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物理学院院长朱邦芬:小初高中的学生很累,却累得不得法

本文看点

清华大学在建校112周年之际,举行了清华校友基础教育论坛,主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中小学的衔接与贯通”。本次论坛聚集了多位专家,景芳也作为校友代表参加了论坛。景芳是清华大学校友会理事,也是清华大学校友会基础教育专委会的筹办人之一,未来会更多链接清华大学的教育资源,向更多家庭推广。

童行书院作为一个重视基础教育,并支持创新教育的机构,和本次论坛的主题不谋而合。因此,童行书院将莅临现场的五位教育领域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整理和精炼,并进行系列发布。

今日,为五篇系列文章第一篇,演讲人:清华学堂叶企孙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

 周二

视野

全文共4322字,阅读时间11分钟

人物介绍:

朱邦芬,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0年--2010年先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院长。

他是清华学堂叶企孙物理班首席教授,也是清华大学物理系重新走向辉煌的关键性人物,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物理学科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成长路径。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钱老很是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便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这一问,刺痛了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很多人认为,创新人才无法在大学里培养,更应该往前溯源,在基础教育阶段(K12)就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朱院士说“我感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很累,却累得不得法”,这该做何解?

学校该如何做,才能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土壤?父母在家庭里又该如何助力?听完朱邦芬院士的发言,心中或许会有答案。

以下是朱邦芬院士在2023清华校友基础教育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今天很高兴在校庆日参加这个论坛,论坛的主题我觉得非常好,就是说把拔尖人才的培养跟大中小学教育的融合和贯通,我觉得非常切合中国目前的情况。

清华大学物理系开展杰出人才培养大概已经有25年了,它的主要特色有四个。

第一,一开始就同时强化数学跟物理,大一大二这两年学习相当于大学数学系跟物理系的课程,后来因学生课业负担偏重有所调整。

第二,学生当时要参加一种叫seminar的专题研讨课程,从大三开始一直延续到大四第二学期,每个学期都有。主要目的是在研究中学会杨振宁先生所提倡的渗透式的学习方式

通常我们习惯比较系统地学习一门课、一本书这样的方式,但杨振宁先生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只在学校里学习,出学校后你会碰到很多未知的问题。想要把它弄懂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比如查资料、跟人讨论、向人请教等各种各样渗透式的学习方法。

虽然这种方法一开始是不系统的,但经过日积月累,慢慢从点连成线,再从线到面,最后虽然没有系统地上一门课,但是你对某个领域基本全都掌握了。

因此我们数理基科班开展seminar(专题研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学生参加到某位老师的研究组里掌握这种渗透式的学习方式。

第三,学生有选择的自由。我们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分流,让学生来确定将来从事数学、物理或其它学科。当时同学们可以选清华几乎所有的院系专业,掌握专业里的核心课程就可以。

这样有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一个seminar(研讨课),他可以转换导师,实际上是转换了感兴趣领域,通过几次尝试最后确定自己对哪个领域有感觉。

第四,我们当时聘请了国内外最好的老师从事课堂教学。所以这个班这4个特点使得它25年来培养了一大批非常杰出的人。

2009年,为了回答“钱学森之问”,在当时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同志的组织下,清华学堂拔尖计划开始成立了数理化生、计算机理论和钱学森力学班这6个班。从2009年清华学堂物理班成立开始,我们在数理基科班的基础上开始探索拔尖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强导师在育人中的作用。

我们是全程导师制,从一开始由一批很有经验的老师担任学业导师组,到课堂上的学业导师,到最后做研究时的seminar(研讨课)导师,学生自始至终有一个确定的导师给予关怀。

第二,当时清华教育上有个薄弱环节,学生每天上课做作业,各种活动把时间全排满了,因太累没有自主空间去思考问题。所以我们因材施教,越是优秀的同学越给他充分空间,让他自主学习、自主研究。

第三,班上的同学有更好的国际视野,能够有国外短期或一个学期的访问,能知道国际同龄人在思考什么,也了解国外一些顶尖大学的风气和做法。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清华学堂物理班有个核心理念——世界一流人才不是课堂上教出来的,而是需要我们作为老师、学校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我把好的环境归结为六点

第一是有批好学生;

第二让这批好学生互相争论、追问,有好的学风跟氛围;

第三是有批好的老师,舍得投入、关心学生;

第四是学生有自主空间;

第五是有国际化视野;

第六是有比较好的软硬件条件。

我们认为如果一个学校或院系能满足这6点,人才出头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清华学堂物理班这些年一直在坚持做这些工作。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

中小学教育密切相关

我自己感到拔尖人才不仅仅像钱学森质问说的,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创新人才?其实杰出创新人才的培养跟中小学非常有关系。

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中学对人的塑造,对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培养,某种意义上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成长最关键的场合。这些年我慢慢体会到中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是2000年1月份从科学院调到清华来的,我感觉现在的学生跟10年、20年前的学生比,做题能力大大增强了,但思考能力、全面素质倒退了。当然这是我个人有限的接触下的一些体会。

所以从2014年国家高考改革以后,我开始关心我们的中学教育,特别是中学的物理教育。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做题,背各种东西,从娃娃开始他就整天累,没有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刻,这实际上影响了将来的成才。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现在很多优秀的学生,在国际上可以拿到金牌,但为什么后来成为世界一流人才的几率并不高?

