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干涉李讷的职业选择,李讷长大后,又干涉儿子的职业选择

孩子的学业,向来是父母最关心的话题,伟人的家庭也不例外,当年为了李讷的学业,江青也是操碎了心。

李讷是毛主席最小的女儿,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李讷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也非常喜欢,语文和历史成绩非常好,就想考大学时选择文史专业。

但是,江青却有不同意见。

1958年9月,李讷上高三了,还有一年就要高考了,江青就亲自去学校找到校长,跟她商量一下李讷选择专业的事。

李讷就读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校长名叫孙岩,是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的夫人,也是一位参加过抗战的老革命,当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跟江青还是同学。

两人认识多年,见了面也没客气,江青就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这次来的目的:李讷明年就要考大学了,想听听校长的意见,李讷将来学什么专业比较好。

孙岩知道江青的性格,肯定心里早就有答案了,就问她是怎么想的。

江青说,自己去过好几次苏联,参观了很多地方,对苏联的重工业发展印象非常深刻,毛主席也早就提出,中国的发展也要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主,以重工业带动轻工业,再带动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因此,自己希望李讷能学习船舶制造专业。

应该说,江青的这个想法还是有道理的,也符合当时的国家发展战略。

纵观中国在之前的一百年中,之所以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就是因为没有发展工业,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丝毫没有抵抗之力,一败涂地,因此,毛主席在建国初期就郑重提出:“中国现在飞机不能造,大炮也不能造,坦克也不能造,汽车也不能造,很多精密仪器,我们也造不出来。……重工业是我们搞经济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然后才是其它。”

因为这个发展战略,毛主席还与著名教育家梁漱溟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梁漱溟认为,共产党是靠农民赢得了天下,现在胜利了,不能忘了农民,因为国家重点发展工业,忽视了农业,让广大农民的生活非常苦,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话,叫“工人在九天之上,农民在九地之下”,所以,梁漱溟在多次会议上强烈反对毛主席的发展战略。

其实,毛主席又何尝不知道农民生活得苦?但是他更知道农民苦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效率太低下,光靠传统的小农经济,是无论如何也发展不起来的,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要先把工业搞起来,制造出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毛主席特地在一次大会上说:“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顾农民。这大概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吧。然须知有大仁政小仁政,照顾农民是小仁政,发展重工业,打美帝是大仁政。施小仁政而不施大仁政,便是帮助了美国人。有人竟班门弄斧,似乎我们共产党搞了几十年农民运动,还不了解农民?笑话!我们今天的政权基础,工人农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一基础是不容分裂,不容破坏的!”

总之,发展重工业就是当时的国家战略,江青想让李讷学习船舶制造,就是出于这个考虑,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习船舶制造,比如李讷,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李讷(左)与李敏)

校长孙岩对江青说,首先,李讷对文史非常感兴趣,成绩也非常好,要想学船舶制造,必须要在物理、数学这些学科上下功夫,这都是李讷的弱项,让她去学船舶制造,就是在扬短避长,是强人所难的。

其次,学船舶制造需要经常去造船厂,还要经常出海,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而李讷的身体江青也知道,一直都很弱,怎么能适应得了呢?

再说,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如果李讷选择了文史专业,既能得到毛主席的点拨,将来也能帮毛主席不少忙,是最合适的选择。

在孙岩的劝说下,江青也无可奈何,只能由着李讷了。

果然,到了第二年高考时,李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圆了自己的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到这儿还没结束呢,等李讷的儿子王效芝长大后,在儿子的职业选择上,李讷又和儿子产生了分歧。

王效芝在初中毕业时,本来想上高中,将来再考大学,学习汽车制造,做一名汽车工程师,但是,李讷却不同意,而是让他报考北京外事旅游职业高中,早点毕业,出来有个安稳工作。

王效芝本来不愿意,但是他从小就离开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非常孝顺,言听计从,因此,就没有反驳,考入了北京外事旅游职业高中,毕业后进入一家酒店工作。

这可能就是大多数父母的心理吧,自己年轻时可以不管不顾,但是当了父母,对待孩子就得慎之又慎了,很多家庭矛盾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王效芝毕竟是一个优秀的人才,后来又自学外贸专业,在深圳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做得很成功。

(参考资料:《毛泽东家事风云》《我的父亲毛泽东》)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