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到个知乎问题,是这么说的:
下面的回答大部分都是反对这妈妈的,主要是觉得她不该跑去和孩子告状。
但同样的问题被搬运到了微博,微博网友显然不这么看。
她们认为是这个爸爸太自私了,为啥不能多撑一会。
“这个爸爸不爱孩子。”
“老公老了以后孩子拔氧气管也不会手软”
“孩子是真爱,老公只是赚钱的。”
等等等等。
但其实无论这个妻子丈夫也好,微博网友知乎网友也罢。
所有人从左吵到右,从右吵到左,都只是在吵一大家子只有一袋退烧药该怎么办。
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永远都会有这样的争吵,因为争吵可以帮助我们争取物资,获取物资的分配权。
但这样的争吵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最后真正让这个故事里的问题解决的,是“亲戚朋友送来的新药”。
与其这样无休止地吵下去,不如想想为什么家里会没有第二盒药,并且没有人认为这很奇怪。
以及到底怎样能搞到那第二盒药。
古人说仓廪实才知礼节,衣食足才知荣辱。
确实如此。
现在我们见识到的种种所谓“人性的丑态”,大多也是因为物资匮乏带来的。这中间没有什么绝对的善恶,纯粹是不同观点的两派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希望争取到更多资源。
你说偷面包的人不对,偷面包的人说他是冉阿让,偷面包是为了让小孩子活下去。
但这说来说去都是零和博弈。
就像这个问题里。
爸爸甚至连稀缺的美林布洛芬都能搞到,结果家里居然没有备成人用的布洛芬。
妈妈则直接把这事讲给孩子听,并希望孩子恨自己爸爸。
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人,因为一盒退烧药搞得像阶级敌人一样。
如果这不是一个钓鱼问题,那还挺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