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指本科生、大专生、研究生、博士生等)达到1076万人,同比2021年增加了167万人,这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预计可达1158万。就业太难了,这是普遍的焦虑和思考。我们有必要回到源头想一想:工作的本质是什么?工作到底是什么?
1、工作就是为了赚得薪水,工作能保障最基本的生存。
现实中这样思考的人多,还是不多?20多年前,我大学毕业时,真的称不上喜欢那份工作,甚至觉得我本来就不应该读那个专业,我要跳出来生活才好。但现实的情况是,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工作对那时的我来说,就是为了生计。
但那是2001年,现如今是2022年了,马上将迎来2023年的应届毕业生。不说其他群体,如果大学应届毕业生们还认为,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它不过是谋生的手段而已,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20年来,人的思想没有什么变化,人的精神根本没有什么进步呢?他们大多数人比我小20多岁,难道新的一代人,也没有多少前进、进步呢?
2、时代的进步,应表现在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得薪水,工作应该是为了展现自己技能、激发出更多创造力。工作应该是为了不断地提升自己,同时又为社会付出有价值的劳动吧。
这样的认知是不是太理想化,是不是在唱高调?
如果是,说明我们的精神文化建设还是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建设了。中国这几十年来发展迅猛,从农业社会迅速地转变为工业社会,现如今服务业逐渐发达起来,越加要占到主要位置了。那么人们的工作性质变化了吗?变化大吗?90后,00后的工作取向应该与我们大不同了,应该更贴近从兴趣出发,从自我认可的价值导向吧。
现实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我应届毕业时快速找份工作是无奈之举,从小山村跑到大城市上大学,大学毕业肯定要自己求生存、求发展,没有找到一份工作代表着人生最大的败笔(之一)。如今,2022年、2023年毕业生走上了职场,他们是更年轻的一代。他们的父母有了更多的积蓄,不少人是独生子女,有了更多时间和空间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如果,他们的兴趣不够明确,不够坚定,同时又缺少那种成年之后坚定自我求生存的决心,以中国根深蒂固“家文化”的思想,只会让这些毕业生更加蜷缩起来,回到家中,以至于更不想去工作,更难找到可以自我提升的工作。
不幸的是,这三年来疫情影响甚大,多少人寻找有意义的工作再一次不得不让位于只求能生存的一份工作。
因为,不工作的危害岂不更大?
越来越多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去考研究生,进国企,进事业单位,考公务员,如果这样的选择仅仅出于那样的工作更稳定、更有保障,而不是出于真正的付出,真正的专业与兴趣导向,那么,是不是也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3、从中年危机中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大学毕业生的发展看,到了30岁,40多岁,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之后,工作便成了为了保持、延续、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这是在不得不承担责任和压力之下的一份工作。
但是我们不得不追问一句,有多少人能够在工作中让心灵得到提升,有多少人的工作能与心灵成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经济发展了,基础建设越加完善了,但一同增长的是房价。尤其是近5年来,2017年全国的房价处在一个高点,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很难想象夫妻两人靠基本的收入能买得起动则两三百万元、五六百万元的一套房子。那么,年轻人所能做的只有透支未来。
最近三年来,新冠疫情肆掠,我们的机会变少了,收入变少了甚至变没了,一些家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时候,工作又代表着什么呢?它又回到了最基本的功能:生存保障了。
中年的我一样对工作是疑惑的。为什么自己会不喜欢工作,为什么看不出工作内容的价值所在,为什么我们难以从兴趣出发,不断钻研直到自然开花迎来果实。
凡是大有成绩的人,从古今中外的案例看,其实都证明了他们是热爱工作,乐于在工作中奉献身心的。工作需要隐忍,需要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但是,到了40岁前后的中年阶段,如果离开一个工作岗位,相应的工作价值也消失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触及工作的灵魂,之前的工作是缺乏有生命力的内容。
4、下沉,返回县城,返回农村是一种出路吗?我们的精神准备好接受下半生返乡生活?能接受得住吗?
从一线城市返回到四五线城市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其中的无奈因素,其中内心的酸楚问题、精神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些问题要怎么解决,怎么引导?在大的社会层面应该提前有相关应对之策才好。
人往高处走,工作要去往更大的企业、更知名的企业,要到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到更知名的城市,这些代表着更好的工作。如果这是基本价值观的话,反过来之后会怎样?
社会的价值导向是不是要做调整?是不是要有更多的群体,有更多的力量,更多的舆论去引导,去顺应新时代的不同?
我们又有多少精神产品,来顺应类似的更中道更正常的趋势呢?
5、从农民工的工作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我的亲戚朋友不少是农民工,我工作时也和农民工有较多接触,跟他们有过深入相处的经历。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前景是有局限的。四五十岁的工作内容和20岁刚出来工作时的内容也差不多,待遇也难有三倍以上的提升。
他们主要是为了求生存而工作,为孩子上学而工作,到城里打工,出卖体力和最基础的智力来的。10年,20年,30年之后,他们多数都回到农村去了,回到自己所在的县城了。他们没有更多精神上的消费,没有太多精神文化的提升,这里的问题在哪?
是社会层面的氛围吗?是我们的教育一开始就没有种下种子,没有培育火苗吗?这些都应该引起关注,引发深思。
6、中小学教育能反思出一些问题。
从上幼儿园开始,比身边的人更强,考更高的分数,学习更多的技能。然后被教育:上更好的大学,意味着更好的工作。这样的逻辑似乎是成立的,其实也是紊乱的。能上好大学的人毕竟非常有限,能找到所谓好工作的人也非常有限。这样的思想变成了要绝大多数同学都接受的思想,必然就使得更多的人失望而归,失败而归。
它不应该被强调为人之成长的主线,更不能成为我们多数人的唯一主线。
关注个体,个性化的发展,不管什么工作都能找到它的价值和意义。工作不仅是为了彰显自己、强化自己、突出自己,有时我们也需要明白,工作是为了奉献。这类价值观是否应更加普及?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那该怎么办呢?如果能转换心态,最终认识到价值,那是令人欣喜的事。但如果依旧强烈地感受到它的无价值感,又只能一再坚持,只是为了生存而持续的话。那么,行尸走肉就是指代我们,我们就在荒废自己的生命。
有多少人有勇气承认这一点呢。
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在讨论人生的意义,都是在讨论生命的价值问题。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现如今的我们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它们。我们更崇尚科学,更崇尚工程,我们在追赶发达社会,高楼大厦、高铁、飞机一个都没少,我们发展壮大起来了,但是,精神文化建设同样需要跟上来,需要承担起来呀。
我们开发了各种短而快、又刺激的各种游戏,我们不断发展娱乐节目、电视剧、电影,只要有空闲,我们就让头脑被类似的游戏和虚构的故事占领。引发我们自我思考,对生命价值思考的场景有吗?产品多吗?
种种社会之怪现象,都需要更大范围的反思,需要更多人的努力与相互激励,需要资本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和更广阔的胸怀。
最后,祝我们都有好运,能走上内在成长之路上来,真正解决起自己的精神危机、生命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