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孩子,不用督促就能爱上学习?|伴读

作者 | 南小希

播音 | 武冰洁

视觉设计 | 樊薇 

栏目主持 | 杜润楠

“太伤脑筋了,我儿子一看到手机就两眼放光,一上课就神游开小差。”

“我们家那个简直是个磨蹭大王。一小时写四个字,我每天全程陪在他边上写作业。”

……

似乎家长普遍有这样的烦恼:孩子不爱学习,要催、要盯、要着急上火,甚至辅导个作业都能气吐血。

可是,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

有些孩子似乎是天生的学霸,家长很少参与和督促孩子学习,但他们自己有很强的自律性,总想着力争上游。

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比:有的孩子家长操碎了心也没办法学习进步,有的孩子不用督促就能爱上学习。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爱学习?

当我们走近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很多相似之处的。

首先,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往往不太好

有一次,我看到邻居家孩子脸上有道血印子。

问其来源才知道原来是母亲在辅导孩子作业时被气得不轻,一时没控制住洪荒之力,气急败坏地抓在了孩子脸上。

因为孩子的功课大发狮吼功,甚至动手的父母也并不少见。

如果辅导孩子要辅导到鸡飞狗跳、一地鸡毛,这往往不是学习本身的问题了,而很可能是一贯的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的问题,在学习问题上呈现了出来

在这样的互动模式中,家长很可能是焦虑、不耐烦、无法控制情绪的。

其次,他们往往缺少自信

在学校里,他们表面上或许是调皮捣蛋、活泼可爱的孩子,但是,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大都有颗脆弱的小心灵,缺少发自内心的自信。

这表现在与老师和同龄人的互动中。

他们可能会对老师细微的反应、批评、说话时的眼神很敏感,也会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很在意。一旦接收到被否定的信号,内心就会很沮丧。

同时,他们无法很好地展露自己。对于表现自己能力的事情,比如举手发言、主动争取一些露脸和上台表现的机会,会显得很退缩。

再次,学习是让他们感到痛苦的事情

虽然父母爱孩子是一种天性,但其实只有很少的父母能够做到单纯地欣赏和尊重孩子,并因孩子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存在而感到满足。

尤其在学习的问题上,很多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有选择的:爸妈并不会无条件接纳我,只有我学习好,他们才会爱我。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孩子对学习厌烦是早晚的事。

孩子不爱学习,是自我价值感低的表现

我们能够看到,那些不爱学习,甚至严重抵触学习的孩子,可能都有着习惯贬低和打压孩子的父母。

他们可能会把自己的标准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虽然他们在孩子的学习上下足了功夫,但孩子的情绪、感受、内在想法,却是常常被忽略的。

经常被贬低的小孩,自我价值感是很低的。这会形成一种内在誓言:我不配变好,我不配有成就,我一无是处。

有这种信念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力量的,更不可能有动力好好学习,只会用行为不断验证自己的负面信念。

而那些爱学习、很自律的孩子就完全不同了。

但凡与他们接触,我们会发现他们内在能量生机勃勃,好像有不断涌出的力量。

他们阳光自信,不容易受挫,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笃定感,待人接物也游刃有余。

由于发自内心珍视自己的价值,他们在学习上知道用什么样的准则去要求自己。

所以,即使没有监督和催促,他们自己就有运转良好的内在系统去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提升。

而造就这一切的,或许是因为同一个原因:爱上学习的孩子,自己就一直在被好好爱着

孩子的自律和积极向上其实是一种被妥善保护的生命力,而这种保护,是一个持续灌注爱和关注的过程。

爱学习的孩子,得到了被满足的爱

再深入走近那些爱学习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们大都是被父母用“正确”的方式爱着的幸运儿。

听到这样的话,也许有很多父母不乐意了:我还不够爱他吗?我为他付出了这么多,我为他操碎了心,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他……

可是,“正确”的爱,不一定是倾尽一切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是事无巨细照顾孩子起居,甚至也不一定是为了培养孩子投入大量心血和金钱。

首先,给孩子正确的爱的前提,是自己要先成为对的父母。简而言之,父母要与孩子做好分离,各自负责各自的人生。

家长自律、成长、不断自我发展,会给孩子言传身教的力量。

在孩子面前,家长的任务是努力解决自己的人生命题,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设立更高的目标并一步步坚定地去做。

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的,她是一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和提高上,很少追在儿子屁股后面的母亲。

他的儿子今年读一年级,她从来没有像很多妈妈一样操碎过心。她经常说的话是:“你有困难妈妈可以帮助你,但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 

在生活上也是一样,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她都要求孩子自己做,但这个孩子并没有因为母亲的“放养”而变得松懈。

相反,由于母亲把他的人生主导权交还给了他,他相当自律,每天准时起床、就害怕上学迟到;背不出单词自己就会很着急......

可是,只“放养”孩子、做人生课题分离当然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懂得“正确”爱孩子的父母,往往稳定平和,能够真正看到孩子的存在

敢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放手”和不控制的父母,往往都内在稳定,很少焦躁和过度索求。

父母内在稳定,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另外,能“正确”爱孩子的父母,也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父母

不管孩子聪明也好,愚笨也罢,父母都无条件地接纳。

这样的孩子能够按照自己天赋和能力发展自己,甚至会比别的孩子更有创造力。

可是,如果父母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接纳孩子,即使是非常聪明的孩子也需要把自己割裂,分出什么是好的、父母喜欢的,什么是坏的、不被喜欢的。

他要花精力来处理这种割裂感,很难全身心投入成长和学习。

很多问题的呈现,最根本的原因,其实都是关系出了问题。

通过改变关系,让改变发生,也许是一条最好的通道。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爱,从而爱上学习,以及美好的世间万物。

作者 | 南小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终身成长者,一个对生命充满好奇心的人。

文章转载自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2000多篇原创亲子/两性/个人成长心理文章,精神分析学习,9年陪伴,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