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了,有孩子的朋友,该走的亲应该走完了,该访的友应该也访遍了。
孩子的压岁钱也将迎来收官环节——“来,把钱交给妈妈,妈妈帮你存起来,长大了再给你。”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压岁钱的金额也水涨船高。小时候,能发100块就算是巨款,现在三五百只是平均价格。过年期间带着孩子走亲访友一圈下来,压岁钱少则一两千,多则上万元。这么一大笔钱,放在几岁的孩子身上,显然是不合适的。
于是就有了这个被誉为“中国受骗人数最多”的经典骗局——妈先帮你存着。
那么,压岁钱到底算谁的?家长到底有没有权利代为保管?早前,网友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热议。
关于压岁钱的归属问题,法律上要分情况讨论。
8岁以下的小朋友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律行为一律无效,要由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换句话说,这部分小朋友连受赠资格都没有,法律直接默认给他们的压岁钱就是给父母的。
但8岁以上,情况就起变化了。这时候的小朋友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经可以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了。压岁钱的法律性质是赠与,对小朋友来说是典型的纯获利益,他们有权作为受赠人接受,压岁钱归其本人所有。
这时候,父母就算把孩子的钱拿走了,也只能是代为保管,而非所有权人。钱还是孩子的钱,用于孩子成长教育可以,用于单纯自己消费的话,理论上讲孩子是可以告你的。
就算不拿走这笔钱,小孩也不能乱花。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是有效的。比如拿着压岁钱去买包辣条买根雪糕,可以;拿着钱走进4S店说给我提辆车,就要经其监护人追认才能生效。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上讲,小时候还会哭哭闹闹找父母要钱,长大之后大家其实都能理解父母的做法。毕竟压岁钱讲究的是礼尚往来,自己收了多少意味着父母给出去多少。更何况,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远超过那区区几千块压岁钱,自己又怎么可能跟父母计较这个呢?
因此,大家说这是“中国受骗人数最多”的骗局也只是调侃。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另一种情况,就是以亲人之名,行“骗钱”之实。
之前就有一个案子,孩子的父母协议离婚,孩子判给母亲抚养。孩子奶奶可能是看孩子就要成“外人”了,就分几次将孩子存的压岁钱全部转走,共计4.5万余元。
法庭上,孩子奶奶辩称这张卡虽然是以孩子的名义开的,但里面存的都是自己的工资,孩子不知道密码也没见过存折,钱都是自己的。
然而法官经审理发现,卡里的存钱时间十分有规律,不是孩子的生日就是春节前后。孩子的奶奶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明明有银行卡,还要以孙子的名义开卡存工资。最终,法院判决,压岁钱的所有权人是孩子本人,孩子奶奶未经同意擅自取款属于不当得利,应予返还。
前两天还有一个挺火的案子,两名十三岁的小孩把自己父亲告了。孩子的父亲和母亲早年离婚,孩子均由母亲抚养。20年1月,父亲以保管名义把两个小孩共计16800元的压岁钱拿走,后拒绝返还。孩子把父亲告上法庭,法院判决:两名原告的母亲吴某与被告离婚后,两名原告由母亲吴某直接抚养,现两名原告经其母亲同意向被告索要其个人财产即压岁钱,被告应及时予以返还,由两名原告的母亲予以监管。
看到这里大家也发现了,压岁钱问题,最大的法律风险不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而是成年人之间。毕竟,小孩子心里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利益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