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是不是大多数的宝妈们都有这样的类似经历,孩子总是喜欢“黏”自己,有的母亲喜欢清静的,就会觉得不胜其烦,但有的宝妈却认为这代表着孩子与自己的关系好,因此非常享受,乐此不疲。但任何的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度,越过了界限自然就变了味。亲子之间的相处关系也亦是如此,亲密可以,到那时过度亲密自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好事,如果不及时纠正处理,那么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影响,必定是令其追悔莫及,甚至会“废”孩子。
1、亲密“变了味”成了控制
实际上,长期与孩子保持过度亲密关系的家长们,往往都会一直的变成过度保护,一切都是以“为孩子好”为由,事事替孩子操心,为孩子包办一切,孩子失去锻炼独立自我的能力,没有自我的独立空间,一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父母,等待父母帮忙解决问题。
我国著名的某位心理学家曾说道:“具有强烈控制欲的父母会给自我暗示着一种意识,即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实际上却是将孩子控制在“废物状态”的牢笼中,听从一切指挥。”
一个长期习惯性与母亲过关系过度亲密的孩子,易受到母亲的过度控制,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阴影,是难以摆脱的过度依赖“后遗症”。
2、混淆孩子的亲子关系认知
一般处于3岁左右的娃,就应该逐渐地开始分裂与母亲“一体关系”,将自我的情感分给其他人群,但当孩子未能得到恰当的教育和关爱,那就会出现分离困难的情况,不知不觉中就会对母亲产生独有的眷恋和依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恋母情结”。
例如部分孩子已经十几岁了,却依旧有着孩童时期的与母亲睡觉的习惯,通过身体的亲密接触以满足内心的安全感。这类孩子大多数长大了却未能实现真正的“断乳”,对母亲的话,可谓是言听计从,有的甚至到了离开母亲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程度,你说可怕不可怕。
3、母亲要学会自动“退出”
我认为值得钦佩的一种母亲是,她们可以与年幼的孩子强烈亲密,又能在长大后的孩子生活中得体地“退出”,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而分离和照顾并非冲突。
确实如此,孩子是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这人世间,离开是早晚的事情,身为其母,既要为孩子的成长道路洒下养分,又要适时退出孩子的生活,保持应有的距离,真正的爱应该学会放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