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看诊后又连做三台手术,她瘫坐在手术室门口

近日,一张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天河院区产科手术室为背景的照片出了圈。照片中,一名身穿厚厚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疲惫不堪,瘫坐在手术室门口地面上休息。照片的主角正是该院天河院区产科主任赵莉娜。

彼时,赵莉娜刚结束当晚的第三台剖宫产手术,当天白天,她已在门诊看诊一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坐在地上短暂休息后,赵莉娜又重振状态,为一位阳性孕妈行紧急剖宫产术,成功为其腹中胎儿解除缺氧险境,手术结束时已近凌晨三点。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各医院门诊产检、住院分娩的孕产妇阳性病例日渐增多,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也逐渐加大,赵莉娜团队和新冠病毒的正面交锋正式打响。他们就像训练有素的急行军,每位队员都在努力和时间赛跑,只为保障母婴安全。

紧急剖宫产术解除胎儿宫内缺氧险境

2022年12月19日,一个普通的周一,但对于赵莉娜和团队成员来说,新一天的“攻坚战”又开始了。按照当日工作安排,赵莉娜白天全天出门诊,晚上则安排了三台剖宫产手术,其中包括两例阳性孕妈。当时,赵莉娜是省妇幼天河院区产科唯一未感染新冠病毒的医护人员,已经连续多日坚守临床一线。“不光我是这样的,大家基本上都是这个状态。”赵莉娜说。

↑赵莉娜在产科门诊出诊

手术做得快且好,科室同事平日称赵莉娜为“赵一刀”。不过,如今穿着防护服、戴着面屏做手术,再加上手上三层外科手套,手术难度陡增,赵莉娜的手术操作不得不慢了下来,一般的剖宫产手术都要比平时多花上二三十分钟。

手术时长的增加也意味着更大的体力消耗。防护服本就密不透风,常常不到一个小时衣服就被汗水湿透了。而在产科手术室内,为了避免刚出生的新生儿出现低体温,空调温度要开到二十七八度。如此下来,手术期间,赵莉娜能感受到汗水顺着皮肤往下滑,眼镜也不时泛起重重雾气。

原本,做完三台计划内手术,赵莉娜就可以回值班室休息。然而,一个紧急情况的出现,打破了原计划。

第二台手术结束后,一则微信消息令赵莉娜的心瞬间悬了起来。发来消息的是孕38周的阳性孕妈阿晴(化名),她告诉赵莉娜,胎监显示宝宝的胎心率出现异常,每分钟高达180次,胎心监测图呈一条直线。这意味着,胎儿在妈妈子宫内发生缺氧,情况十分危机。

“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赵莉娜当机立断,让阿晴立刻来院处理。孕产妇就诊绿色通道随之开启,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检验科等迅速做好准备,等待阿晴的到来。

也就在等候阿晴来院期间,赵莉娜坐在了手术室门口的地上短暂休息。而这一幕,也被恰好经过的护士长邹文霞拍了下来。

因为感染新冠病毒,阿晴已反复发烧三天,考虑到胎儿已经足月,随时可能分娩,且持续发热会导致子宫内温度过高,导致腹中胎儿缺氧、胎心不好,赵莉娜此前便建议阿晴来院待产。后来看到发热情况有所缓解,阿晴想再“等等看”,这是阿晴的第一个孩子,她想争取顺产,发动分娩时再来医院。19日晚上,阿晴再次出现高热,腹中胎儿也出现缺氧迹象。所幸,经过紧急剖宫产手术,阿晴顺利分娩,宝宝健康评分满分。

考虑到短期内可能会有不少阳性孕妈就诊,科室一早就提前扩容准备,把全部一体化产房就地转化为产科病房,全力确保需要入院治疗的阳性孕妈单间入住。同时做好建档孕产妇分类管理,孕产妇产检时间将至时,科室工作人员会主动与其联系,沟通近况并预约产检时间,对高危孕产妇定期随访,密切监测其健康状况,临近预产期的孕妈更是科室重点监测的对象。据统计,2022年12月共有202位孕妈在省妇幼天河院区产科分娩,其中阳性孕妈占一半左右。

“轻症不下火线”“不敢阳,也不能阳”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赵莉娜所在的科室不断有同事感染。“速度非常快,隔天就‘倒’,隔天就‘倒’,能上班的人员有限,我们在岗的同事必须要做好防护,顶住,顶到他们能够回来接班。”赵莉娜说。

高峰时,科室医护人员因病减员约三分之一,在岗的同事大多也是带病工作,大家都是“轻症不下火线”。最吃紧的时候,赵莉娜和护士长干脆住在了医院,一方面降低往来医院通勤路上感染的风险,同时确保万一有紧急情况可以立即响应。

为了保住有限的医护力量,尽可能降低感染的风险,赵莉娜和同事们出门诊时通常只在开诊前喝少量水,避免出诊期间喝水、上厕所。同事们之间也达成一种新的“默契”——接手的阳性患者尽量不“换手”,比如,如果有人在门诊接触到阳性发热患者,基本会一跟到底,做手术也是如此,如果当天已为阳性孕妈做了手术,而接下来的手术也是阳性孕产妇,就会接力做了。

↑赵莉娜和团队为分娩困难的产妇助产

“保障母婴安全需要团队合作,而不是单人作战。”采访中,赵莉娜多次提到,产科临床工作是团队战,大家互相关照、补漏补缺,齐心协力做好孕产妇医疗服务。在赵莉娜看来,患者的诊疗需求,就是医护人员工作的“指挥棒”。而作为一名产科医护人员,护航每一位孕妈生出健康足月的宝宝,这是她和团队的初心所在。

如今,赵莉娜仍是科室唯一未感染新冠病毒的医护人员。“我不敢阳,也不能阳。”赵莉娜坦言,目前医护人员力量相对还较紧张,基本每个人都要兼顾好几个岗位,大家互相支持补位,守好门诊、病房、手术室等几个主要“阵地”,确保各个“阵地”安全。“不止天河院区,越秀院区、番禺院区也面临着同样甚至更大的诊疗挑战。每一家医院都面临着类似的处境。”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婧 通讯员:刘元铃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

标签: 医护人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