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规划,是从纯执行进化到产品负责人的第一步。很多人觉得产品规划难、虚,做得规划总被骂,又找不到提升路径。这一系列文章,就是想分享我7年B端产品规划的经验,体系化的方法和套路,帮助大家快速上手,做出标准产品规划。
产品规划不是抄大厂抄竞品就行,不能拿着一个药方治全国的病。要想做出可落地的规划,第一步是进行业务分析,搞清楚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问题的紧迫度,以及解决后为企业带来的价值。这一篇会介绍业务分析的方法,包含业务定位分析、业务目标和计划分析、业务流程和框架分析、痛点和价值分析、业务分析结论和业务分析共识。
一、业务定位分析
产品是为业务服务的,当我们开展业务分析时,首先要了解对口业务是干什么的,在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业务的定位。比如,销售业务的定位一般是帮助企业销售产品,或者是帮助客户了解企业产品。比如,客户运营,负责拉新和留存客户。业务定位划定了业务解决问题的范围,是我们做产品定位,明确产品解决范围的材料基础。 但是,定位是一种抽象说法。在和业务人员访谈时,往往会出现说不清定位,或者定位太执行太局部的情况(这本身没什么问题),此时我们可以避开“定位”一词,转而问一问“咱们的重点,或者占主要精力的工作是什么”,再基于工作内容帮助抽象定位。
二、业务目标和计划分析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多大产就是我们这个语境下的业务目标,反映了未来一段周期业务问题被解决的程度。业务目标非常重要,牵引着产品目标,它可以是一个量化数字,类似达成10W DAU,5W销量。也可以是一个定性描述, 比如建设精细化客户运营机制,支撑销售目标达成。有量化目标当然好,易于衡量,方便沟通,但没有也不用纠结,定性目标清晰易懂,相关方都有共识就可以。
对目标的分析还需要注重两个方面:
目标的层级拆解:目标不是孤立的。在调研目标时,我们一方面要询问关联的上级目标,以此了解目标的来源,来源最好可以追溯到公司一级目标,否则该业务团队大概率会裁撤(笑),另一方面要了解目标的向下拆解,叫下级目标、细分目标或者过程目标,帮助我们识别目标达成的可行性。目标的时间周期:我们要了解不同时间周期的目标,长周期目标一般是年度的,一年、三年、五年,中周期目标可以是季度,或者半年,短周期是一个月,两个月。目标从短到长,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业务未来的发展走势。
目标实现的手段和节奏叫做业务计划,或者业务策略。业务计划也就是被抽象过的几个业务大事件,一般会包含什么时间点要完成什么事,比如某公司要在今年三季度达成1W客户留存的业务目标,所以要在9月建立精细化客户运营机制+10月三轮投放拉新+11月举办一次线上大促,这就是三季度的业务计划。
三、业务流程和框架分析
业务流程和框架是业务在实操层面的方案,方案会指向产品的核心功能。业务流程大家都比较熟悉,包含了流程目标、流程环节和流程角色,例如精细化客户运营机制,体现在业务流程就是下图。
在梳理业务流程时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梳理出关键环节即可,避免陷入细枝末节。另外,有时候业务不是按照线性流程,而是按框架来拆解计划的。还是精细化客户运营机制,可以被拆成业务框架图来展示业务要建设的能力,如下图示意。
一样的,如果业务同学无法按格式提供,就需要产品经理回归用户访谈,帮助梳理流程和框架。在实操中,业务框架或者业务流程只是表现形式,不用追求大而全,大家按场景择一选用和调整即可。
四、业务痛点和价值分析
调研了业务流程和框架后,我们要判断每个流程环节的痛点及强弱,也就是被产品化改造的可能性和价值。首先,我们先基于流程逐个环节梳理痛点,常见的痛点类型有业务环节效率低、准确度不够、人力成本过高等。
上图来自业务访谈的结果,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痛点分析——每个环节都有问题且原因各不相同,真挺棘手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痛点进行抽象,将问题合并同类项。例如客户运营机制的痛点可以被抽象成:
流程不闭环,流失原因无法追溯投放策略强依赖直觉,准确率差外呼和微信运营管理难,一线动作不标准财务流程全依赖人工,效率低
痛点分析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要先充分挖掘各环节痛点,再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避免想当然和经验主义。
假设精细化客户运营业务本身成立,或者既然我们已经被分配到个业务,只能硬着头皮上了。那么基于上述痛点,我们可以开始逐条进行价值分析,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评估:
业务目标关联度:产品是为业务服务的。首先,我们要判断解决的痛点对业务目标的影响程度,一般来说肯定是正向影响越大价值越大,同时,因为目标有长短周期,我们不仅要解决短期目标的痛点,如果有余力,还要面向长期目标,做系统和思考上的储备。业务阶段匹配度:一般来说,业务会遵循0-1探索》1-10初步规模化》10-100大规模发展》平稳发展的4个阶段。不同阶段对系统的诉求各不相同,0-1阶段主要是帮助业务做试验,跑通流程;1-10全面线上化,部分环节自动化,帮助提效;10-100实现多数环节自动化,系统性提升效率和准确度;平稳发展期则侧重细分场景精细优化,伴随新模式探索。我们解决的痛点要匹配业务的发展阶段,避免0-1阶段过度自动化,大炮打蚊子,或者10-100阶段还在上马线上化项目,碎片需求多,缺少体系化规划。
在精细化客户运营这一方向中,我们识别出业务处在1-10初步规模化阶段,模式成立,需要全面线上化来提升流程效率和转化率,基于此进行的价值分析:
另外还有一点心态要注意,有时候业务同学具备一定产品思维,或者经常和产品经理合作,熟悉自身业务的痛点,知道怎么利用产品帮助完成业务目标,这是很理想的状态,但更多的是需要产品经理深入业务,通过业务体验、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挖掘痛点和做价值判断,这算得上高阶产品经理的基本功。
五、业务分析结论
到这一步,业务分析的材料已经准备齐全,为了和各方对齐,我们需要将材料形成框架,以便沟通。
我们还以精细化客户运营举例:
六、分析结论共识
基于业务分析结论,我们要和各角色进行共识,确保结论准确,也为日后的产品规划打下沟通基础。一方面我们要和一线业务人员、合作的上下游产品部门共识材料准确性,保证信息真实有效,另一方面我们要和业务,产品负责人共识目标计划和痛点价值,保证判断准确。
这里有一份共识框架,包含了共识对象、共识目标、核心共识的内容以及共识沟通时要注意的点。
以上就是产品规划-业务分析的全部内容,掌握业务分析,就是对现状摸了底,解决了我们当前在哪里的问题。下一篇,想和大家交流怎么定义理想状态,也就是我们最终要去向哪里。请期待【50K月薪的B端产品如何做规划 | 理想态分析篇】。
本文由@Yiche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