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和你说,真的是没办法了。以前还总想着有点创新,能和甲方一起做点什么,到今年我们也只能卷起来了。”来到汕头在接笔者吃饭的路上,曾经的合作伙伴韩工向我倒着苦水。
“这两年市场不一直都不好吗?”我说。
韩工说以前虽然不好,但一年下来还勉强维生。去年(2022年)行业完全疯了,成本价30元的商品,供应商直接就报到25元,一个单子亏8万也有不少人抢着干。
和韩工一样,老高也是一个踏实的生意人,做事情有想法也务实。在和我合作的几年,从没有要过订单,一直尝试着扩大品类,尝试新玩法,带来自己的机会。但这次我们在汕头碰面,他直接就说,今年一定得主攻甲方,要从其他供应商的盘子中抢食物了。
2023年市场真的无比的(内)卷[1]。虽然这个词诞生不止两年了,开始更多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出现。但这两年它越发真实的发生在生活中,从描述性的形容词,越发成为生活中的动词。
疫情放开后“卷”并没有停。互联网大厂的裁员、砍预算依然在继续,下游的供应商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下游的下游就更加艰难。
传统行业与最近两年被归入传统的行业(包含互联网、通信等),竞争还会越加激烈,好日子原来没有到来。
大厂之卷
以前的卷更多来自“大厂”,阿里、京东、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不仅996,甚至有着不成文的传统——老板不下班,下面的人不能回家,老板周末加班,下属一定都要到。年轻人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与老板的“陪伴”。
本该白天做的事情,硬是耗到晚上“加班”。本来写个文档就可以讲清楚的事情,硬是要做成10几页的PPT。大厂里的很多部门,都有自己的PPT高手,负责部门各个组的PPT优化。
但并不是你做好了上述就可以保全,大厂的裁员依旧没有停止。2022年底小米整体优化10%,据说只是裁员的第一轮;京东在进行两轮裁员后,春节后又开始了一轮;而字节的裁员,还没有真正开始。
最近某大厂的市场部,要找一个具体干活的专员,一年收入15-20万。招聘信息通过几个微信群扩散了下,一个上午就收到了几十份简历,投递者大多都是国内TOP院校,或者有海外留学背景,且都有着其他大厂的工作经验。
另外一个大厂的业务部门,一年做到60%的增长,才和人资磨来了10%的新增招聘名额。
留在大厂的人面临的是,现在要肩负此前两个人的工作;更艰难的是,他们手头的预算砍的比例远高于裁员。
某大厂公关部2023年的预算砍半,某游戏公司的市场推广费骤减60%。有的公司虽然费用没有明显减少,但KPI提升了15%。如此压力直接传递到大厂的下游。
就连以往看起来轻松的国企,也有部分出现了996。
下游之卷
韩工做玩具生意;早先主攻海外,少量国内;疫情后,海外市场低迷,他重做国内市场,从0到1,在国内市场拿到一些单,虽然未有明显利润,但一年下来总可以养活团队。
但2022年开始国内市场踟蹰不前,此前合作的企业不仅明显减少订单,而且还从小幅变成大幅压缩成本。韩工的日子本就非常难过。
市场上一旦放出大单,供应商饿虎扑食般竞标报价。
韩工和某大厂一直都有合作,每次大单都能分到一些,只要不赔他都照做。
但去年某大厂放出一个10万件采购规模的大单;他的成本30元,但其他供应商直接就报到25元。这样算下来,每件商品不仅不赚钱,还要倒赔0.8元,整单亏8万。
亏本的生意为什么还要做?
