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仅仅是一个喷嚏、一次大笑,尿液就会不受控制地流出,顺着会阴淌湿内裤,留下一片黄色水渍?30岁,刚生完一胎的薇薇感到恐惧——温热与潮湿的排泄物仿佛带着戏谑的口吻嘲笑:你的身体“失控”了。
2021年,广西妇幼保健院发布的《广西城乡孕产妇尿失禁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为27.2%。约三成的新手妈妈们存在尿失禁问题,而这只是她们“难以启齿”的生育代价之一。
初为人母的喜悦,往往伴随着身心俱损的痛楚——经历十月怀胎和十级疼痛的生产,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零件仿佛都被扯开、重新组装。为修复倾斜的骨盆、分离的腹直肌、重获一个“干净年轻”的卵巢子宫,很多人不惜购买天价“产后康复”(又称产康)项目,让产康机构或月子中心赚了个盆满钵满。
产后康复科普博主“小王康复”、中级康复治疗师王逸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很多问题其实不需要花钱,做做运动就能解决了。”有的产康项目,“不仅坑钱,还有可能造成损伤,我见过有产妇被按到关节紊乱走不了路”。
不过,产后康复确有必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刘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女性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伤。“建议所有产妇都去做产后康复评估,进行不同类型的康复训练,而不是等到症状出现后才求医。”
专业的产康指南已经出版,但在行业内的知晓率还很低。对于产康机构的推销话术,新手妈妈们还需认真辨识出真正有效的运动和项目。
后知后觉,脑子一热刷了卡
深圳某个商场里的产康机构,宝宝在外间的恒温泳池游泳,妈妈则在隔壁房间里做产康项目。十余个房间里,每间都摆着一张康复床,看起来与美容院的房间别无二致,但一些圆形中空的月子坐垫透露出,这里是专门面向产妇的“康复空间”。
每当有消费者上门,穿着类似护士制服的产康师就前来一对一答疑。一位产康师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孕期就来看产康项目还太早,可以产后评估后再选择。不过她也强调,“产康就像做面部保养一样,你有这个方面意识,做了只会更好不会更差,对夫妻生活也好。”
对不少初产女性来说,坐月子可能是人生中最脆弱的时刻,除了被身边嗷嗷待哺的婴儿榨干了乳汁以及睡眠,还可能无法直视自己臃肿肥胖的身材、橘皮般的妊娠纹或产后疤痕,甚至严重的漏尿症状。而此时出现在眼前,承诺可以改善症状的产后康复项目“套路”,大概率会被当作救命稻草。
不少新手妈妈都是后知后觉,脑子一热刷了卡,事后冷静,想想其实没啥效果,才发现上当。
2022年7月,在北京工作的薇薇回湖南老家坐月子,在当地的月子中心购买了6280元一次的“大师手法”骨盆修复项目——一位非常胖的男性,穿着衬衣西裤,大力压着她的身体,“咔咔咔”地拍打脊柱,按摩了30分钟。
回想起那30分钟的“大师手法”,薇薇感觉非常害怕和不适,“我也没看到他的职业资格证书”。
“当时的你臃肿又虚弱,处于极度不自信的状态,再听了康复师的忽悠与恐吓,不可避免地容易上当受骗。”薇薇说。
推销话术刚好击中了这种心理。
薇薇平时是一个非常谨慎、懂得规避风险的人,在月子中心的封闭环境下,月嫂和产康师的“彩虹屁”话术往往令人难以抗拒。比如“你真的看起来瘦了好多”“你没有妈妈臀了”“错过黄金修复期,以后再想改善就难了”“效果都很好,不信你去问问那个宝妈”……
最终,跟薇薇一起住在月子中心的五十多位宝妈,只有几个人没有购买这6280元的骨盆修复项目。除月子中心套餐内原有项目外,几乎所有宝妈都额外购买了一两万元的各类产康项目。另一位产妇告诉她,每推销一位宝妈购买6280元的骨盆修复项目,产康师都能获得1200元的提成,而当地的人均月收入也就在三四千元。
不过,即便是冷静消费的新手妈妈,也拒绝不了被强行打包售卖的服务。
2022年9月,宋倩在广州某月子中心坐月子,25000元的月子套餐内,有1960元两次的“量子声呐检测”,名字听上去充满了黑科技,“躺在一张机器床上,能检测你全身毛病”。扫描过后,月子中心的产康师对她说:她有头部皮肤炎,因为月子里没洗头;第十节脊柱骨异变,因为打了无痛(指分娩镇痛);另外她还有四颗蛀牙以及近视问题。
