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时代,如何养出拥有幸福能力的孩子?
不是控制他,保护他,而是放开他,成就他。
作者 | 肉肉妈
朋友阿慧13岁的儿子,被确诊了中度抑郁。
她跟我说:“以前我觉得吃喝不愁的孩子还抑郁,都是闲的,现在我才知道,其实不是孩子做得太少,而是父母管得太多。”
阿慧跟老公都是名校生,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给儿子花钱非常舍得,吃穿住行用都是同龄人中最好的。
在教育上,他们更是尽心尽力。
阿慧老公是上市公司高管,白天再忙,晚上也会准时回家辅导儿子学习。
阿慧则直接辞去了铁饭碗,回归家庭,一心一意陪伴儿子。
结果,儿子还是抑郁了。
这让我想到了《反脆弱养育》这本书。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中,心理医生玛德琳·莱文发现:“家庭环境越富裕,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孩子越可能出现情绪问题。”
“罪魁祸首”有两个,一个是过高期待,另一个是过度保护。
父母的过高期待
毁掉孩子的“自我”
心理学上,抑郁源于对自我的攻击。放弃自我,便是抑郁的开始。
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高中生钟华出生于一个小康家庭,父母对独生女儿给予了极大的期望。
尤其是母亲,希望她一路拔尖,考入哈佛、斯坦福这样的世界名校。
为了督促女儿,不管她考得如何,母亲都会表示不满意,只是说“你还可以考得更好”。
这种没有尽头的期望,压得钟华喘不过气来。
她感觉自己就像一头驴,前面吊了一根胡萝卜,永远在转圈奔跑,但永远到不了终点。
终于有一天,她向爸爸哭诉:“我不想活了,现在的一切,对我来说都过于痛苦。”
那父母的高期望,为什么会毁掉孩子的自我?
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看,想让孩子心理健康,一定要满足他的“镜映需要”。
父母赞赏的语言、表情和动作,会让孩子感受到“我是被爱的”,从而拥有自我价值感。
而父母不断对孩子提高要求,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否定:“你做得还不够好”,“你应该努力做到更好”。
如果孩子用尽了力气,仍然不能让父母满意,他便会产生很强的自我厌恶和低自尊感,真实的情绪无处释放,最终压抑成伤。
除了“你可以做得更好”,还有一种高期待叫“你要比父母更优秀”。
阿慧承认自己也是焦虑型父母,因为身边朋友都把孩子教育得非常优秀。
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阿慧一口气给他报了十几个兴趣班:英语、跳舞、写字……
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阿慧说:“我们小时候什么都没有,都能考入名校,现在学习资源这么丰富,孩子至少不能比我们差吧。”
她希望儿子尽早参与竞争,有足够的时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更多的努力去赶超走在更前面的人。
有一天,孩子失魂落魄地回到家,对阿慧说:“妈妈,你生个弟弟或妹妹吧,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我还是达不到你的要求。”
这时阿慧才意识到,儿子每天学习到深夜,上各种培训班丰富自己,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
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都会情绪低落,不是伤心某道题丢了分,而是害怕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
他像一个提线木偶,活在父母的各种安排里,乖巧懂事,但没有自我。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表示:
“一个孩子,从小被外界的声音推着走,他们无法做到真实,就只能绝望地放弃自我。”
事实上,父母忽视孩子感受、超乎孩子能力的期望,只会给孩子带来高压力。
为了讨好父母,即使能力有限,他们也会选择去消耗自己,最终在长期的精神内耗中失去自我,在一日日的焦虑彷徨中患上抑郁。
父母的过度保护
养出“脆弱的心灵”
阿慧在学习上严格管控儿子,在生活方面也是悉心呵护,不让他受到一点点伤害。
儿子摔倒了,不管他哭没哭,阿慧都会立刻抱起来安抚。
小朋友拿走了儿子的玩具,他还没反应过来,阿慧已经上前帮他抢了回来。
儿子说不喜欢自己的同桌,阿慧没有让他去观察别人的优点,而是要求老师给儿子换座位。
生活中类似的父母有很多,他们每天都以隐晦的方式告诉孩子,“你不行”、“你太弱了”。
孩子问什么是死亡,父母要么搪塞过去,要么乱说一通。
动画片出现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父母马上支开孩子“去给我倒杯水”。
他们以为,自己替孩子扫除成长路上的一切障碍,他们的未来就会顺风顺水。
殊不知,父母的过度保护,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在《被过度保护的孩子》专题中,记者Hanna Rosin特别指出:
“以安全之名的过度保护,已经将独立、冒险和探索精神从孩子们的童年中剥离,孩子们实际上并没有变得更安全,尤其是心理层面。”
想起一个网友的经历。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安排他值日,第二天父母就找到学校,说孩子在家什么都不干,如果班级有劳动跟他们说,别让孩子动手。
上大学之前,父母不允许他独自外出,特别害怕他丢了或遇到坏人。
偶尔几次跟同学约打球,爸爸或妈妈都会跟着。
上大学以后,他不知道怎么跟同龄人交流,处处谨小慎微,唯恐让对方不高兴。