韩工说,订单的成本不是你看到的,原料+人工,还有“养”厂子的成本。以前生意好,机器不停人工不停,人和机器不用养。
这两年几单做完后,中间没有生意,机器和人都要闲下来。这种情况你又不能把工人裁掉,每月还是要照发工资,这些成本都要摊在日常的订单中。
我问,如果看到未来一段时间,没有单,干脆就先解散工人,有单时候再找,不就省了一个月的工钱。
韩工说,做工厂不像经销商,有什么卖什么。客户突然有个需求,特别着急要货,你必须能做,不然以后都没有机会了。
而且工人如果一直闲着,也会“废了”,来单后效率也不高了,必须得让他们动起来。
所以韩工接赔本的单,就是要把人工和机器成本摊薄,同时保证工人的效率。
我听到的更夸张的事情,南方有做瓷器的工厂,白天做瓷器,晚上再把它们都毁了,第二天再做。
饭桌上韩工偷偷告诉我,那个亏8万的单子,他们最后亏10万做了。一方面他要维系工厂的生产,另外他要给大厂主管表诚意。
关系之卷
做玩具潮玩生意的老高,规模更大,这两年更惨。
除了火了两年的盲盒,其他产品都不大出货。以前老高也与我合作过,完全是从做业绩的角度出发。
老高帮着我扩充了品类,开发了不少市场反馈不错的商品,他和韩工的想法一样做增量市场。甚至在他更强的糖化产品上,也没有去抢以前老供应商的生意。要知道老高如果杀价,他的成本优势有将近10个点。
但这次汕头碰面,老高说,自己今年要改变策略。就是要拼价格,搞关系,要挤掉甲方以前的供应商。
这和老高一贯的个人与工作风格不符合。但他也坦言,现在不要说创新,甲方连以前扩展出来的品类都在往下砍,不赚钱的砍,赚钱少的也要看着砍,甲方的老板只看利润,不看未来了。
其实甲方的老板是要保全自己,才有机会看到未来。我之前所在的大厂,裁员的重点部门也是支持性的岗位和不赚钱的部门。
回到老高的生意,他说合作的甲方盘子变小了,我们要想活下去,只能抢别人的生意。好在老高在一些领域有成本优势。但老高说,更重要的还是关系。
以前市场好的时候,可能不是非常重要,现在市场不好,就变得异常重要。不仅要得到信任,甚至要让甲方的领导“更开心”。
一起吃饭的L讲了他们去年得到最大订单的经历。
L年初对接到一个传统企业的销售负责人。该企业年中和年尾都有大量的玩具需求。L设计、研发、供应链价格并没有绝对优势。而且在这个内卷的玩具市场,方案和价格随时都有更佳选择。
面对这样的境地,他们一路人马继续做产品,优化供应链;一路人马就开始主攻对方的销售负责人,做关系。半年下来,也投入十几万。但对方的散单也没有能给到他们。
L其实有点慌,但就在他快有点扛不住的时候,销售部门负责人指定的一笔大单直接让他半年的付出有了回报,30%+的利润率一下就让他上岸了。
L也说得先活下来,才能有未来。最近两个大单下来,有了点资本,他想去了解下抖音出海。
内外之卷
F是做手机膜的企业。以前只做外单。合作的都是国外的大经销商。
这两年消费市场低迷,手机市场萎缩了20%-30%,手机膜情况就更不好卖了。
F的工厂工艺成熟,规模大,每次新机型一上市,都忙得不可开交,国外的中型渠道,F都懒理会。
国内的订单,也就是关系好的朋友,做个10万片,纯帮忙。而且属于下不为例的合作。
随着全球消费市场的低迷,以往欧美几个大经销商就可以“包圆”的产能,随着上游的砍单出现空档,F不仅要主动联系次一级经销商,还要通过阿里巴巴的速卖通去拓展海外的中小渠道,同时还在做着自己的独立站。
三管齐发,量还不能维系到以前的水平,成本增加,利润下降。
最近F正在做国内市场的调研,看如何打开内需。
我问F,国内市场以前不是有人求着你做单吗?
他说2021年开始就不找他了,很多更受到影响的厂子早就开始供国内了。自己和他们拼,又是纯拼价格,还不如看看有没有机会做个品牌,或者切相对不是那么卷的细分品类上。
小生意更长久
一起吃饭的还有个家族企业。他们的生意在汕头还算可以,一年1000-2000千万的流水,20%的利润。
但与上述拼价格、搞关系的企业不同。这家做的是流水生意,商品主营吹泡泡机。听起来,这种没有创意的大众品,并没有什么市场。但放眼全球,需求却着实不小。
做泡泡机的企业已经干了10多年,手上有上百种泡泡机产品。每年的订单稳定,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甲方,他们有常规款产品打底,每年上的新品种总能出一两个爆款,带了一波销售。
这波经济下行对于他们并没有太大影响。十几年一直做泡泡机的也没有几家,他们又是家族企业,几乎把成本压缩到了极致,没有什么竞争对手。
这种常规商品,又不像市场上的爆品,需求起伏,他们保底总有1000万,自身也不追求规模。反而活得舒服。
2024年破卷
2023年疫情的放开,对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确实带来了恢复性反弹。
春节期间“旅游城市”,全部爆满,甚至人流与消费超过了疫情前同期水平。从上游到下游,这些行业开始花钱招人,上游的资本也开始找项目。
但行业的恢复,并不是雨露均沾,在快消市场,疫情放开后,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行业领先的大品牌。
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是否真正迎来全面性、长期性的复苏,也还有待一段时间的观察。各个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这一轮的投入,这个阶段往往是真正洗牌的时候。
而春节后,笔者走访企业,却并不乐观。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上游的大厂没有对新业务的投入,老业务降本增效一直没停,尤其是2022年年底,大厂们砍预算、裁员还在扩大。传递给下游服务商的日子就难上加难。
媒体广告行业,裁员、降薪,韩工所在的制造行业亏本收单。
疫情开放,并没有给我接触的这些企业带来直接订单,他们知道这一年更要节衣缩食,尽自己最大的所能活下去,可能有些“活”的方式,并不那么光彩。
按照行业的规律,即使2023年下半年市场有转好的可能,从上游到下游的传递也需要大半年,至少要看到2024年才能出现转机。
面对并不能确定的2024年,2023年的市场比想象的会更卷。
[1]百度百科关于内卷的定义: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