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则“父母高度近视1岁婴儿近视600度”的新闻上了热搜。
这几年总有这类新闻,我不禁要问,现在的媒体为什么总喜欢用少数极端案例来吸引眼球?
近视当然是有遗传性的,不管家长是多少度近视、什么时候发生的近视。父母高度近视,孩子发生高度近视的概率是很高的——然而大多数并不会这么早近视,而是后天时期才逐渐变成高度近视的。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需要提醒大家的事情——很多家长、包括医生,都会容易犯一个错误:
发现孩子近视,先入为主地、认为孩子就是最常见的“单纯近视”,大多只会去抱怨基因不好、或者着急找用眼习惯的问题,而忽视了要排除眼部疾病和全身疾病、看看近视是否有其他“根源”——从冰山一角,找出海底的全貌。
一个近视而已,为什么要怀疑孩子有病?
■ 婴幼儿近视,是小概率事件
3岁以内婴幼儿,还没有过多的近距离用眼,并且生下来有远视储备的保护,所以总体是不容易近视的。
有统计的3岁以内孩子近视率是多少呢?
很可惜,我查阅针对中国人的文献,很少有真正规范地给婴幼儿做散瞳验光确诊近视的。仅看到天津有做散瞳的研究[1],显示一岁半以内的近视率大约为5.1%;山东也有一篇博士论文[2],显示一岁以内的近视率大约为5.4%。
稍微大一些的,3-6岁呢?
大部分散瞳做的、较严谨的研究[3-4]显示,也是只有百分之几而已,不过幼儿园近视有上升的趋势[4],尤其是大班的孩子。
所以,婴幼儿近视,是小概率事件。这和中小学生的学龄期近视,是完全不同的。
媒体不要把婴幼儿近视和学龄期近视混为一谈。婴幼儿近视,可以比喻成“天灾”,大肆报道无积极意义,只会给难过的家长雪上加霜;而学龄期近视,大部分是“人祸”,大量报道才能促进全社会的重视以及教育改革。
■ 事出反常,可能有妖
当一个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多加警惕了。这里可能“有妖”的地方在于两点:
1、是否真的近视?
这一点,做个散瞳验光就能确诊,婴幼儿需要慢散。
2、如果散瞳确定近视,需要进一步思考:孩子真的只是近视吗?
有不少疾病,会引起、或者合并有低龄儿童近视,包括但不仅限于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各类眼底病如ROP、家渗、先天性夜盲、视盘倾斜等;各类全身综合征如Marfans综合征、Stickler综合征等。
现状是,这些疾病,往往会拖到孩子年龄大了才确诊。这有复杂的原因 :
● 有些疾病,医生见得少,普通医学教材上都没有,自然很难想到。
● 即使想到了,婴幼儿要配合检查实在是难,需要做镇静去检查,极有可能折腾半天、检查不出什么东西、还落家长埋怨,只能等大一些再说。
● 医疗资源实在太不均衡,开展眼科是需要很多高值设备以及专业人员的,很多医院根本没条件做这些检查。
● 投入和获益不成正比。每年出生1000万新生儿,如果按近视率5%去计算的话,每年新增婴幼儿近视50万,粗略计算,里面可能只有几千人或最多几万个,会发现有其他疾病。为了发现占比相对比较低的阳性病例,给50万孩子都详细检查,其中大部分还得专程跑去大医院,还得做药物镇静,这到底值不值得呢?
即便是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的婴幼儿,也有少数最终确诊是眼病引起的,但比例更低。我们无法让每个有屈光问题的婴幼儿都去详细检查——这就造成,少见病的早期发现,太难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说了这么多,其实,孩子不配合是最大的障碍。手脚躯干和头,都可以想办法摁住,但是眼球,靠外力是固定不了的。
能配合的大孩子,常规检查肯定会做,检查无创无辐射,孩子并不会觉得难受,查完了医生家长都安心。
所以,要改变这个现状的话,重点在于,要开发出更适合婴幼儿的眼科检查仪器或筛查工具,最好不贵、能普及,尽量简便地查出一些可治疗的疾病。
如果是不可治疗的疾病,那么,早发现的意义就不大了。但是,即使早发现不会改变结局,那也没有一个医生想漏诊,没有一个家庭愿意被漏诊,对吧?
■ 如果担心有病,要做些什么检查?
我们还是得先回归现状:到底什么样的婴幼儿近视,需要去详细检查,排除疾病?
理论上,所有都需要,但目前比较难做到。
所以,要求可以适当放低一些:如果孩子度数挺高的、甚至还不断加深,又或者看孩子外观和日常表现就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又或者直系亲属本身就有一些特殊遗传病,那么是肯定要积极检查的。
最基本的检查有:散瞳验光(婴幼儿要阿托品慢散)、眼压检查(小娃娃得用Icare 眼压计)、手持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最好能保存眼底照相)、斜视检查。大部分问题,可以在这些基本检查中发现了。
必要时,可能还需要做眼部B超、眼轴、OCT、ERG、基因检查甚至转诊儿科去评估有无系统性疾病。
注意,这些检查,大部分都需要到当地的儿童医院、妇幼保健医院或大型眼科中心去检查,一般的眼科诊所是完成不了的,可能还需要给孩子做镇静或麻醉才能完成,家长得做好心理准备。
■ 最后多聊几句……
罗医生我,因为专业是眼视光而不是小儿眼病,并且诊所也没有条件看小儿复杂眼病,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只能建议带孩子到大医院检查。
不过,这些年,我也直接或间接地给了一些家长指导和帮助。
正因为有一次次的案例,我深刻体会到了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所以,从医路漫漫,再谨慎也不为过。
(本文除标注图片外,其余图片均来源https://pixabay.com/)
参考文献:
[1]Lu Huo, et al. Refractive errors and risk factors for myopia in infants aged 1-18 months in Tianjin, China.BMC Ophthalmol. 2021 Nov 23;21(1):403.
[2]于淑娟. 山东地区婴儿屈光状态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Weizhong Lan, et al. Refractive errors in 3-6 year-old Chinese children: a very low prevalence of myopia? PLoS One. 2013 Oct 30;8(10):e78003.
[4]Dorothy S P Fan, et al. Change in vision disorders among Hong Kong preschoolers in 10 years.Clin Exp Ophthalmol. 2011 Jul;39(5):39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