有一次,室友开玩笑说他晚上打呼,从那以后他都不敢早睡,等所有人都睡了,他才用被子将整个脑袋蒙住开始睡觉。
工作第一年,老板指出了他的一点错误,他焦虑得整晚睡不着,担心第二天再犯错挨骂。
因为他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言谈,害怕变化和挑战,毕业七八年了还做着最基础的工作。
生活中,他没有可交心的朋友,不知道跟谁倾诉苦恼,这让他感觉活着的每一天都很痛苦。
他说:“小时候父母不让我交朋友,长大后我没有朋友;小时候父母不让我经历挫折,长大后我禁不住挫折。”
父母替孩子走过的路,都变成了孩子人生路上的坑。
芝加哥大学校长汉娜·霍尔本·格雷曾提出一个原则:
“教育,就其本意而言,不是要让人感到舒适,而是教会其思考。”
孩子不会永远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他们需要在正常的焦虑中发展出心理调适能力,需要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一直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体验生活,生存能力几乎为零,也就不知道如何跟情绪相处,如何扛过困难。
真正的富养
是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富养孩子,不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富足。
看过一句话,富养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
一个内心能量充足的孩子,哪怕外界风吹雨打,生活有坎坷不平,他也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想要培养出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以参考以下两点。
1. 放下期待,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蔡康永说过:
“父母对孩子来讲最珍贵的是什么?是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父母要他变成的人。”
有个妈妈经常在网上分享女儿烘焙的视频。
她说:“别人家孩子立志考大学,我的孩子目标明确,要去职高学烘焙。”
网友都评论孩子“手艺好棒”,其实我更加佩服妈妈的开明。
她没有像大多数父母那样,要求女儿必须努力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而是大力支持孩子用她喜欢的方式生活,在她擅长的赛道里散发光芒。
这是为人父母的智慧,那就是:
“你是我的孩子,你更是你自己,你不需要活在我的期待下,你只需要寻找你的幸福。”
一个孩子能够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那他会拥有绝对的自信和乐观。
这样的孩子,即使不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禁得起时间的考验,禁得住挫折的打磨,在任何时候都有能力将日子经营得有滋有味。
2. 学会放手,给孩子规则之内的自由
尹建莉老师曾说:“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父母给孩子自由意味着信任,这会增加孩子的自尊,让他更有安全感。
孩子也会为了不辜负父母的信任,更对自己的选择和人生负责。
赫芬顿邮报做过一个实验,设定“只有周末才能玩游戏”的规则,记录24小时内3个家庭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
结果证明,没有剥夺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权利,孩子们的自控力反倒更好了,到了睡前的读书时间,他们会主动关上手机。
所以父母要勇敢放手,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生活体验。
当一个孩子经历了生活的摸爬滚打,他才知道什么是挫折,什么是勇气。
当一个孩子看遍了大千世界,踏遍了万里山河,他才不会困于眼前的纠结,而会勇于奔赴远方。
为人父母,唯有跳出自己的“经验之谈”,看到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才能增强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对生活的掌控感。
一个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且热爱生活的孩子,内心会更加充盈,心理韧性会更强,而不会轻易被挫折打倒。
浙江大学教授郑强说:
“父母追求学区房、著名幼儿园、高档小学、重点中学,把一辈子的家当和心血赔进去,最后孩子失去的是生命。”
网上流行一句话,“什么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是高分,是名校,还是稳定的工作?都不是,努力拼搏的终点是幸福。
培养出一个拥有幸福能力的孩子,是教育的本质,也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责任。
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幸福的路,亦是如此。
不管是清幽小径,还是柏油马路,尊重孩子的选择,放手让孩子去闯荡,也许才是富足时代养出幸福孩子的不二法则。
毕竟,相比一个敏感、易怒、脆弱的成功者,我们更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快乐健康的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