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居族不出门、不社交,如何引导他们走出来?这些建议也适用抑郁、双相患者

本文字数约:4876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章节:

01、不出门、不上班的“茧居族”

02、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茧居”状态?

03、做到这4点,茧居者也能实现自救

01、不出门、不上班的“茧居族”

不少患有抑郁症、双相障碍的青少年休学在家,抵触复学,甚至连家门都不愿出,父母非常焦虑:如果孩子一直这样宅在家,岂不是废了吗?

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连续数个月、甚至数年待在家里,几乎完全不出门,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被称为“茧居族”。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几近隐形,但在豆瓣、百度贴吧上,他们有专门的群组和交流空间,据不完全统计,两个群组的人数已经达到90万人。从他们发布的内容来看,其实很多“茧居族”内心非常渴望走出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短视频平台“一条”采访了4名“茧居族”,了解他们的经历和心声,还有部分人“破茧”成功的方法。

虽然“茧居族”跟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而休学的患者有所不同,但这两个群体都面对着共同的难题:如何破局?所以,这4个受访者的经历和相关的分析值得一读。

第一位是叫做“CL”,他茧居了8年,偶尔出门是为了买烟。在CL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他跟随母亲,但母亲也要在外头打拼,他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小学、初中时,他多次遭受校园欺凌,性格变得胆怯、爱躲避。

CL大专毕业后,做过两份设计的工作,但都不太顺利,最终选择了辞职。他后来干过房产中介、外卖员,与此同时母亲还去了美国。

遇到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后,CL选择了“家里蹲”,他靠着家里每个月给的几千元维持生活,每天与电脑为伴,与84岁的爷爷一起居住。接受采访前,他已经3年没跟家人以外的人说话了。

CL很希望有一份工作,但又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工作中的规矩;他渴望成家,自己的下一代不用再承受自己童年时承受过的创伤。但直到目前,他还是一个人孤独着,虽然看过心理医生,但他认为帮助不了自己。

第二位叫做“大头”,他茧居了4年,在家做副业,有妻子和2个小孩。

大头是因为工作受挫而选择茧居的,他被裁员后曾试着转行,但一直未能找到工作。再加上自媒体兴起,他开始在家写小说和文案,有一定的收入。

虽然听起来是个“自由职业者”,但大头内心其实很自卑,甚至觉得自己可耻,没有自尊。他特别难受的时候就上豆瓣“家里蹲”小组找跟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希望解决问题。可惜他发现很多网友的发言消极,互相吐苦水,这能起到的积极作用有限。

幸好,大头的家人虽然觉得这样不妥,但很包容,还经常劝导他,希望他不要钻牛角尖。如今,大头在心理上一点点走出来了,甚至愿意接受采访,但因为在家的工作还有收入,他仍没有计划真正地走出去。

第三位是小新,跟上面两个例子不同的是,她茧居2年后,慢慢鼓起勇气走了出来。

小新从小按照家人的期待努力学习,但其实缺乏自己独立的想法。她觉得自己空有文凭,但没有硬实力,研究生毕业后很回避找工作。空白期越长,她就越恐惧,就越走不出门,逐渐就跟社会脱轨了,她几乎没有社交,日常就是在家里不停地刷网。

小新对自己的问题有过一番分析,她认为自己从小被家人贬低,有社交焦虑症。她感觉靠自己是走不出去的。她决定去看精神科医生及心理咨询师,正视自己的问题。

小新听从心理学家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兴趣,把难题简化。她选择了后期剪辑这个领域,并开始报班上课,而且是线下班。一开始她很紧张,上课时看到陌生人会很害怕,可当真的有人跟她说话时,她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困难。

小新学习剪辑的知识学得不错,还参加过实习,对自己恢复了信心,对未来也有了一定的规划。

第四位是奎桦,他是211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在一家国内500强公司做过销售,看起来前途光明。

但奎桦有讨好型人格,与同事相处得并不好,换了一份工作后还是出现同样的问题。最后他回到了县城老家,在那里,他没有社交,每天陪伴他的是阅读、刷手机、回顾从小到大的经历。

