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砸钱不行,要砸科学家,要让科学家成为明星,请科学家走红地毯!”这是任正非在清华演讲时所说。因为人才之争,向来都是国本之争。
然而,这几年除了中国,不断有极端政策将科学家“推出国门”,一心科研的学者们纷纷选择更“温和”的环境。《华尔街日报》显示,2021年有1400多名外籍学者,回到国内做研究。
要知道,得科学家者得天下,这场潮流背后,导火线究竟是什么?
一、 108名外籍院士加盟中科院
前段时间,德国脑神经科学家洛戈塞蒂斯宣布带领自己的科学团队投奔中国,入职中科院。
据悉,他是全球脑神经学泰斗,多次提名诺贝尔,所工作的“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累计培养38名诺奖得主。这已经不是中科院第一次纳入外籍人才,资料显示,近10年里,中科院已吸引108名外籍院士加盟。
这其中包括入职阿里云量子实验室的美国“国宝”级科学家,顶级计算机专家马里奥·塞格德;加入北京理工大学的日本国宝级科学家福田敏男,原东京理科大学原校长藤岛昭,更是带着自己的研究团队,全盘迁往中国。
都说人才是固国之本,顶尖人才外流,是研究成果的不断流产。
以这次投奔中国的科学家洛戈塞蒂斯为例,他本是德国“马普所”顶级脑科学专家。地位相当于德国的中科院。可他却因用猴子做实验,被认为是“反人类”的恶魔,激进者甚至混入实验室,拍摄到了猴子实验的残忍画面,要求警方抓捕。
同样事情也曾在美上演,2018年,美司法部启动“中国行动计划”,美其名曰是调查外国科学者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对国家商业、技术等秘密的窃取。这场计划中,不少华裔遭到恶意针对,名誉大损。
随后,很多科学家因惧怕这种“紧张”环境,而选择拥抱中国。因此,不少人表示,他们出走离不开自己国家的“神助攻”。
二、人才回流,助力国内发展
“谁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就掌握了产业先机。”
上世纪60年代,芯片产业萌芽于美贝尔实验室,70年代荷兰ASML生产出了最先进的光刻机,90年代台积电掌握了最先进的制程工艺。如今中国开怀“接待”人才,助力脑科学等生科技术,无疑是一项明智之举。
近几年,受大流行影响和老龄化问题,生命健康研究迫在眉睫。日本京东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多项世界名校展开研究。中科院也不甘示弱,于去年首次开展“若.返”抑衰分子研究,取得临床结果,成为我国在该领域的首次重大突破。
研究证实,上述“若.返”提纯物最早脱胎于哈佛实验室,后由我国学者证实,可在3月内逆转哺乳动物和人体15%-30%生理年龄,具象表现再肌肉耐力、睾酮水平、听力指标等因素,被称“普通人的保鲜剂”。
目前,背靠2亿老龄市场,加之多项《Nature》《Aging》等世界级论文傍身,“若.返”产物尽管定价4位数,也吸引数十万京东用户拥趸。相比于遥不可及的脑生物学研究,国内已借助生物人才,先人一步落地普世措施。
由美高校发表的《卷入交锋:华人科学家的恐惧》报告指出,“逃离“美利坚的科学家,生命科学领域有478人,占比高达34%。事实证明,不仅是德国脑神经科学家洛戈塞蒂斯,还有更多生命科学学者也加入这场风潮。
三、外国的月亮不圆了?
据《亚洲周刊》报道,不仅是2021年,过去的10多年来,回流中国的科学家增长迅速,其中数字和物理、生命科技、工程和计算科学这三个领域的科学家,回流的更为突出。
许多在国外享有较高地位科学家,放弃工作甚至顶级大学的终身职位,来到中国,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回流的年增长率越来越高。媒体认为,2023年回流的科学家可能会达到2000人。
面对人才涌入,中国在科学领域的投入、丰厚薪资、实验设备等方面大力投入。资料显示,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研发从占美20%增长到90%。更重要的是,中国自身的技术发展、自强不息,也是“人才吸引”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