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muye
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前两天,收到前同事老张的邀请,说是年底了,大家有空一起聚聚。
我离开上家公司已经五年时间了,和同事们会在微信上偶尔闲聊几句,但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也就答应了下来。
一桌子十几个人,这么多年来都经历各自或者精彩、或无奈的职场浮沉。酒酣耳热之际,大家说说之前的故事,近来的遭遇……
很容易发现,有的人容光焕发,对现在的状态很是满足;有的人却像霜打的茄子,没有一点精气神。
一场聚会下来,在我自己和昔日的同事身上,我也悟到了职场的一些铁律。
01
成年人,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
同事小陈,特别羡慕电视台的工作,历尽艰辛考去了电视台。
到了电视台后他才发现,自己曾经很喜欢的工作,其实也存在不为人知的辛苦。
每天要绞尽脑汁策划节目,无论天气多么恶劣都要跑外景,熬夜参与后期制作更是家常便饭。
如今,他的眼神里早就没有了昔日的光芒,头发也脱成了“地中海”。
老姚嫌写文章太枯燥,报社收入太低,后来索性转行去做了销售。
在一切都以业绩为王的销售行业,老姚刚加入时因为业务不熟练,近半年时间都没有开单,一直拿的都是底薪。
做业务时他经常吃闭门羹,遇到难缠的客户,还会被各种投诉,然后被领导训斥。
马上要过年了,最近他每天都带着礼品上门去巴结客户,按他的话来说,“活得像个孙子”。
聊起工作,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苦水。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每份工作都有烦恼。
就拿我自己来说,在老同事眼里,我工作自由,没有约束,收入也不错。
只有我自己知道,为了写好一篇文章,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是家常便饭。
写文章灵感枯竭的时候,我经常对着天花板发呆。
这两年,图文媒体行业逐渐式微,数据下滑严重,我有时焦虑到整宿都睡不着觉。
真的,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
你觉得光鲜亮丽的背后,或许充满了苦涩与艰难。
终有一天你会明白,成年人的工作,没有一份是不想辞职的。
每个人都是在笨笨地熬,苦苦地支撑。
02
人啊,逃不出古人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看过一张名为《始料不及》的漫画。
一只老鼠待在装满米的缸里,很是安逸。
有一天米缸见底,小老鼠才发现因身体肥胖,脑袋被卡在瓶口,想跳出去已无能为力。
我曾经的美女同事小枫便是如此。
她辞职后,加入了一家福利待遇都很好的公司。
慢慢地,小枫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每天准时打卡上下班。
工作五年了,除了称呼从小枫变成枫姐,能力并没有见长。
去年中旬,公司面临经营困境,小枫虽然没被裁掉,但被安排到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岗位。
不熟悉业务,又因为常年啃老本,学习能力严重退化,工作很吃力。
到了年底,公司进行第二次人员调整,她的名字出现在被裁名单里。
聚会上,失业近一年的小枫端着酒杯,姿态卑微地求大家介绍工作。
可现在每个人都过得如履薄冰,大家满口说帮忙留意,实际上都有心无力。
正如360创始人周鸿祎所说,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后的输家是你自己。
人生永远是能量守恒的,你享受了多少安逸,日后定会付出多少代价。
在舒适区上瘾的人,就算没有败给对手,没有败给时代,最终也会输给自己。
03
钱最重要,但在过程中最不重要的,是钱。
有一年毕业季,某企业家到母校演讲,有个大学生提问说:“面试的几家公司,工资都低怎么办?”
企业家回答说:“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资。钱当然是很重要的,但不应该是你考虑的第一位。”
一个人的职场生涯里,工资很重要,但远比薪水更重要的是平台和资源。
同事阿鸣和阿勇是同一年跳槽的,阿鸣去了知名央企,阿勇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
五年后的今天,双方在事业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阿鸣进入央企时工资并不算高,只有七八千块钱。
但在央企工作期间,公司会定期组织业内大咖分享。
工作过程中,他结识了很多牛人,认知和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因为履历优秀,去年阿鸣被一家名企看中,挖去做了项目经理,拿到了百万年薪。
而阿勇选择了一家薪资相对高但前景迷茫的创业公司。
工作两年后,那家公司居然倒了。
后来他始终没有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赚到的钱也只够勉强养家糊口。
是阿勇不够努力吗?
不是,他每天都超负荷工作。
真正区别的,对平台的选择,对行业前景的判断。
曾经从同一个站点出发的两个人,中途选择了搭乘不一样的交通工具,有人选择了自行车,有人选择了汽车。
骑自行车,再努力也追不上汽车。
04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下班后8小时。
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理论:
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人的命运决定于对晚上8点至10点时段的利用。
小林以前是公司前台,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同事收发文件,协助领导处理日常的琐碎事务。
当时我们的主编是个非常热心的大姐,有一次她跟小林聊天,问她想不想学写文章?
或许正是那次的聊天让她决心改变自己。
据说她把过去一年刊印出来的报纸,分批带回家,到了晚上,逐字逐句地读,研究新闻的结构,行文方式。
她几乎放弃了所有娱乐活动,只要一有时间,就躲在房间练习写作。
那个时候,她会留下来陪我们加班,然后见缝插针地请教同事如何定选题、取标题、跑采访等。
即便文章被同事批注得密密麻麻,她也不气馁,回去总结反思,继续写稿。
有时候,我们加完班要离开了,她还在公司埋头看书、修改文章。
就这样坚持了快一年时间,小林从前台调到了业务部门,成了一名编辑。
慢慢地,她写文章越来越成熟,毫不逊色于专业作者。
再到后来她离职,到一家新媒体公司当了主编,如今她早已成为自媒体界的大神。
胡适先生说过,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利用闲暇时间,闲暇定终生。
那些顶级的高手,天赋和运气永远只是加分项。
你看不见的日日夜夜,才藏着他们积淀实力、拉开差距的真相。
▽
看过这样一句话:“工作和爱情一样,动心很容易,坚持却很难,但人生的每一种选择,都将是你今后不可撤销的选项。”
工作是一种修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有人把工作当成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有人当成逼不得已的谋生手段。
你只有放大格局,戒掉打工者心态,才能开启一扇新的大门。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