他意识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氛围并不好,父亲经常对他肢体暴力、冷暴力,母亲也从未维护他,他从小到大缺乏父母的鼓励和肯定。这也是他自卑、敏感、有讨好型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奎桦很想自救,他买了很多心理学的书,自己学。为了从物理上远离自己的原生家庭,他强制自己买了张火车票离开老家,然后尝试从外卖员做起。

奎桦“脱蹲”后很惊喜地发现,很多人对他给予了善意。他也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好就行了,不用过于敏感和担心。他还开始面试教育机构的工作,面试前准备得非常、非常充分,最后,面试官真的被他打动,他开启了新生活。

02、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茧居”状态?

也许有的人想问:“茧居”算不算精神心理障碍呢?

严格来说,单纯的“茧居”行为,并不属于精神心理障碍。至于茧居的人有没有精神心理障碍,这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如今外卖、网购行业发达,“茧居族”就算足不出户,基本的生活需求仍能得到满足。有的“茧居族”在家里也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并通过互联网与外界建立一定的链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甚至是幸福感。这部分“茧居族”不但没有精神心理障碍,甚至有可能比很多天天出门上班、上学的人的心理更健康。

可是,这种“茧居族”还是非常少的。更多的“茧居族”之所以避世,是因为有轻度到中度的社交焦虑症,严重的可达到社交恐惧症的程度。

如果有的“茧居族”还有情绪症状,甚至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话,那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症等等。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宜将这部分“茧居族”看作病人。这容易增大他们的心理压力,会令他们觉得自己被嘲笑、歧视,从而产生强烈的羞耻感,更难走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如果部分“茧居族”意识到自己有一定精神心理问题的话,希望他们也不要一直逃避,也不需感到羞耻。

有权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也就是平均5到6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正在罹患精神障碍。这意味着每个人的亲朋好友里很有可能就有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还有不少人早已出现了精神心理症状,只是一直未就诊,没被正式下诊断。

从某个角度来看,精神障碍只是精神医学单一学科内贴的“标签”,我们不必过于在意,更重要的是了解问题背后的心理根源,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茧居族”都需要寻求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很多“茧居族”只是在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后,为自己的求职和打拼之路按下了暂停键,停下来休息一阵,重新调整并疗愈自己。

如果有的“茧居族”病情严重,尤其是出现了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或者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时,家人还是要及时带他们就医,避免发生悲剧。

可是,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茧居”很久了,总是心情压抑,缺乏动力和幸福感,那能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孩子更快地调整好心态并走出去?以下根据临床心理干预经验提供几点建议。

第一,父母要意识到孩子肯定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孩子就是因为不断受挫,内心伤痕累累,才逃避现实与社交,蹲在家里寻求安全感。

父母要积极寻找孩子遭受过哪些叠加性心理创伤,比如父母以前是不是经常批评、贬低孩子?是不是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太严厉?孩子是否遭受过校园欺凌?

除了原生家庭和校园外,孩子还可能在互联网、职场及社会中遭受了相关的心理创伤,父母要深入跟孩子沟通,细心地了解。

第二,父母要理解、包容孩子,避免对其造成新的心理创伤。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整天待在家里,忍不住指责他们“不务正业”,“整天待在家里,人都待废了”、“我养你有什么用,就知道在家里啃老”......

这些话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令亲子关系快速恶化,问题很有可能愈演愈烈。孩子待在家里本来就是想缓解压力,结果还被父母不断指责,他们感觉家里也充满压力,又不敢走出去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重度抑郁发作,选择轻生!

