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住年轻人的不是孔乙己的长衫,学历贬值时代应重新定义择业标准

文/陈玉琪

高学历年轻人干体力活、辞职摆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年轻人的择业问题频繁引发讨论。

这些新变化反映了年轻人在不断探索职业的更多可能性,钱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当无意义的工作不断消耗着价值感与意义感,如何摆脱精神内耗、消除疲倦与焦虑的问题不断拷问着职场人。

然而,有勇气选择新的工作方式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找工作、“卷”起来仍是年轻人的主流选择。

当数字日益庞大的高校毕业生直面就业难题,近日登上热搜的“孔乙己文学”,道出了年轻人的无奈感慨: “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这一感慨背后的含义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用得上自己学历的工作,经历大学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苦读,最后只能找到没有大学文凭同样能做的工作。

“孔乙己文学”只是年轻人面对现实发出的自嘲,没有必要过分解读。并非年轻人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也并非年轻人心高气傲,他们放不下的是父母的期待、社会的目光。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教育、学历一直被看作社会阶层流动的阶梯,甚至被寄托了“通过努力就能向上流动”的乌托邦式的愿望。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曾发现,上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18~21岁进入大学的青年比例超过20%,美国甚至接近50%,但教育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增长,反而开始出现文凭贬值、失业率上升等问题。

学历的通货膨胀现象已经成为全球问题。近三十年的高校扩招大潮中,文凭膨胀、学历快速贬值在中国也不是新鲜事。

近日,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的新闻引起广泛讨论。根据教育部数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457万人,比2021年增加了80万人,同比增长21%。而在20世纪90年代,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只有24.2万人。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年头,市场对学历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但高等教育的训练却与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并不完全匹配。与此同时,各类网红、博主、创业者等新型职业群体乘着时代风口迅速走红,相比之下,文凭的购买力不断下降。

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教育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会带来经济的发展、阶层的跃升。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无用、高等教育无用。学校并非职业培训、生产文凭的场所,而应该回归其知识生产的本质。

换句话说,正因为读书,年轻人有了更开阔的眼界与更深入的思考,才有了选择诸如干体力活、辞职创业等其他生活方式的勇气。

当知识不再能改变命运,年轻人应该如何择业?

一来,在个体层面,职业选择的标准应该被重新定义。不必迷信高学历、大公司、铁饭碗,不一定要在大城市才能成功。近年来,返乡就业、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妨拓宽思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年轻人确实需要摆正求职心态,适当调整求知预期。在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不妨多尝试、多历练。在解决温饱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的长处和技能是什么、适合什么工作。一夜暴富的故事梦里才有,还是要脚踏实地过好当下。

二来,在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社会、学校应该创造各种条件,解决学生的实际就业问题。今年2月,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领导与辅导员在直播间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这一形式收获众多好评。学校的就业工作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仅仅盯着就业率这一简单的数字,而是应该创新形式,用心了解学生的特点与适合的岗位。

走出文凭社会,择业标准应该被重新定义。社会应该认识到,年轻人“困在长衫里”并不是因为不够努力。社会应当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无论是去当配货员、外卖员,还是摆摊卖烧烤、卖小吃,年轻人已经放下“面子”,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包容与支持。

(编辑:荀诗林 校对:颜京宁)

标签: 学历 毕业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