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再发文:不得从中西部、东北高校“挖”人

今年12月8日,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其中提到,人员支出用于人才引进的,东部地区高校不得用于从中西部、东北地区引进人才。这一规定虽然在2017年首次印发时便已出现,但如今再次提起,仍然引发高教圈不小热议。

近年来,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屡次引进院士、杰青等高端人才。河南工业大学一口气聘请4位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连聘两位工程院院士担任讲席教授;宁夏大学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担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实现了建校64年以来聘任院士零的突破。在人才培养上亦有重大突破,2021年广西大学产生了时隔22年广西再次本土培养的院士王双飞……

可以看到,中西部高校人才强校战略已成效初显,尤其近两年实现了高层次人才引育的爆发式增长。这背后,是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历经多年人才“失血”后,立足人才强校战略,健全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机制,大力度激活人才脉搏的生动注脚。

止血,道阻且长

早在2017年,在教育部召开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针对东部高校向中西部高校挖抢人才的现象,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公开呼吁东部高校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

2017年1月2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指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地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同年,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集体签约成立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发布《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公约》,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努力形成高校、人才各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在规范人才招聘和引进工作中再次强调: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东北地区挖人才;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与学校签订长期服务合同,为实施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2021年12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谈及下一步加大中西部教育振兴方面的工作举措时表示,要积极推动人才“西进”,要支持西部高校设立“西部振兴人才岗”,对中西部特别是西部高校的高层次人才,聘期之内如果流出西部,要取消相应的称号和经费支持等新政策。

2021年12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现场

部分东部省市也发布了本省的人才流动细则,比如江苏省教育厅专门发文提出“不鼓励从国家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挖抢人才。”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亦提出不鼓励、不支持从国家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挖抢人才。

而在学术荣誉方面,教育部也对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有所倾斜。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中,侧重强化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输血”和“造血”,特聘教授岗位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推荐的人选年龄放宽2岁,讲座教授项目面向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实施。从东部地区应聘到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的,人事关系原则上转入聘任高校。并提出鼓励东部地区优秀人才到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应聘,东部地区高校不得招聘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选。

逆流,曙光初现

可喜的是,近两年确有不少高端人才自东部走向中西部,为高校与学科建设助力。

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被列入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名单。今年4月,广西大学上任仅1年半的副校长韩林海升为校长,其历任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组合结构研究室主任,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等职务,足以窥见广西大学重振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学科的雄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谯仕彦教授成为“讲席教授”,为畜牧学一流学科建设增添强大动力,聘任小麦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为学校首位“赵洪璋讲席教授”,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努力开创农学院和作物学学科发展新局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谯仕彦教授为讲席教授

(图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许为钢教授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除了自东部引才以外,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自身亦孕育了一批批优秀学人,近来学子回归母校、甚至挂帅母校的热潮迭起,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尤是,高层次人才的回流现象日益显著。

如履新河南大学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履新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亚栋、履新东北大学校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履新贵州大学校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履新江西农业大学书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他们见证母校成长的蹒跚脚步,以一颗赤子之心反哺母校,为母校建设增光添彩。

此外,东部高校对口支援中西部高校工作正持续发挥效应,既为高层次人才自身提供了广阔的科研机遇,又为中西部高校提供了宝贵人才。

例如西藏大学生态学学科发展的奠基人、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钟扬,2001年放弃复旦大学副院长职务,主动请缨到西藏大学任教,援藏16载,跋涉青藏高原50多万公里,带领团队找到4000多万颗种子,为祖国打造一艘“种子方舟”。他与西藏大学教师联合申报的项目获得了自治区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他帮助西藏大学生态学博士点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实现了西藏高等教育理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在他手中,生态学学科入选了国家一流学科的建设行列,为西藏地区培养了众多科研人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钟扬老师在西藏科考现场(图源:文汇报)

据青海省教育厅介绍,通过对口支援,青海高校获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4个院士工作站,40余名教师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500余名教师到对口支援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从20人增长到88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从11%提高到80%,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极大改善,教师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破局,多点突围

在中西部人才悄悄回血之时,东部人才也日渐饱和、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各高校纷纷出招,为求才聚贤谋篇布局,其力度之大、脚步之快,可赞可叹。

贵州医科大学于2019年末全新调整提高引才待遇,将拟引进人才分成了五大类别层次,给予最高500万元年薪(税后),还有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住房待遇,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托入学事宜……今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继续开出高价年薪,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对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校提供不低于120万元的年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源:贵州医科大学官网(来源:贵州日报)