父母要具备时间思维,要意识到人生是一场长跑,孩子的“停滞”是暂时的。若父母能够利用好孩子茧居这几年,彻底解决问题背后的心理根源,修复家庭关系,孩子很有可能会以更好的状态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中,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否则,就算孩子被父母逼迫着走出去了,由于心理根源上的问题未得到解决,他们很有可能继续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再次选择茧居,并且更难走出去。

第三,父母不宜将希望都寄托于精神科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身上,最好还要学会“自我家庭治疗”。

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里茧居的,他们没有经济收入,只能与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父母不能让孩子觉得痛苦、压抑,反而要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塑造出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时感觉到轻松、快乐。

这能在很大程度上疗愈过去父母无意中造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孩子在外遭受过的创伤。

第四,待孩子的情绪和亲子关系明显改善后,父母再引导孩子走出家门,与现实世界接触。

孩子脱离现实社会太久了,让他们走出去需要很大的勇气,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当孩子不愿意时,父母也不要强迫。父母可以从微小的变化做起,比如先带孩子到人少的公园里散步,到楼下便利店买东西等等。

如果孩子愿意走出去了,父母要看到孩子积极的改变,并给予孩子及时的、具体化的肯定,这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给予孩子更多信心和勇气,最终更有可能走出去。

在孩子逐步脱蹲时,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人生规划,找到感兴趣的、有社会价值和经济回报的目标,父母也要在背后提供支持与帮助。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孩子茧居的经历能促使有智慧的父母深刻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让整个家庭氛围得以改善,亲子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这也是坏事变好事。

03、做到这4点,茧居者也能实现自救

部分茧居者已经成年了,甚至已经是青年、中年了,他们难以得到父母的帮助,那该如何实现自救呢?

第一,建议将“茧居”的经历定位为人生最低谷,既然已经是最低谷,接下来只要作出改变,那往往就是向上走了。

上周我们分享了农村女孩琳宝的励志故事,她初中辍学,后来被迫嫁给比自己大10岁的煤矿工人,婚后多次遭受家暴,最严重的一次足足躺了半个月。这段时间简直是她人生里的至暗时刻。

琳宝决定改变,买了张火车票逃到城市。她努力打工,不断学习,还当上了货车司机,成为一名经济独立的女性。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令她有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将遇到的困难都当成挑战。

所以,当我们想办法从“茧居”中走出去后,我们的抗压能力及逆商(AQ)会增强,后续很多生活里的困难也不再可怕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茧居是一段难得的、不被外人打扰的经历,在独处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理性、深入复盘自己的人生经历。

我们可以认真分析,我自己为何会茧居?我遭受过哪些心理创伤?我们自身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提升的?

从某个角度看,“茧居”就像是软件的修复过程。软件出现bug了,需要时间进行修复、维护,我们的内心遭受创伤了,自然也需要时间来修复和平复。

我们分析的时候还要做到“综合性归因”,不能将遭遇的责任都归咎于外界和别人,还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客观因素,并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它们。

第三,当尝试走出去的时候,切勿眼高手低,可以从最基本的做起,每次看到自己的进步,就要学会自我肯定。

就像上文的小新和奎桦一样,他们都将困难简化,先选择最简单的突破口开始。奎桦决定从送外卖做起,这是个很好的尝试,难度相对较低,也不容易遭受太大挫折,工作时间也比较灵活。

除了送外卖,餐饮业服务员、快递员等等也可以考虑。这些工作的特点是主要需要体力,反而能够让大脑得以解脱,没有那么多时间胡思乱想,陷入精神内耗中。晚上回到家,一天的劳累早已令我们感到疲乏不已,很可能一躺床就睡着了,也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一份简单的工作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信心后,我们再寻求其它出路。

第四,当成功走出来,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提升认知层次。

因为“茧居”,我们曾长期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认知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对人情世故可能也不太懂。如今走出来后,我们在与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就要抓紧时机不断学习,丰富社会阅历,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积极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尽量抓住机会,实现人生价值。我自身是跨学科践行者,我也经常鼓励身边的人要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和能力,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更容易实现创新,最终脱颖而出。

最后,希望所谓的“茧居”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茧居族”对现状不满,那就采取行动,尽量改变现状,一点点地打破束缚着自己的茧,重新走向广阔的天地。

标签: 孩子 抑郁症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