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拯救不了这波生育率了

文|十三姐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说一对夫妻阳康后着急备孕,被医生劝阻。

医生还十分严谨地晒出了“阳之前”和“阳之后”的精子数量与质量对比图,真叫一个扎心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着这个图,我仿佛看到了2023年甚至2024年的生育率。它们将会和这“阳之后”的图差不多,苟延残喘,所剩无几......

医生不让生,那就听医生的吧,这质量生出来也是对孩子的极不负责啊!

要不怎么说还得是你啊,奥密克戎。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劝阻别人生孩子。时代真的变了。

毕竟这几年,鼓励生育已经成了一项重要国策了。几个月前我去做了个深度妇科体检,那个妇科医生拿着我的报告二话没说,一上来就兴奋地给我做了总结:“你还能生!”

仿佛“还能生”就是一个对中年妇女的健康认证,“还能生”就是衡量一个女人价值的重要尺度。大家见到“还能生”的,都会下意识地让她生娃,否则感觉是种浪费。

然而短短几个月过去,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医生却再也不是那个“看到能生的就两眼放光”的小可爱了。

现在的“劝你别生”终于把重心转移到了男性身上。不是女人不生啊,先看看男性精子质量再说吧,病毒让你精子三更死,你就拖不到五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生娃,将成为未来两年里检验身体与精神质量的最高标准。

是的,不光是身体质量,更是精神质量,那些敢冒着感染风险怀孕、生娃的女人们,绝不是拥有一副铁打的身子骨就能应战的,那需要精神上绝对的自信和勇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的一个朋友从2020年就计划生二胎,那一年她儿子的生日愿望是“想要个妹妹”。这几年为了防疫东躲西藏,也害怕因为封控或生病没办法好好产检,毫无扎实的心理建设,二胎的计划一直被搁置。

当年她儿子刚上幼儿园,现在已经上小学了,本以为疫情放开了有利于生二胎了,没想到全家轮流中招,伺候完大的伺候小的,别说生二胎了,她说现在连切橙子切到第二个都开始嫌累。

刚刚过去的元旦,她明确告诉儿子:你这辈子应该就是独生子女的命了。

内科专家们说了,阳康后少说也要休养恢复个把月。生殖科专家们也说了,起码养精蓄锐三四个月才能考虑备孕。

想生娃的,耐心等三四个月,把身体调养到最佳状态,然后......再感染一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就这样,你猜今年那些计划备孕的人们,还有机会下手吗?

2023还能怀孕生娃,那你是天选之人。能在2023年底和2024年出生的宝宝,那也真是天选之子,他的爹娘要么是逃过了病毒的侵害,完好无损地保护住了这个胎儿,要么是体力精力特别棒,很快就恢复了造人实力。

至于本来就已经lack of use的中年人,倒是轻松了下来,因为感觉再也不会有人来催生了。

2022年中国出生率估计也就是在10%上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育儿成本。这个“成本”,除了在带大一个娃这件事上所花的钱,更多的人开始考虑精力和压力成本了。

中国家庭向来舍得把钱用在刀刃儿上,把一个孩子带到18岁所花的成本,是人均GDP的6.9倍,在全世界仅次于韩国(这个对于育儿已经到了变态级别的国家,按说都不应该出现在这张表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你看,大家都会去想自己生一个娃之后,要面临的成本到底是什么概念,我们的出生率本来就已经在这种思考中逐节败退,现在更不妙了,这育儿成本里还要加上布洛芬和咳嗽药呢,还有后疫情时代的很多难以预测的成本......

怎么说呢,我有种预感,之后的几年里出生的娃不会多了。

预期不容乐观,我们还是好好珍惜存量,让现有的娃们能少受点病痛之苦,健康地长大,好好地工作,多赚钱多纳税,好把我们这一代的养老金先解决了吧......

标签: 医生 阳康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