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啊!”“爸爸妈妈,兔年平安、万事如意啊!”……这几天,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三年级学生陈金牛、硕士研究生三年级学生徐洪敏各自和家人们视频通话拜年后,便在宿舍打开电脑处理起一组组复杂的实验数据。
春节假期,不少人回家和亲人们团聚,但仍有一些人坚守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一些实验还需要再完善,上百条数据等着核实、处理,想争分夺秒把时间补回来,尽可能把科研做得更细致。”这是同济大学两位留校做科研学生的共同想法。
陈金牛在实验室做准备工作。
【进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这是我第一次留在上海过年。”老家在山西的陈金牛告诉记者,因为2022年上半年封校,很多科研工作没法开展,再加上2022年暑假回家了一次,就想利用今年寒假多做点科研,“把时间补回来。”
陈金牛所在的科研团队,是由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杨守业教授领衔的大陆边缘沉积学团队。寒假刚开始,陈金牛便抓紧时间在实验室里,争分夺秒地做实验。陈金牛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样品通过科考船在海底打钻,把海洋沉积物取上来,再按相同间隔进行分样,进行年代的测量。
徐洪敏在超净实验室进行操作。
和陈金牛一样“泡”在实验室里的,还有来自贵州铜仁的研究生三年级学生徐洪敏。别看她是个女生,可是一钻进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这其实是实验性质决定的。”徐洪敏说,上机测试之前需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我们先把所有样品进行过筛,再用化学试剂进行淋洗,去掉沉积物中的杂质,然后通过消解,把沉积物从粉末状态变成溶液,最后上机测试沉积物中化学元素的含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再进一步测量同位素值。
其中有一道程序叫“过柱”,通过加入不同浓度、不同量的酸,分离出想要测试的目标同位素。“这一步骤对清洁度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在超净室中完成。”徐洪敏解释,仅过柱这一步骤,需要连续做上十几个小时,不能中断,一天最多能处理约24个样品。
实验完成后,等待他们的便是大量的数据处理。“通常一个样品量,需要处理5倍左右的数据量。”徐洪敏介绍,实验数据第一步先要检查是否有效,如果数据无效,就要进行重新测试,有时为了高精度,还需要和标准样品的数据进行校正。“数据量十分大,我们经过数据计算和处理后,得出的数据与年代进行分析,研究亚洲大陆边缘“源-汇”沉积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陈金牛打算利用寒假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和校正,并进行论文的作图和撰写。“整个寒假大约要处理5000多个数据。”
陈金牛在认真地处理复杂的数据。
【对数据要求极其严格】
陈金牛、徐洪敏所在的科研团队,主要从事大陆边缘沉积及环境演变研究。而他们的导师,正是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杨守业教授。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要把它追下去。”担任研究生导师的20多年来,杨守业教授教导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创新,要有兴趣和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同时,又特别强调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教导学生要“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019级博士生张驰说:“当初师兄介绍说杨老师这里做研究比较自由,我就是冲着这个报考的。”团队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声名在外,但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杨老师一直坚守严谨求实的科研标准。在一次基础数据采集实验中,张驰认为测试200个就完全满足实验要求,但杨老师坚持要把采集到的700个样品全部测试完毕。“基础数据中会挖掘到许多关键的重要信息,许多关键科学问题就藏在大量基础数据中。”正是得益于杨老师的教诲,实验取得了如期成果,在国际地学知名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杨守业教授领衔的大陆边缘沉积学团队。
“组会不是汇报工作,而是你提出观点,我们一起讨论是否可行。”团队的组会没有流于形式的严肃,用学生的话讲“有些刺激”。在组会上师生可以随时打断并提问,展开面对面的热烈讨论。不追求正襟危坐,不追求PPT美观,但对于汇报的数据却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团队的导师希望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术素养,任何一张图片都是可以直接放进论文里。
【正在做今年出海计划】
“我们多次组织问题导向的专门航次,最近正在做今年的出海计划。”谈及即将到来的第一次出海,2022级博士生杨博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过年前,科研团队便递交了最新的出海计划,除了采集目标区域的水体、沉积物,还要在船上进行数据分析。
团队导师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坚持“用脚步丈量江海,把教学搬到现场”,除了同济牵头的KECES(Key Elements Cycling in the Changjiang-Estuary-Shelf Transect)航次,还参加了国际大洋钻探IODP-331航次,并组织了几十次东亚流域与边缘海系列科考活动。
同济大学大陆边缘沉积学团队出海科研。
“做自然科学只有身处自然,才能更好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而地球科学只有用双脚来丈量土地,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东西。”2020级博士生郝强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着他最近一次的野外采样,从长江源唐古拉山开始采集样品,跨越祖国的三个阶梯,途经9个省2个直辖市,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回到上海。在丽江的长江第一湾,领衔的杨守业老师把学术上存有争议的科学问题搬到了现场,为大家实地讲解100多度的“V”字形大转弯是如何形成的,将“长江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类似这样的场景是团队野外科考实践的常态。团队先后承担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3项重点基金)、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等项目,着力揭示长江等大河和东南沿海山地小河流域的风化物质产生、搬运到沉积的从源到汇过程,以及构造、气候、海洋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控制机理,近5年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布了80余篇重要研究成果,召集组织10多次国内外学术研讨活动,推进学科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