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人讲:一名高二男生告诉妈妈,学校上心理健康课,吃抑郁药的同学都上报名字给心理老师,没想比例高得惊人。这些学生大多表现为晚上睡不着。
这或许是一个班的特例,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是不争的事实。2021年10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面对这种情状,2021年,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我上初中高中那会,是1980、90年代。没有培训机构的缠绕,也几乎没有写不完的作业。在大学录取率还很低、多数学生考不上大学的情况下,老师和家长虽然会希望你努力考上大学,但极少听说有对孩子进行“抢逼围”式高压的例子。我们每天都有时间散步、踢球,仰望星空,做着文学梦,看着课外书,哼着小虎队的《爱》。
老友和我说,他们的家长不会逼迫孩子没日没夜地学习,反而会经常让孩子跟着下田劳作,他因此掌握了很好的摘棉花技术。这种和土地亲密接触的体验,是我们一生中最难能可贵的机会,虽然这也意味着辛劳,但我们的心灵是健康自由的。
而多年前,当我的孩子步入中学时代后,我和那位老友一样,基本上做到了不对孩子进行逼迫,很少报班,也不会逼着孩子“加练”。即便孩子上高二高三时,我们家也保持着寒暑假远行旅游、节日聚餐看电影的习惯。但视线所及,我对他们这一代人整体上受到的压力,感到惊诧。每天送孩子上学的车流中,电动车后座、车厢后座,俱为学生熟睡的脸庞。他们处于一个课业负担重到可谓残酷的“时间围栏”里,作业总是“写不完”,绝大多数孩子都自愿或无奈地到培训班上课。
有一天,我发现孩子在凌晨将近一点“入睡”后,却在两点左右偷偷起来补作业。由于每天五点多就得起床,这意味着孩子即使零点能休息,每个晚上也最多只能睡五个小时左右。而在学校,被寄予厚望的午休时间也被“午练”给占用得不成样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和老师进行了沟通,老师倒也理解,说,如果实在写不完就不写。
在更大的范围内,我听到一个青葱森林发出的哈欠声。我听说了很多中学生焦虑、暴躁、叛逆的例子。教育本来应该让孩子懂得生存的技能,懂得仰望星空的妙处,怎么能让一个个孩子进入痛苦压抑的状态呢?
是孩子自己陷入这种境界的吗?当然不是。
3月7日,浙江绍兴一中学,一位语文老师带全班“旷课”放风筝,学生欢呼。这个报道勾起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例如,老师带着学生去捉螃蟹、打雪仗、滑旱冰。这至少说明,孩子们的字典里本没有“卷”这个令人厌恶的字,他们期冀的是自由生长。但这竟然成了一种奢望。
在学校,课业负担可谓居高不下。“双减”之后,这种状况有所好转,但隐性负担、隐性补习的存在乃至泛滥,也不必讳言。将无休止的“刷题”视为提分法宝的老师大有人在。问题是这种“永无宁日”的刷题,就算能提高考试成绩,也是以让学生牺牲学习和探索兴趣为代价的。何况,数学等科目刷题尚有形成“肌肉记忆”的“好处”,但语文也以疯狂刷题为乐,就有点不可思议了。我们知道,如今的语文阅读理解,强调“理解”的不是作者的意图,而是出题人自己的“理解”。我的不少文友的文章被列为某些阅读理解题,但就连作者也经常“答不对”阅读理解考题的极大讽刺却说明,这不过是一种服从性训练。
家长的催逼,堪称孩子们越来越疲倦、厌倦的主因。很多家长和孩子说,你什么都可以不干,哪怕牙膏我都可以给你挤挤好,你唯一该干的事就是学习。他们把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能替自己争光。家长以为,只要参与了“卷”,孩子就不会掉队,于是丝毫不考虑孩子的资质和兴趣点,也不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而是无差别地推其进入“劳动密集型”学习状态。在这种“我是为你好”的扭曲环境中,孩子们丧失了周末时光、节假日,成了一个连上润滑油都没时间的学习机器。
人的天性当然是越有兴趣越爱钻研下去,这种不管不顾孩子天性、让他们扭着劲干着不爱干的事,孩子稍有反抗就不惜采取打骂政策的做法,能让他们越干越有劲吗?能让他们免于焦虑和痛苦吗?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背叛因材施教理念、粗暴干预孩子成长方式,只能适得其反,导致孩子产生心理疾病。
而对于家长的高压式管理,老师却往往默许,因为其乐见家长替老师义务做“监工”,并美其名曰,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更是家长的事。这种双方的合谋,令很多孩子失去了诉苦、释压的渠道,加剧了抑郁现象的蔓延。
人这一辈子,书本知识只是识见的一部分,课本只是书本知识极小的一部分。“纸上得来终觉浅”,大自然、社会化生存环境,是一个人更该投身其中领悟人生价值的地方。过于强调书本知识乃至课本,让孩子被迫跟着大人的指挥棒唯以“刷题”为乐,使得其失去了和同龄人、外界交流的机会,青春变得暗淡无趣,不仅是一种残忍,更是一种“恶”。
家长对孩子预期过高,逼着孩子和自己的梦想“同频”,是一种值得检讨的“病症”。有的家长后期也意识到问题,逐步降低了对孩子的预期,例如从“考上清北”到“上本科就行”再到“健康快乐就行”。然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对自己和孩子都建立起理性的认知度,保持合理的预期,岂不更好?
生而为人,绝不能“来世上一趟活得不像个样”。根据孩子的天赋和能力,和孩子有商有量地规划努力方向,是题中应有之义。假如孩子确实不是读985、211的料,那么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潜力股”,因地制宜地加以培养,会让孩子发展得更自然、更有信心。例如,家长可以适当培养孩子的手艺,以此引导他们做一个热爱生活、具有常识力量的人。文学大家汪曾祺自小从父亲的文艺爱好中汲取养分,汪曾祺的老师沈从文自小从观察街巷风物开始见识社会。他们都没有做可怜的“刷题”机器,却走出了一条宽阔大道,其例值得我们细细品读。说到底,“成长的烦恼”的钥匙,在家长手中,具体怎么做,取决于你。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