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二本院校的老师,耗费14年时间,观察走访了4500多个学生家庭,写出了一部纪实作品《我的二本学生》。
看完之后,我对其中的两个孩子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们一个叫杨盛轩,一个叫冉辛追。
虽然同是这所二本学校的学生,但毕业后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杨盛轩小的时候,家境还不错。
爷爷曾是一家药品公司的党委书记,提前退休后,爸爸顶职进了药材公司,母亲是一家自行车厂的员工。
可惜,好景不长。
盛轩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双双下岗,家境一下子从小康变成了困难。
为了生计,父母在家附近开了一家冰鲜档口。
妈妈每天天没亮就踩着自行车去拿货,直到晚上6、7点钟才回来。
回来以后,妈妈还要把带回来又脏又臭的新鲜鱿鱼清洗干净,以便第二天售卖。
因为忙碌,父母对他的生活和教育都鲜少关注。
他在上大学之前,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培训班,也没有夏令营。
除了专注地上课,他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
大学四年,他一直都是班里最安静、最省心、最温厚本分的一个,但他毕业之后的人生却充满了挫败感。
毕业八年,他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一个远房表姐好心把他带到一家淘宝网店工作,但他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了,又做图片,又做运营,还要打包发货,而且工资待遇低,人际关系复杂,实在太痛苦了。
他打心底里不喜欢这份工作,却还是死扛了四年。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以网络员的身份考进街道办。
为了摆脱临时聘请的身份,他连续三年参加考试,每次都是笔试通过,面试却过不了。
最后一次,街道办的领导过意不去,帮他在大领导前说了一句话,他才得以过关,成为一名民政专职人员。
尽管如此,他每月的到手工资也只有3900元,毕业八年,存款不到1万元。
年迈的父母不仅享不到他的福,还得出去打零工维持日常开销。
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他又开始执着于考证。
他始终保持着“两年一证”的节奏,先后获得了会计从业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社工证、驾驶证等等。
后来,他又开始参加省考公务员招考,接连三年,年年参加,年年失败。
他坦言自己很绝望,却还是对考试的突围心存幻想。
他说:“事业单位的截止期限是35岁,35岁之前,我每年都会参加考试。”
他看起来很努力,却始终不知道自己的路该往哪儿走。
另一个名叫冉辛追的孩子,则比他幸运很多。
他出生在甘肃平凉泾川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爸爸在邮局上班,妈妈是下岗工人。
因为爸爸工作的原因,一家人总是频繁地变动住所。
这就导致他的整个求学生涯几乎都是在不断的转学中度过的,成绩也一直都不是很好。
中考的时候,因为超常发挥,他意外考进了重点中学。
用他自己的话说来说,就是:
“自此就开始了我人生中悲惨的命运。”
整个高一,他的成绩都是班里倒数第一,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直到高二分科,他选择文科后,才结束了倒数第一的命运,最终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
任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进入大学后,他的优势竟然逐渐显露出来。
他心思细腻,为人乐观,对父母也从无抱怨。
他有梦想,有目标,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从小喜欢漫画,可当他认清自己缺乏绘画的天赋时,就果断放弃绘画,重回自己喜爱的文学世界。
临近毕业,别的同学都在奋力找工作,他却坚定地走上了考研的道路。
他的目标是复旦大学,不接受调剂。
所以他连续考了三年,终于成为了复旦的一员,人生也从此迈向了新的台阶。
这两个孩子,同样是普通家庭出身,同样读的二本院校,一个把人生之路走得越来越迷茫,越来越逼仄,一个却把人生之路走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光明。
到底是什么,让两个同样起点的孩子,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为什么那些小时候毫不起眼的孩子,却能突然开窍,厚积薄发?
