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前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不知道是否刚从抖音、快手之类的短视频APP里面刚切出来?如果你有孩子,你是否允许孩子拿手机看短视频?对于短视频这类东西的看法,不同人肯定持不同意见,有的人认为短视频很有趣,打发无聊时间、看了哈哈一笑;有的人则认为短视频恶俗、低级、荒废精力.....
而短视频对于孩子的影响,就更加值得研究了。近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未成年人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研究报告(2021~2022)》。其中就提到:“频繁看视频或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与从不或很少看视频或短视频的未成年人相比,重视财富成功、社会名气、形象出众的比例分别高出12.31%、4.07%和16.55%”。
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没什么营养,但换个角度解读,你就会觉得问题很严重了:经常刷短视频的孩子,会比一般孩子更追求功利、拜金,更看重财富、名气、外表这些外在的价值取向。言外之意,这些成年人世界里泛滥的东西,会随着短视频渗透到孩子的内心。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短视频已经是“洪水猛兽”了?
实际上,短视频就是一种“短平快”的快餐式文化,十几秒、几十秒时间里浓缩各种笑料和槽点,本身是应对快节奏生活的产物。但短视频由于自媒体属性也导致了准入门槛极低,阿猫阿狗都能参与进来,这也导致短视频内容鱼龙混杂,单纯“卖肉”倒也没什么可说,但如果灌输一些奇奇怪怪的价值观,杀伤力就不容小觑了。
很多短视频里的内容与主角,从霸道总裁、集团少爷,到小奶狗,从美女老板、富二代企业家、到少女天才,他们都是被精心包装出来的人设。而视频背后的编剧也有相当比重是学历不高、表达能力堪忧、三观扭曲的人。并非一棍子打死,但任由这些人在平台上输出内容,怎可能保证多元化、正常的三观?
有人会辩解:短视频平台里也有不少优秀的内容啊?
道理很简单:屎里有金子,你愿意掏吗?
成年人尚且容易沉浸其中,更不要说一张白纸的孩子。我们已经陷入轻佻又低劣的娱乐生活,不可自拔,有什么理由不担心下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而平台的推送算法又时刻都知道我们喜欢什么,你越喜欢什么就越给你推送什么,无限满足你内心的需求,让你陷入“信息茧房”,这对于孩子的杀伤力更是可怕。
现在,已经可以给出定论:短视频的本质,是一种消耗型的娱乐。它会消耗你的时间,消耗你的睡眠,说不定还会消耗你的金钱,但最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它会消耗你的思想。当你习惯了“投喂式”、“圈养式”的信息获取方式,试问你还会有独立思维能力和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价值部分的能力吗?当你习惯了几个字一个逗号的表达方式,你还能写说主谓宾协调、语言工整优雅的长句吗?
虽然很多时候“砖家”都扮演着满口胡诌的角色,但这回,我站专家这边。
把我们自己和孩子从短视频的混沌中拯救出来,才是挽救思想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