸杞点缀其间。这是44岁的米其林星级厨师沈永刚拿手的特色淮扬菜,也是70岁上海爷叔孙伟民那一口“心头好”。

大雪节气刚过,昨天新开的众乐山社区食堂,这份色香味俱全的狮子头频频被老人们点单。稍闲的档口,沈永刚走出后厨,打听排队的阿姨爷叔爱吃什么、有无忌口,寻找新菜品的灵感。

乐山片区,老年人有6600余位,“老宝贝”如何吃好、穿好、生活好,牵动着社区工作者的心。这家新开张的长者食堂,引入获评米其林三星的餐饮监理为老人们料理餐食,此举不仅成了一大创举,更强化了品质为老供给。除食堂外,周边“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功能进一步叠加,形成完善多元的“生活盒子”。“日日有小暖,至味在人间”,暖色灯光里,兴头上的孙伟民忍不住吟了句诗。

“家人闲坐,烟火可亲”

米其林星厨料理社区长者食堂,会是什么样的体验?“给自家爸妈做饭的感觉。”大厨沈永刚推己及人,琢磨着老年人喜爱的口味,也懂得与老人相处的门道。

此前,他在大餐饮当主厨,忙得脚不沾地。真回到了家,给父母做饭的次数却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还没踏进厨房,母亲就举着洗菜沾湿的手,拿胳膊肘把他往外推:“难得休息,快去歇着。”如今面对社区老人们,他找到了为自家父母烹饪的感觉,有了为人子女的别样耐心。

孙伟民更看重的是大厨的心意,“他肯来问我爱吃什么”。情感藏在一盅狮子头里,藏在新鲜的一饭一蔬里,藏在和阿姨爷叔的嘎三胡里。

作为典型上海爷叔,老孙给一家人烧了大半辈子菜,家常菜样样精通,自己口味也养刁了。直到年纪渐长,烧饭力不从心,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打饭。但吃了一回,他就认定这家社区食堂。“等我孙子来了,也带他来这儿吃。孙子是标准‘肉师傅’,肯定喜欢!”孙伟民老两口住,平日不打扰孩子,但心里总盼儿子一家常回来看看。孙伟民讲得动情,沈永刚听着也高兴。他带着00后小徒弟研发新菜式,比如草莓焗肉排等,还引入港式菜心叉烧粒炒饭等粤菜,吸引年轻人陪伴老人一起走进来。小而美的空间里,暖色调吊灯高高挂起,“老人最大心愿就是家人闲坐,烟火可亲”。

“生活圈的半径是生活,但圆心是人”

趁着雨还未落下,73岁的张骏也闻讯赶来食堂办了张优惠卡:70岁以上的长者,可享受八五折优惠。

张骏十多岁就搬来乐山四五村,一住60多年。“大半辈子就是一眨眼工夫”,这一片的故事都包裹着自己的记忆。20世纪80年代,乐山新村还只是一片棚户区,门口都是“烂泥路”,老房子地势低,一下雨,水直往家里灌。后来有了家室,爱人不会做饭,他便揽了下来。隔三岔五跑菜场,劲头高的时候,还骑着脚踏车到乡下批发市场。

前几年老伴过世,老张一下子泄了气。特别是一场大病过后,脚没了力气,一日三餐便开始凑合着对付,周围熟食吃了个遍。彼时,街区公共空间少,居民们习惯自带凳子,坐在幼儿园门口晒太阳。老张不爱凑这个热闹。

去年,这里建起口袋公园,临街望去,一眼就能窥到园里的生动景致。老张起了兴致:没事就去拉拉腿,锻炼身体。周边邻里汇功能日益丰富:老年日间照护中心、助餐点、助浴点、灯塔书房等,提供各类为老服务。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半径是生活,但圆心是人。”徐家汇街道老龄办负责人金卫国介绍,与食堂同步开出的,还有附近的乐山党群服务站,为老服务、理发、修补、健康义诊……烟火气浓得化不开。

如今的老张更愿意出来走走,孙伟民则在社区做起志愿者,“有事情做,生活就很充实”。

作者:王宛艺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陆益峰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