内蒙古大学在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与交叉学科设立“骏马计划”岗位,担纲领军学科发展和科研创新任务。其中A1岗招聘具有世界学术影响力、能够引领国际学术发展的学术大师、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聘任期间享受税前年薪150-2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最高可达1亿元

另外,不少高校设置学科特区,探索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留”“用”加注新的砝码。如云南大学设立民族学、高原山地生态与地球环境学科群、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科群等五大学科特区,出台各学科特区人才引进和聘用管理办法,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事管理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殊保障,做到门槛最低、限制最少、政策最优,全面激发学科特区人才队伍的活力。

注重人才吸引力的同时,更应重视人才的培育与成长。广西师范大学实施导师名师带骨干、骨干带新人的“1+N+N”层递式学习共同体机制,教学新秀、教学能手、教学名师三级教师阶梯式成长路径,学科领军人才“领雁”、高水平人才团队“叠彩”、骨干教师“独秀”、青年学术“育才”等“四大工程”,建构新时代“大先生”培育链。

中西部、东北地区各省市亦将培育高水平人才为己任,持续出台优化人才政策措施。

江西力争本土培育。根据《江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江西省实施人才集聚行动,提出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力争自主培养2-3名两院院士,将高校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中心、创新高地。

自2014年开始,云南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实施“院士后备人才”“云岭学者”等培养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贵州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倍增五年行动计划,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广西实施了“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在团队建设、卓越学者培养、岗位设置、支持方式、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这些措施在潜移默化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促进高校教师能力提升,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在无形中推动高校教师队伍水平呈良性发展趋势。

部省合建高校为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卿素兰及其研究团队发现,2012—2018年部省合建高校教师的调离比呈下降趋势,调入比呈上升趋势,二者的差距日益缩小。2016年部省合建高校教师调入比为1.26%、调离比为3.27%,2018年调入比为2.09%、调离比为3.07%。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截图自《中西部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考察与对策建议——基于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的分析》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西部高教的“领头羊”,陕西高校截至2022年9月共有“两院院士”4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3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3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77人,“杰青”72人,“优青”122人。

而积极的人才建设举措所产生的软性影响,也在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的硬性实力中有所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5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所,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6个,增幅分别为271%、109%。河南近十年全省新增5所博士授权高校、3所硕士授权高校,博士、硕士招生数分别增加了206%、161%。

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远不止待遇、经费支持,工作平台、发展前景对于优秀青年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博士点、实验室、重量级科研平台的布局等都关系到科研项目的开展以及人才队伍的稳定。2021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时任中南大学校长田红旗提出“要将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更多投向中西部一流大学,为中西部一流大学培才、引才、用才、留才提供‘重器’,促进高校公平均衡发展。”

而比起吸引优秀人才,更重要的应是拓宽中西部、东部地区高校人才成长的空间,让中西部优质生源能够留得住、干得好,为高校人才搭建施展身手的广阔舞台。随着中西部、东北地区各项人才优势政策叠加,相信天下英才将纷至沓来,为中西部、东北部地区高等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注入磅礴之力,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1]丁晶.从东部到中西部:高校人才逆向流动溯因与献策[J].高教探索,2022(05):37-42+62.

[2]卿素兰.中西部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考察与对策建议——基于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06):93-100.DOI:10.13718/j.cnki.xdsk.2021.06.010.

[3]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https://www.yn.gov.cn/zwgk/zfgb/2014/2014d7q/lfwj/202104/t20210409_220049.html

[4]激发人才活力动力,汇聚发展势能动能!云南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http://zswldj.1237125.cn/html/km/an/2020/6/2/fbad5832-eaed-4c4e-89d6-ab881c37851d.html

[5]中国共产党云南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专题网站-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校”之路

http://www.ynu.edu.cn/ynuddh13/info/1011/1168.htm

[6]广西日报整版聚焦广西大学:打造广西人才高地 助推“双一流”建设——广西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服务我区高质量发展纪实

https://www.gxu.edu.cn/info/1004/28488.htm

[7]人才、科研“双丰收”,贵医大“人才强校”开新枝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500916730126415&wfr=spider&for=pc

[8]一年飞行167次!这位教授的信念点燃无数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9318528692902431&wfr=spider&for=pc

[9]贵州日报(2020.01.03)年薪500万+其他待遇,贵州医科大学招才引智“放大招”

https://www.gmc.edu.cn/info/1059/15249.htm

[10]从“重输血”变“重造血” 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有新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986433403129842&wfr=spider&for=pc

[11]教育部: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若在聘期流出,要取消称号和经费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280152589059757&wfr=spider&for=pc

[12]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2022年人才招聘通知

https://see.imu.edu.cn/info/1073/2952.htm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