细扒他们的成长历程和家庭教育,我找到了答案——
重视情感抚养,给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
朋友曾说过一句话,我特别认同:
“从小被好好爱过的孩子,身体里储存了安全、信任、温暖、柔软、爱和力量,长大后遇到什么都可以面对。”
冉辛追的父母无论工作如何变动,都坚持把冉辛追带在身边。
在冉辛追的记忆里,妈妈很少有对他不耐烦的时候。
他从小喜欢阅读,喜欢漫画,妈妈就尽可能地满足他,给他订阅了很多很贵很好的杂志。
正是父母无条件的爱,让他拥有了一颗笃定的内心和一路探索突破的勇气,让他成长得更自信,更从容,更有后劲。
相反,杨盛轩的父母忙于生计,只想着满足他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对他的陪伴和关注,让他缺失了情感需求。
这样的孩子很难有安全感和自信心,他们往往不敢尝试、不敢改变。
杨盛轩就是这样,看似乖巧,实则懦弱,看似“求稳”,实则害怕改变。
曾经看过这么一段话:
“儿童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
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
重视对孩子早期的情感抚养,给足孩子童年所需要的爱与关注。
孩子才能拥有足够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自由地独行于世。
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记得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做过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
他们把1000个三岁幼童作为观察对象,并把他们按照性格特征做好分类。
26年后,专家们通过对他们的性格对比后发现:
小时候“充满自信”的孩子,长大后依然阳光、积极,领导欲强;
小时候“沉默寡言”的孩子,成年后要比一般人更善于隐藏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打扰别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小时候就“坐立不安”的孩子,成年后注意力分散,与其他人相比,他们更容易紧张并产生对抗情绪;
小时候“自我约束”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也会一样自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性格,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冉辛追性格里的沉稳、自信、坚定和乐观,决定了他一定可以“心想事成”。
杨盛轩性格里的自卑、胆怯、消极和固步自封,注定了他会越走越艰难。
让孩子拥有一个好性格,才是孩子人生取胜的真正关键所在。
能力培养,重点是好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
冉辛追的父母从小就让他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所以冉辛追爱上了文学。
父母对他的不干涉,又让他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他始终有清醒的认知。
一位学霸妈妈曾跟我分享过:
“儿子从上学起,每天晚上都会做10道数学题练脑。
而且他一直都有整理错题,分析总结知识点的习惯。
是这些好习惯帮助他成了学习的胜利者。”
事实证明,习惯是孩子人生最好的指导者。
一个好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也会成为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关键。
不吸食孩子能量,不去扯孩子后腿
冉辛追大学毕业后,无比坚定地想要报考复旦大学研究生,继续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
他的父母不挖苦,不抱怨,不反对,全力支持他的决定。
他不接受调剂,连考三年,终于如愿以偿,成了学校的一个“传奇”。
而另外一个叫姚大顺的孩子,也跟他一样想要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哲学梦想,却始终未能如愿。
高考那年,姚大顺在父母的干预下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
大学毕业,他想把考研当成自己实现理想的最后途径,却又不得不因为家庭的原因开始找工作。
由于内心深处的纠结,他始终无法爱上自己的工作。
毕业几年,他一直在不断地换工作。
颠簸几年后,他重新决定考研,拾起自己的理想,迎来的却是妈妈的严重不满。
妈妈觉得他的选择充满了不确定性,想让他追求稳定,去考公务员。
父母总是对孩子的人生指手画脚,总是把自己对生活的不满、焦虑和恐惧强加在孩子身上,这不仅会吸食孩子的能量,还会禁锢孩子的未来,把孩子逼成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工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父母的尊重和支持,才是孩子掌控人生的底气和力量。
父母不扯孩子后腿,孩子才能活得更舒展、更自信、更幸运。
曾看到一段话印象深刻:
“在这个学历贬值的年代,一个人是否能够从一群人里脱颖而出,凭借的不再仅仅是一张文凭,更是前20年人生里家庭带来的底气和自己的能力。”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会带有家庭的烙印。
父母童年的温暖陪伴,会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安全感、归属感和力量感。
父母对孩子习惯、性格、能力的培养,会为孩子的人生积蓄强大的力量。
父母的放手、尊重和支持,会让孩子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些,是孩子未来20年,甚至一生运气的根本来源。
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
做好孩子的陪伴者、支持者和引导者,才是父母最应该努力的方向。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