宋倩感觉自己交了智商税,当时她就觉得这项目“最傻”,想等价置换成其他项目,遭拒绝后一度被气到堵奶。
花样繁多,价格不一
产康行业的迅速发展,也不过是近十年的故事。
王逸非在2017年调换了工作城市,从运动康复、神经康复方向,转向女性产后康复这一专业领域,恰好赶上了行业的爆发期。
当时二孩政策刚刚放开一年多,“生孩子的人很多,无论是月子中心、产后康复机构,包括美容院,都在开展女性养生相关业务,各类医疗机构也开始设立产后康复科,一些大型三甲医院甚至把它作为单独的专科,从妇科、产科、康复科分离出来,越来越精细化发展了。”王逸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从学术研究角度也可窥见国内市场的变化,以“产后盆底康复”为关键词搜索文献,2014年前,发表的文献不超过百篇/年,到2018年已超过500篇/年。
2019年的母亲节,台湾知名组合S.H.E成员Ella(陈嘉桦)在网络上公开自己产后子宫、膀胱脱垂、尿失禁的经历,促进了对于女性生育健康的关注讨论与意识提升。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火爆,更是助推了产后康复的话题热度。
通常在生产后,大多数宝妈忙于带娃,只能就近选择最方便的产后康复场所,因此大大小小的产康机构,甚至按摩房、美容院都能跻身社区底商提供产康服务,有一定规模的大型连锁品牌却尚未出现。
而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加剧了行业内服务项目“花样繁多”、价格体系混乱、专业水平良莠不齐等一系列问题。
市场上最普遍的是“产后康复三大项”——盆底肌修复、腹直肌修复、骨盆修复(聚合)。盆底肌修复是为缓解尿失禁;腹直肌修复是因为怀孕过程中腹部隆起,腹直肌有一定的分离;骨盆修复则是因为在妊娠晚期身体分泌松弛素,以给宝宝更大的成长空间,产后就会有骨盆变宽、胯部变宽、屁股变大的情况。
此外,大多数产康机构至少还可提供几十种眼花缭乱的项目:号称祛湿排毒增强体质的“满月发汗”;通过仪器手法不运动也减脂的“瘦美人”;可重获紧致水润的私处热玛吉“菲蜜丽”;用布巾捆绑肚子,号称14天收腹10cm的“古法扎肚”……
即使是相同的产康项目,价格的差异也非常大。2023年3月,南方周末记者在深圳市南山区走访发现,对于骨盆聚合,某月子中心报价4300元/次,某产康机构报价790元/次;对于腹直肌修复,某月子中心报价1460元/次,某产康机构报价790元/次,而医疗机构仅约100-300元/次。更令人咋舌的是,一些“天价”项目也不乏消费者青睐,“菲蜜丽”高达12800/次,听上去手法并不复杂的“古法扎肚”居然要14000元/10次,从社交平台的评论来看,体验者对实际效果的评价均褒贬不一。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销售人员为了尽早抢占客源,在孕妇产后还不到42天的时候,就安排上不靠谱的产康项目。产妇分娩以后的42天为产褥期,俗称“坐月子”,是身心恢复的关键期。
“一些剖腹产的产妇,腹直肌在手术中都是用线缝合过的,如果过早地去按摩或刺激,很可能出现肌肉纤维的撕裂或出现新的出血,包括子宫内膜也是一样的,一定要给它充分的修复时间,再根据每位产妇的具体情况,来做产后康复的评估。”刘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值得关注的盆底肌修复
虽然市场鱼龙混杂,但产后康复并非毫无科学依据。
约三成新手妈妈都会出现的产后漏尿最令人头疼,盆底肌修复也被不少博主称为“唯一推荐的必做项目”。
女性的盆底肌可以理解为一张大网,经年累月地承托着腹腔中的子宫、膀胱、肠道、阴道等器官,每一次排尿、排便和性生活都离不开它的参与。
产后女性的盆底肌因长时间承载了胎儿和羊水,过度伸张而出现损伤。因而遇到体力劳动、咳嗽、便秘等腹压增强的情况,就容易发生产后尿失禁,多胎、二胎妈妈,或是高龄产妇的症状尤为显著。
目前,在全国大多数的三甲医院,产妇进行产后42天检查时,医生都会建议同时做盆底肌评估,大部分孕妇也有意愿接受评估和治疗,在有的地区,盆底肌修复等产后康复项目甚至可以部分进行医保结算。
