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刀
编辑 | G3007
最近一条关于“一碗豆面”的视频火上了热搜。视频中的妈妈正在做一种山西用豆面制成的美食—抿尖。本来是一个温馨的画面,但是由于视频主配上甄嬛传中诡异的音乐,加上文案“不出意外全家又要挨骂了”,使得画风瞬间变成了恐怖片。
从评论区也可以看出,女儿并不爱吃抿尖,但是母亲坚持要做,因为做的过程复杂且累,所以母亲往往会把劳累的苦全部撒到周围人头上,以至于每次做这个小吃,全家基本成了灾难现场。
该视频之所以大火,是因为引发了评论区中的大量共鸣,许多网友都在分享自己家的经历,基本上都是家长干了某些事情后,又无故发火。总结起来其实都是一个问题:自我感动式付出。
谈到家长自我感动式付出,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曾经风靡全国的小故事:善良的妈妈吃了一辈子的鱼头,却在临终前告诉孩子,其实妈妈不喜欢吃鱼头,妈妈只是想把最好吃的鱼肉留给孩子。这个故事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历史传播背景,从人群来看95前更加能明白其中的含义: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物质资源匮乏,家长总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而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这一切本来是爱的教育,家长希望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曾经爱的教育却变成了“毒鸡汤”。
01
父母爱的绑架
98年的小迪每次放假回家时,都会被她称为“噩梦”。“以前在家里住了19年,感觉也没这么深刻,但是自从上了大学后,每次回家都要和妈妈大吵几架才行,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小迪告诉我们,和父母吵架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家务活:小迪的爸爸每天都要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一遍,不仅自己要亲自趴在地上擦地板,而且做完饭每次都要立刻把锅台擦干净。而小迪的妈妈坚持亲手洗衣服,理由是这样洗的干净,而且不伤衣服又省水,家里的洗衣机基本上只使用甩干功能。小迪曾经多次劝父母买个扫地机器人,洗衣服就用洗衣机就行,做饭锅台几天擦洗一次就行了,但总是遭到父母的冷嘲热讽,骂她“不会过日子”。小迪这么劝她们也是事出有因:父母生她时候年龄已经不小,现在两人都退休了,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没必要这么劳累。但小迪的父母则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在教小迪怎么过日子,并且在省钱存给她,自己这么辛苦全是为了她,她居然还不够理解。
小迪不是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一方面她也是心疼父母,另一方面她也是真受不了父母的唠叨。小迪的母亲只要每次洗衣服,基本上会把小迪和她父亲,以及他们的衣服全部骂一遍,多年来基本上从来没有变化过。小迪的爸爸也是基本上一边擦地板,一边痛骂。起初小迪也会帮着一起干活,不过自己干活的质量总是被父母diss,后面索性就不做了。
生活习惯:小迪的父母小时候经历过艰苦的生活,所以在生活上一直保持着节约的态度,即使到了新世纪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老观念总是扭转不过来。例如在外出就餐的问题上,小迪也经常和父母发生不少冲突。小迪的父母认为,外面买着吃太花钱,而且不干净又不营养,想吃啥不如自己在家做。而小迪就像所有年轻人一样,觉得外面很多餐馆做饭很好吃,而且又省得自己麻烦。一次,小迪因为优秀的成绩,拿到了奖学金。趁着放假,小迪经过再三要求,请父母来一家当地很有名的火锅店吃饭,没想到却诱发了另一次吵架。
小迪的父亲倒是挺开心,一个劲地夸女儿有出息,拿了奖学金还能想着父母,但小迪的母亲就全程把不开心写在脸上。服务员端上来锅,小迪的母亲就会说一句:哦,68元就这么一个啥也没有的锅底?等着服务员开始上菜,每端来一盘,小迪的母亲总是会补一句:XX元就买这么一盘菜?这一系列举动直接把现场吃饭的氛围降至冰点,小迪都恨不得当场离开,但最终还是强忍了下来。最后吃完离开时,小迪的母亲还在那抱怨,花了几百块啥也没吃到,这彻底激怒了小迪,当场就和母亲吵了起来。
但是不出意外,就像过去无数次的说法一样,小迪的母亲全是为了她好:为了省钱,为了吃得干净放心……即使小迪的家庭绝对属于当地的小康家庭,她母亲还是常年这套说法,拼命压制小迪的各种需求,只为了一个目的——给小迪存钱!而且只要小迪希望他们能先享受生活,活在当下之类的,小迪的母亲就会立马开启祥林嫂模式: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你以为我不会吃好的穿好的吗……小迪被父母常年这样的说法,搞的心里十分内疚。她总觉得自己欠父母太多,但是自己又过得很不快乐,而且父母估计过得也不快乐。
02
00后父母逆袭
要说00后育儿方式中,当属一个口号叫的最响亮:再甜不能甜孩子,再苦不能苦自己。00后家长率先打破了传统的育儿方式,即全家人围着孩子转。他们彻底放飞自我,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再考虑孩子的需求。
只要打开社交平台,输入关键词“再苦不能苦自己”,相关内容就会跳出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对抗曾经教育中的“再苦不能苦孩子”。从80、90后家长开始把孩子戏谑地称为“吞金兽”开始,年轻的家长们逐渐意识到,给孩子无限地投入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弥补自己心理上的某种缺失。例如爸爸们会给孩子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游戏机,以填补自己儿时缺乏这些东西的空虚;而妈妈们则会给孩子报各种班,尤其是钢琴、绘画等培养艺术细胞的课程,以弥补自己儿时缺乏培养的遗憾。但是家长们逐渐发现,这种投入正在边际递减中,尤其发现给孩子们投入了没什么效果,自己还因为巨大的经济压力喘不过气来时,画风开始逐渐变化了。
可能很多年轻人的家长发相关的内容在跟风玩梗,但是不难看出,年轻的家长们正在改变育儿的观念,与其苦大仇深地自我感动式付出,不如在平等友好的环境中和孩子和谐共处,至少这样双方压力都小一点。人生就这么短暂,何必为难自己,又为难最亲近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