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4日,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在央视节目中表示:“我现在捐了100亿元建一所大学,我要找名师当校长,请名师教我的学生,把它变成世界一流的名校,这才是我的志向。我们的大学要针对社会需求的转型来培养人才。”
曹德旺正在筹建的大学是“福耀科技大学”。官网显示,该项目于2022年5月14日正式开工,计划今年6月底竣工,2023年秋季小规模招生,2024年秋季全面招生。在办学规划上,定位为应用型、研究性大学,办学层次为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其性质是民办公助,首任校长可能是曾经在厦门大学担任校长14年之久的朱崇实。
企业家出资办大学并非个例,最近除了曹德旺,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也捐赠300亿建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总投资计划是460亿元。与福耀科技大学定位略有不同,这所学校的定位是“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在理工方面创新。
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五条明确写到:“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举办民办学校。国家鼓励以捐资、设立基金会等方式依法举办民办学校。” 政策有了,企业家和教育家们的雄心壮志也有了,启动资金也有了,中国民办大学会不会迎来新的机遇,能不能成为世界一流名校,其实还有很多未知数。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一开始面对的就是一场“非对称竞争”。
民办高校的经费劣势
首先从全国高校经费统计结果来看,2022年共有20所高校预算总收入超过100亿元,前五名依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其中清华大学362.11亿元,中山大学193.05亿元,接近200亿。而且,这前五名“200亿俱乐部”都是清一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
实际上,在这个统计的前50名中,绝大多数都是部属院校,也就是其主管部门是教育部或其他部委。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技大学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而进入前50的省属地方高校,只有深圳大学和广州大学这两所,分别是56.39亿和49.33亿。
而福耀玻璃一年能赚多少钱?其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福耀玻璃实现营业收入236.03亿元,利润总额为38.2亿元。看到差距了吗?福耀玻璃一年的营业收入都不及清华大学的预算收入,如果看利润就差得更远了,连人家一个零头都不到。如果把福耀玻璃一年的总利润用来资助大学建设,这个排名,大概是在第68名,排在陕西师范大学的37.36亿元之后。
更何况,福耀玻璃不是曹德旺一个人的,他实际持股比例14.79%,所以不可能把一年的所有利润都拿来建设大学。
另外,福建省的省属高校福州大学2022年的预算总收入是19.27亿元,这是福建省属高校中排名最高的,排在全国高校总榜中则是在第125位。也就是说,福建省每年也不可能拿出太多钱来资助福耀科技大学的建设。
所以,单从经费上来看,目前中国已有的国内“双一流”高校对于任何一所民办高校来说都是碾压级别的差距。曹德旺说的100亿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后续建设上需要的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另一方面,教育部等各个部属高校那是举全国之力、用全国人民的钱在办学,其中也包括曹德旺的福耀玻璃所贡献的税收。所以,这一开始就是一场非对称竞争。
从师资到生源的竞争
这种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土地、大楼、设备,这些都还好说,有资金支持一般都能够从市场上买到,建设起来也快。但“大楼易盖,大师难得”,真正的大师不一定是用钱就能请得动的。
已经是大师的,需要好的科研环境和人才配套,需要有那个氛围,要说服一个有一定地位的大师离开现有熟悉的环境去一个刚刚成立的大学“创业”,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像朱崇实校长这样已经退休的,回来发光发热,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而对于将来有可能成为大师的年轻老师来说,恐怕也是顾虑重重。比如身份认同问题,公办、民办性质就不一样,公办高校的编制优势,以及背后的学术资源和政治资源,可以走学术也可以走行政的机会优势,甚至是发表论文的背景优势。这些都是客观现实,都是年轻教师考虑的综合利益问题。可以说,民办高校在这方面毫无优势。有的也许可以用货币来解决,但大部分都不是钱能解决的。
另外还有学生生源的争夺,学生同样会面临身份认同的问题。高校各项硬件以及教师配套等软件固然重要,但生源质量同样很关键。纵然高考制度存在各种缺陷,但从概率上来讲,清华北大这些国内一流高校就是“掐尖”掐走了中国各个省市最优秀的生源。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完全形成了良性循环,属于常规操作。
而一所新成立的高校要想做到这一点,简直难于登天。不说跟清北竞争生源,就是从一般重点院校或普通本科争夺一部分优质生源,恐怕都有相当的难度。此前朱清时一手创办的南方科技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今天南方科技大学已经受到了一定认可,招生分数也不低,但它的优势之一,仍然是一所公办院校。
小而精、小而美大有机会
应该说,从经费到师资和生源,大学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而这场竞争一开始就是一场非对称竞争。曹德旺想要把他的大学变成世界一流名校,这非常好,然而一流名校不一定非要是综合性大学。
福耀科技大学计划设立材料学院、计算机学院、人文学院等八大学院,招生一万多人,或有其道理,但多少让人感觉有些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上发展,多少或有点“贪大求全”了。
实际上,世界上有很多小型大学很有名,并不需要一定是综合性大学。比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也是私立研究型大学,全校学生仅2000人左右,300名教授,以及600多名研究学者。再比如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在法国各类院校中常年排名第一,而在这里工作、学习的教师、科研、管理人员和学生总数也才3200人左右,每届本科生大约只有500人。总之,走的完全是小而精、小而美的路线。
在今天这样的现实下,公办高校有着绝对的竞争优势,民办私立院校如果不是以营利为目的,那就应该“立足现实、剑走偏锋、错位竞争”,把有限的资金花在最锋利的刀刃上,不必打造什么都有的综合性大学,而是在某个领域寻求突破,创立一个或几个不可替代的优势学科,这也许是帮助曹德旺实现梦想的最佳路径。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张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