“孕妇产后通过一些适当的运动,比如凯格尔运动等,大约有80%-90%的人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对于仍存在尿失禁和阴道松弛情况的,就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看是否需要激光治疗,还是通过手法来促进修复,再制定方案。”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红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凯格尔运动由美国的凯格尔医生提出,通过重复紧缩和放松来锻炼盆底肌,从而缓解尿失禁等问题。
目前,无论是医疗机构、月子中心还是产康机构,盆底肌修复项目大体相似,主要通过机器刺激(电疗、磁疗、生物反馈)等方式,辅助患者完成凯格尔运动,单次价格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即便是最私密产康中心,叠加多种服务,十次的价格也约为几千元。
小红书博主的营销带货,也渐渐转变了风格,提醒大家“不要再去月子中心或产康交智商税了,三甲医院的产康它不香吗?”的文章尤为火爆。
权威指南,从业人员可能都不知道
多位受访专家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全国性的、较为权威的产后康复专业指南。随着产妇盆底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行业规范也在逐步建立。
2021年,中华预防医学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发布《产后保健服务指南》,对于产后护理的康复管理、心理支持、母婴关系、婴儿保健等方面提出规范。
该指南涉及的检查聚焦于盆底肌。建议产后42天检查时全面评估产妇盆底功能情况,筛查有无脏器脱垂、尿失禁、盆腔疼痛等,具体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盆底功能评估等。指南涉及康复方法的内容也较为简单,包括凯格尔运动、盆底肌筋膜疼痛手法治疗、盆底肌肉电刺激、盆底生物反馈治疗、阴道哑铃法、磁刺激治疗等,和目前的医院、机构等的项目类似。
2022年7月,中国康复医学会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数百位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编写的《产后康复指南》出版,该委员会党支部书记王永进曾表示,目前我国产后康复行业存在专业水平不高、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等情况,国家级的《产后康复指南》推出,就是要发挥正本清源的作用,规范整个产后康复行业,达到理想产后康复效果。
这份三百多页的指南内容更为翔实,从产后盆底康复、产后乳腺康复、产后运动康复三个具体的方向,给出关于发病机制、诊断评估、治疗方案制定等实操性建议。
王逸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套官方出版的权威指南,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不知道。”相关行业规范的推广与落地需要一定过程。
刘谦强调,在讨论任何一款产后康复或是治疗项目的效果前,孕妇更需要重视的理念是:“预防总是第一位的。”
孕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预防盆底肌损伤等伤害的发生。比如孕期控制体重增长在12.5公斤以内,以减轻对盆底肌的压迫,利于自然分娩;拉伸、骨盆操、瑜伽球等运动方式帮助肌肉更均匀地承压;分娩时正确呼吸,合理发力,缓缓地把孩子推出产道,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在产后恢复期,也应减少弯腰、下蹲的抱娃姿势,提前深吸一口气做好发力准备,以免加重盆腔负担。
(应采访对象要求,薇薇、宋倩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 南方周末实习生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