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搞副业”成了很多青年人的口头禅,上班搞主业,下班搞副业,斜杠青年成了很多年轻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为何副业成了如今年轻人都热衷的新时尚呢?
因为普遍的年轻人,收入真的不高。根据麦可思曾对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分布分析显示,我国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833元,并且大学生平均工资水平受行业发展、劳动力供求关系,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比如说一些热门高薪行业,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781元),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6508元),运输业(6351元),金融业(6100元),平均月薪均在6000元以上。
高达 38.4%的2021应届生毕业起薪集中在4000~6000元之间,月薪6000~8000元的应届毕业生占比23.7%。而近期在网上被频繁讨论的“月入过万”群体,在应届本科生里仅占6.1%,是极少数人群。
和收入不高相对应的,是年轻人的开支都不低。一个年轻人在外地生活成本有多大呢?我们假设一下吧,一个年轻人,月到手工资是6000元。衣食住行,居住排在第一位,每个月房租,大城市一个单间至少是2000—2500元,二三线城市也得1000块钱以上。我们都按照一个月租房1500元的支出来计算,因为年轻的房租占月薪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一个很正常的区间。除了租房外,水电煤气、上网和手机费,这些统统折算一下,300元每月。每月交通通勤费500元,包括地铁、公交、共享单车和偶尔打车什么的。这些加起来,2300元就没有了哦!
每月伙食费,这个可就是开支的另一个大头了!早餐10元,午餐30元,晚餐20元这个标准,在一线城市不算高吧?不信你在陆家嘴,叫个外卖看看需要花多少钱?60乘以30等于1800元,当然,如果你自己做饭,这笔钱能省下一半以上。每月卫生纸、洗发水、零食等日用品花销200元左右吧。这些加起来,2000元就没有了。
这些硬扣项加起来4300元,这4300元还是不出去聚餐,不吃大餐,不交际,每月硬扣的生活必需品的钱。怎么样,一个人在异地生活成本高吧?绝大多数人,其实还有很多年轻是靠着两个人合租一个房子,自己做饭等等方式,把成本压下来。
再怎么省钱,一个月也得一些固定费用,也就是能房租省500元,自己做饭省1000元,这一加一减,一个月的开支至少也得2800元啊!
如果要谈个恋爱什么的,出去吃饭,看电影,再玩一玩什么的是不是要花钱?比如说和女朋友约会,一次出行、吃饭、娱乐项目,怎么说也要花500元吧?一个月至少也得2—3次吧,我们节约一点,一个月恋爱交友费1000元要花吧?就算你不谈恋爱,还有应酬呢?要不要和朋友出去吃个大餐?旅旅游?买个新手机?好,如果是女生, 那各种化妆品、护肤品什么的不花钱吗?你不得用什么绿腰子,小仙女水什么的。如果是男生,还有各种会员、皮肤、充值要花钱吧?什么视频软件、外卖、手游哪个不要氪金?就算你不应酬,你一个人多寂寞啊,是不是要养个猫什么的?
你算算一个月真正能剩下多少钱?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里,很多月入一万的年轻人,一个月能攒下来2000块钱,就算不错了!
你说这样的收入,能不倒逼年轻人去搞钱吗?不多搞点钱,如何在城市立足,将来如何买房买车,如何面对父母逐渐衰落的现实,医疗是不是也要花一笔大钱?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副业这个东西真的是现在年轻人的刚需啊!?而且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搞副业的难度是真的太低了。
我就说我所知道的副业吧,比如说我高中同学A,某师范类硕士。现在在老家省城的高中当老师,我知道他的副业就是在闲鱼、考研论坛、知乎等平台售卖他的考研资料。她还接一些师范类考研咨询规划;比如说我大学同学B,她是学金融学专业,她的本业是在老家的一个物业公司里当会计,她的副业就是在朋友圈里当微商,还销售汽车保险,作为山东人,她在每年樱桃成熟的时候,她的朋友圈就是在卖大樱桃;再比如说我大学朋友C,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她的本业在深圳的一家公司里当普通文员,她的副业是周末去香港做代购,因为她老家在江西赣州,她的朋友圈每年冬天都在兜售他们老家的赣南脐橙和客家米酒。
更不要说,注册个知乎,小红书,就是搞搞自媒体,这也算是副业呀;注册个美团、饿了么骑手,没事的时候接个单,这也算副业吧?注册个网约车司机,空闲的时候赚点油钱,这妥妥算副业吧?
在这个时代,副业的门槛真的太低了,天下何人不搞副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