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个习
最近,跟一个在高校当辅导员的大学同学聊天。
她说:“带大一、大四的学生最忙最累,压力比较大,带大二、大三的学生压力比较小。大四的学生主要还是就业与升学问题,特别是最近两年,学校都在鼓励学生升学,所以,一直都在统计升学率,压力就给到了辅导员这里”。
讲这些呢,主要是因为这篇文章与考研择校、考研调剂有关系,想要考研,第一步就是择校。
在考研择校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会觉得考研选择本校会比较容易。
所以,有些比较“聪明”的同学,就会采取一个看起来比较周全的策略:“先将考研的目标院校定高一些(冲名校),拿本校作为保底,一志愿上不了再申请调剂回本校”。
比如,下面这位“小聪明”。
这位同学,跟很多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一样,可能也稍微有点“嫌弃”自己的本科学校不够好,所以,2023考研他也想考个更好的大学。
继而一志愿也选择了冲某一本大学,然后,将本校作为保底的大学,想的是如果上不了一志愿就调剂回本校。
结果,他的计划只成功了一半!
正如他预想的那样,一志愿确实没有进复试,所以,他只能申请调剂,本校就成了他的调剂一志愿大学,填志愿时还专门备注了“本校学生”,然后就美滋滋的等着学校的面试通知。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本校居然是第一个给他发拒绝调剂通知的院校。
最后,才发现“小丑”居然是自己。
真正应了考研界广泛流传的那句话:“当初报考时让你对我爱搭不理,考研调剂时就让你高攀不起”。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意外”情况,主要还是有两个原因。
1、考研人数增长太快,学校的调剂名额越来越少
最近几年,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在不断刷新着记录。
短短5年时间,考研人数直接翻倍。
2023年,考研人数已经达到了474万人,相当于每年高考人数的一半,而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又基本上是固定的,也就一百万人左右。
所以说,在报考人数远多于招生人数的情况下,只要学校不是特别差,专业不是特别冷门,一志愿考生基本上就能够满足招生计划。
如果学校压根就没有调剂名额,那么,很多同学“本校保底”的如意算盘可能就会落空。
所以,考研拿本校保底的策略,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并且还非常大,除非你的本科学校很偏,报考专业又比较冷门。
2、考研调剂,越来越公平,分数太低本校生也没有优势
考研人数越来越多,需要调剂的考生也就越来越多,本校学生可能会有一定优势。
如文章开头所说的,有些学校为了有一个比较好看的就业率,也在使劲鼓励学生考研,所以,正如,有学生说得:“我以为学校会为了就业率啥的捞我”。
但是,如果考研成绩本身不占优势,而且在调剂生源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学校最终会怎么选择,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想,对于导师来说,可能会更看重考生的能力与成绩,至于是不是本校生,一点也不重要。
所以说,考研调剂也变得越来越公平,在实力与优质生源面前,本校生可能也没有太多竞争力。
假如,有一位来自“985”大学的调剂生与一位普通二本学生(本校生)争一个考研调剂名额,我想,大部分导师极有可能都会选择这个“985”大学的学生。
在这个时候,“本校生”的头衔可能也就没有那么好用了,只有在各方面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导师可能才会“捞”一下本校生。
所以说,考研上岸,最终还是得靠实力才行,无论是冲更好的大学,还是选择更稳的本校,都得认真准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你也许很优秀,但是,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所以说,想考研,建议大家不要抱着“大不了调剂”的心态去准备,还是要认真对待,稳妥一些,最好一志愿就能成功上岸,因为,调剂会越来越难,名额少,专业也不理想。
以上,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