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3个“小毛病”,暗示智商高、头脑活跃,家长别乱纠正

很多家长常常抱怨孩子“一身臭毛病”:爱拆家、不听管教、小话痨,分分钟把人气得火冒三丈。

可生气归生气,家长还是忍不住忧心忡忡:孩子问题这么多,将来可怎么办才好。

但我们仔细想想,孩子就算不太好管教,但他真的一无是处吗?

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小毛病”,其实是其“高智商”的外在表现,我们大可不必感到焦虑,只要正确引导,“坏事”也能变好事。

爱顶嘴的孩子智商更高

网上有一项“关于父母最讨厌孩子什么行为”的调查,75%的家长都选择了顶嘴。

但育儿专家海蓝却认为,顶嘴的孩子更有优势。

记得之前看过这样一个视频,孩子正在预习课文《曹冲称象》,爸爸被怼得哑口无言。

爸爸:“曹冲称象时才8岁,你也8岁,但你就像个傻子。”

儿子:“不,曹冲称象时是7岁。”

爸爸:“那你8岁还不如7岁的曹冲。”

儿子:“曹冲是曹操的儿子,我是学渣的儿子。”

思维缜密,句句在理,怪不得老父亲不是儿子对手。

顶嘴看似简单,但要把经历见识远胜于自己的成年人驳倒,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容易事。

德国有研究人员曾做实验,把2-5岁孩子分为2组,第1组经常顶嘴,第2组从不反驳父母意见。

结果等这些孩子到青春期,第1组孩子中84%都有主见,能独立分析,有判断事物的能力,而第2组则难以独立承担责任。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任由孩子顶嘴,如果孩子确实言之有理,那么我们听之信之并无不可,但如果孩子是在犯错之后说一些歪理,那么我们一定要及时管教,把握好其中的度。

爱拆家的孩子更聪明

去年一辆“自动驾驶”的自行车火遍全网,其制作者“稚晖君”也引发众多关注。

说起这位“大神”,虽然年龄不大,但履历却是异常精彩:201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后,就职于OPPO研究院AI实验室,后来又通过2020年“天才少年计划”加入华为,任职AI算法工程师。

在网络上,他更是有“野生钢铁侠”之称,各种高科技发明都是相当硬核,比如能给葡萄缝针的机械手臂、自带屏幕的NFC门禁卡、迷你火星车等等,都在网上饱受赞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之所以稚晖君能有今天的成就,小时候的“拆家习惯”可谓功不可没。

像很多“熊孩子”一样,在稚晖君小时候,家里的电视、收音机、钟表,都没能逃脱他的魔掌。

换做一般父母,可能少不了各种“混合双打”,但稚晖君的家长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特意找来一些淘汰的旧家电给儿子拆,为未来奠定了良好基础。

孩子爱拆家,其实恰恰代表其动手能力过人、好奇心充分,如果我们能够适当接纳和引导,反而能增强孩子的创造力,使孩子对数理知识更感兴趣,未必不会成为孩子将来职业的早期启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是“小话痨”,思维更活跃

英国《独立报》曾对1500个家庭进行过一次采访,搜集到的数据显示:

2-6岁的孩子,平均每个孩子每天会大概提问73个问题,每个妈妈每周要回答孩子将近500个问题,而且孩子提问的总时长高达14个小时,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到晚上睡觉才结束。

如此密集的攻势,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难以招架,再有耐心也会忍不住暴躁。

但事实上,孩子“废话不停”,恰恰代表其语言能力出色、思维敏捷,那些是“小话痨”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更聪明。

对于低龄儿童而言,他们表达自己并不像成年人一样那么容易,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调动各种感观和神经元,只有在大脑中理解了问题,并且将其转化为对行动的指导,才能把脑海中“想”的过程说出来。

换句话说,孩子说得越多,问的问题越多,对大脑的锻炼作用越强,神经元的灵敏度更高。

所以如果孩子话多,我们千万别急着让他们闭嘴,用富有逻辑的语言复述孩子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更好的表达,将来会越来越聪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语:

教育孩子需要家长多费心,面对孩子的“小毛病”,我们千万别急着批评纠正,要看到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只有我们能够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才能使孩子最大程度的发挥天分,有更光明的未来。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身上有这些“小毛病”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