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德班“重启”,能走多远?

性别学者方刚在2022年重启了“男德班”。这一次,他依然面对诸多争议。

2015年,他曾开办“男德班”,目的是通过短期培训,让报名者成长为主动承担家务和照顾孩子的“好伴侣、好父亲”。

彼时,社会上一批脱胎自“女诫”“女训”的“女德班”盛行,这也让“横空出世”的“男德班”备受质疑,网络褒贬不一,报名冷清:通过社会途径报名的学员仅有两人,原本计划的6天的课程也缩短至3天。

在后来的采访中,方刚多次强调,“男德班”全称是“好伴侣、好父亲:男性成长工作坊”,意在通过培训,让男人反思传统的“支配性男性角色”,学习如何与伴侣相处,如何主动承担做家务、照顾孩子等责任,从而成为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全参与型好男人”。

取“男德班”这个颇具争议的名字,的确有借此吸引眼球的意味。“如果叫好丈夫、好父亲,不会有太多的人关注。”方刚解释。

尽管这一次“男德班”依然面临诸多争议,但方刚很乐观,他认为“星星之火”,终将达到“燎原之势”。

为何“重启”?

2022年9月15日,方刚在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消息,“男德班带领者公益培训,开始了”。他告诉新黄河记者,他本意先通过培训“男德班”的带头人,再让其招收普通学员,最终以“星星之火”,达到“燎原之势”,进而在更广层面上推动性别平等。

为何“重启”?方刚认为这基于社会环境的变化。经过7年发展,整个社会的思考有了新的发展。“不懂的、讽刺嘲笑的仍然会有,但是积极参与的也会增加。”

相较于7年前的招募,这次招募显然更合时宜。在报名的19组成员中,最终有来自深圳、上海、成都的三个小组通过选拔,成为“带领者”学员。

方刚介绍,“男德班”的重启目前大致分成两步。第一步是先是由他对3组带领者进行理论课的培训,其次由他们担任讲师,在当地招募男性学员。

“男德班”讲授的内容主要依据方刚编写的《全参与型好男人团辅手册》,包括“认识并挑战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反思‘大男子汉气概’的伤害”“做家务和照顾家人的能力”“婴幼儿护理技术”“家庭暴力成因及干预”“与青少年孩子的相处艺术”等。

在招收学员成为带领者时,方刚有一定的选人标准。“具备性别平等意识,反对性别暴力,有带团队的经验。”

根据事先计划,每个小组由三名成员组成,其中要包括一名女性。尽管已经是中国第一批赋权型性教育高级讲师,来自深圳的女性组长莫海琛在授课过程中,依然一度很焦虑。“男学员会不会质疑我?一个女人如何讲授男德?”

她在课上也抛出了自己的疑问。“女性要分享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期待,对于男性的看法,所以女性是男德课上非常重要的成员。”方刚对此做出了解释。

在几次线上培训结束以后,莫海琛也彻底接受了这个设定,她认为这基于“女性参与的必要”。

“要成为好父亲、好伴侣,必然涉及到婚姻,也就是必然要有女性的参与。”她说,需要女性来分享自己对男性的看法,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感受和见解。

张智慧是来自上海的“带领者”。作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博士后,他也是“中国白丝带志愿者网络项目”负责人之一。2013年起,他就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第一次接触“性别平等”的理念是在张智慧读硕士时。他看到此次招募后,马上报名,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影响更多的男性。

“改变”的信心

顾伟是国内第一位公开露面接受采访的施暴者。他是方刚认为在首届男德班里改变最大的一名学员。如今,他已经由施暴者变成反暴力的积极分子,于是在媒体对本届“男德班”的报道中,“顾伟”的名字也被多次提及。

方刚告诉新黄河记者,顾伟正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表明:男人是可以改变的,许多男人也是愿意改变的。

