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合肥师范学院的副教授陈宏友前往庐江中学进行感恩励志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陈副教授辅助演讲的PPT出了点问题无法显示出来,于是该教授就脱稿“暖场”。那么这位副教授在暖场中说了啥?
据一些听众介绍,这位副教授在演讲中所表述的内容尺度有些大,比如“考到北京,全中国的女人给你挑;考到合肥,全安徽的女人给你挑”;比如“娶到好老婆能改善基因,娶美国白人能‘杂交’出更好的后代”;再比如努力学习可以赚到很多钱之类的观点。
总的来说,这位副教授的表述内容很粗糙,观点简单粗暴,演讲内容含有一定的崇洋媚外的成分。这样的内容陈副教授在私下里和其他人聊聊或许不会有什么事情,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学生读书的目标说得如此“现实”,把这种“功利性内容”说得这么庸俗,副教授演讲内容毁三观,哪怕台下的听众听得咬牙切齿,但这位副教授自己却始终浑然不觉。
这个时候一名中学生三步并作两步走向讲台,他抢过教授手里的话筒,“校准”了教授在演讲中存在的“短板”:“他!眼睛里面只有钱!学习就是为了钱!崇洋媚外!我们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说完这一番话之后,学生把话筒还给陈副教授,返回座位。在这期间,下面的观众给予这位学生雷鸣般的掌声。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站出来抢话筒反驳的人不是学校的老师,而是庐江中学的一名中学生?在场的听众当中不乏学校高层和学校的一线教师,为何这些人都在观众席成为陈副教授“最忠实的听众”?
其实,并不是学校领导和学校老师不想过去抢话筒反驳,而是因为学生并不属于体制之内,但是老师和校长却是端着“铁饭碗”的体制之内的人,如果老师真的上去抢夺陈副教授的话筒并反驳一番,那么出风头之后会不会被教育主管部门处罚?会不会因此砸了自己的“饭碗”?如果因为逞口舌之快而丢了工作,这样做值不值得?
“学生干嘛要处理啊?我们学生三观很正,很好!”庐江中学负责人的一番话已经表明了学校老师的态度。估计老师们在内心深处也对陈副教授的观点并不赞同,但是挺身而出抢话筒反驳陈副教授观点的人只能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只能躲在幕后。
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老师认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文明一些,出于文明礼貌方面的需要,再加上陈副教授是特地邀请过来搞讲座的,老师直接上台反驳明显不合适;另一方面为了明哲保身,不给自己惹麻烦,毕竟大部分老师年龄都不小了,早就已经过了出风头的年纪,静观其变是他们为人处世的常态,纠正副教授的错误之处,还是让年轻人去做吧!
接下去,这位陈副教授估计要摊上大事了,因为调查他不当言论的调查组已经成立——庐江县政府新闻办通报称已经成立调查组,安徽省教育厅工作人员也表示正展开相应的调查,陈副教授会不会“挨板子”,我们可以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