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11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根据该管理办法,综合考虑深圳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婴幼儿养育成本等因素,按照递进式差异化补贴思路,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生第一个孩子,累计补贴7500元;生第二个孩子,累计补贴1.1万元;生第三个或第三个以上的孩子,累计补贴1.9万元。(澎湃新闻)
梳理各地政策,以经济杠杆撬动生育潜能,基本操作框架大同小异。有所区别的,更多是技术层面规则细节设计。以深圳的《办法》为例,其亮点实则有二。其一,相对金额较高,特别是横向对比国内其他一些城市的补贴,更显出手大方、诚意十足,这与当地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是直接挂钩的;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深圳所发放的生育补贴、育儿补贴,生育一孩亦可领取。而这,可说是难能可贵的“常识回归”。
此前,济南、长沙等地所发放的育儿补贴,多是针对二孩、三孩而言。其隐含逻辑不言自明,那就是生育多孩比生育一孩负担更重,故而更需支持,这毫无疑问是成立的。然而,若换个角度理解,无论生育的是一孩、二孩还是三孩,“新生儿”的身份本质以及相应社会意义是无差别的。既如此,公共财政支付,也该一视同仁才是。除此,还应意识到,近年生育率下滑,最关键变量实则是“初育率”“头胎率”的走低。据此,鼓励初次生育,理应纳入优先考量。
生育率降低,在相对发达的现代国家,具有普遍性。其成因具有复杂性,其中既有生育、养育、教育等成本高企等客观原因,也有恐婚恐育等主观原因。不少年轻世代对于“生娃”有着一种想当然式的排斥——正所谓“未知的是最可怕的”,打破这种恐慌的最好方式,就是去亲身一试,去实践出真知。很多人迈出了生育的第一步,感受了孩子所带来的快乐与亲子关系的甜蜜,对于生育二胎、三胎,也就持开放态度了。
相比于挖掘生育二胎、三胎潜能,稳住“初育率”更具决定性。就此而言,育儿补贴工具绝不能模糊重点、失准失焦。几千上万元的补贴,对于家庭的整个生育开支来说,的确杯水车薪。“发钱”,更多是一种善意姿态的释放,与此同时推进的,还有一整套生育激励的切实举措,譬如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完善婴幼儿托管网络、普惠幼儿园扩大供给等——孩子让生活更美好而非更麻烦,这理应成为各方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