顾伟曾是中国数以万计家暴者中的一员。他曾在儿时目睹父辈对妻子拳脚相向,原生家庭带来的刻板印象,让他在成年后一次次用拳头平息与妻子的矛盾。他认为,这是他作为男人的一种方式。

不甘于成为顾伟宣泄出口的妻子提出离婚,他成了妻子眼中的“魔鬼”。

2015年,“男德班”首次开设,顾伟便报了名。他从家坐了一整天的火车赶赴北京。在“男德班”,他有些怯懦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话音刚落,掌声响起来,带头的是方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首届“男德班”现场

彼时,他正处于跟妻子的离婚官司中。

尽管这次“觉醒”没能挽救他的婚姻,但“男德班”带给他的思考,让他对于如何以身作则地照顾孩子,反思自己之前错误的暴力行为,都让他受益。

如今,顾伟企盼着能在张智慧的“男德班”上回炉重造。

张智慧认为,顾伟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他对自己的改变有着清醒的认识,愿意接受改变中的挑战,“这是令人欣慰的。他的改变增强了我们对施暴者改变的信心,希望有更多的施暴者早日踏上远离家暴的道路。当然我也知道,参加一次性别平等的活动或家暴咨询,只是一个改变的起点或契机,当事人需要有持续改变的决心与行动。”

在最近的媒体报道中,有这样的表述:“男德班”更像一场解构之旅,方刚带着学员以一种陌生的视角首次去认识男性和女性,认识自我,认识爱。

实质是“男性参与”

方刚强调“男德班”的实质是“男性参与”,这个概念在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上首次被正式提出。

很长一段时间,方刚都在致力于推行男性参与性别平等的实践。例如,2010年,他创办了中国白丝带热线。白丝带热线倡导是男性改变、终止针对妇女的暴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3年,方刚又成立了白丝带志愿者网络。

在2015年发起“男德班”后,方刚认为这7年来性别平等观念有所改善,于是“重启”男德班被提上了日程。

2021年,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0-17岁孩子的日常生活照料、辅导作业和接送主要由母亲承担的家庭,分别占到76.1%、67.5%和63.6%。女性照料家庭成员和做饭、清洁、日常采购等家务劳动时间为154分钟,约为男性的2倍。而女性在休息日平均休闲时间为240分钟,显著短于男性的297分钟。

父权制仍然是贯穿东西方的社会文化。在父权制之下,男性身处权力的中心,享有财产继承权、子女冠姓权,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

长期身处这种文化环境下,男性容易忽视这种男女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这就更需要有男性能具备觉醒意识,警觉这种失衡。

与此同时,方刚还认为,要消除性别暴力、促进男性参与的思想,要从儿童做起。

“我见到很多孩子在原生暴力家庭中,学习和传承了暴力。”方刚告诉新黄河记者,于是在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支持下,2022年12月,他们举办了“猫头鹰儿童阅读指导师”的培训,“在这个培训中,我们使用的是具有反思性别暴力、鼓励男性参与的绘本、童话和小说。这些阅读指导师,将来会使用这些书,去培训家长和孩子,特别是父亲和孩子,这样的话,就可以促进父亲更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讲书,同时也在阅读中促进了父母和孩子的情感、认识提升。”他说,这个培训有480多人报名,结束后还有人报名看回看,现在已经有500多名学员了。

虽然目前“男德班”的全国招生还未正式开始。但莫海琛和张智慧都已经接收到了预报名,从数量上看,有可能超出预期,张智慧则认为,上述预报名学员对“男德班”的理念认同程度存在差异,自己主动找来的可能会高一些,被推荐来的可能会低一些,如果非常质疑,大概不会来参加。

有媒体在报道“男德班”时如是说道:方刚的男德课能走多远,没人知道,课程设置是否科学,也有待讨论。但这类课程的存在,已标志着中国社会在推进性别平等上迈出了一大步。

新黄河记者:薛冬

编辑:刘玉红

标签: 新黄河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