我们国家数学国际金牌获得人数在近二三十年是世界第一,但我们没有一个菲尔兹奖(注:国际上最高的青年数学奖,限制年龄在 40岁以内)获得者。很多像越南,像伊朗等国家都有了,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

我想主要是因为我们是培养体育运动员那种训练方法,大量做题做卷子,考试成绩很好,但自己提出问题,觉得哪些问题是重要的,他没有这么一种判断能力。

同样物理奥赛很多金牌获得者也有这个问题。现在很多奥赛的培训,某种意义上有点产业化。很多学生不是凭兴趣去参赛,他们经常说我“学”了奥赛。我一般都纠正他们,奥赛不是学习,是你有兴趣去参加,自己来琢磨,慢慢你可以体会到一些科研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物理中的奥妙。

我在学堂班跟学生聊天的时候,学生很老实地告诉我,他会做相对论的题目,但完全不懂相对论。因为相对论出题只是几种类型,他都掌握了就可以考得很好,但他没有理解相对论讲的真正物理上的一些含义。这种高强度的做题训练并不是培养杰出创新人才的正确途径。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很累,

但累得不得法

我感到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很累,累得不得法。理科是做题,文科是背诵,是靠花时间将来能够考试拿到好分数,当然另一方面靠他的仔细,靠他的努力,是这么一种训练人才方式。但这对于真的有创造性的学生没有正面作用,反而有负作用。为什么?

第一,我们目前的一些最优秀学生只是会做题,但掌握知识的深度跟高度比不上国外的同龄人。

我们中学的物理是没有学微积分的物理,大学才学微积分。但国外的一些优秀学生在中学学的微积分,他的物理实际上相当于我们大学物理的层次。

第二点更不好,我们这些孩子从小没有无忧无虑、海阔天空的思考空间,到了高三这一年,整整一年都是做题,像衡水中学他每5分钟全部都要充分利用时间,这么实际上把孩子的灵气全都抹杀了。

这样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实际上影响了将来真正能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杰出人才的涌现。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我觉得大学再努力实际上已经晚了。

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是学生有比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能把事实和观点两者区分开。我尊重事实,我也尊重你的观点,但我对你的一些说法是抱有疑问的,这是从小就该养成的一种素质。

所以曾经有人说,基础教育实际上决定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谁的基础教育真的让学生有比较好的判断能力、思考能力,然后又能激发他们找到自己将来走的路,这个国家的教育就非常成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初高中如何跟大学教育融合贯通?

这方面我是觉得小学中学跟大学教育确实应该贯通和融合,有几个层次。

首先我们的教材教学应该是通盘考虑,不要老是几个循环,每个循环水准不够高,很多知识是在炒冷饭,学生本能地就没有新鲜感,没有激情去学习。

贯通的第二点很重要,就是真正能够引领国家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些人才怎么选?现在我们过分强调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当然很重要,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机会的平等。但另一方面这又有些片面了。

我这些年特别欣赏叶企孙先生的教学理念。对培养人他有三句很简单的话。

一句话是“只授学生以基本知识,理论与实验并重,重质不重量” ;另外一句话是“要使学生个个有自动研究的能力”;

第三句话是“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在现代世界立不住脚”。

这是很朴实却非常重要的三句话。

叶先生是老清华物理系创系系主任,从1929年到七七卢沟桥事变的10年间一共70位毕业生,里面出了22位院士,2位美国院士,其中还有6位是两弹一星元勋。还有很多不是院士但开创了中国很多高技术领域的奠基人。这期间完全是贯彻叶先生的教育理念。

这种能成就这么多杰出人才的培养方式,我们现在还差得很远。要重振当时的辉煌,我们的路非常长。一方面我们对叶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解还要更深入,另一方面跟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有些关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基础教育大有可为,谈谈

对“只授学生以基础知识”的理解

为什么我特别对“只授学生以基础知识”有感觉,因为涉及到现在中小学的教学现状。

叶先生当时上课,老清华物理系数学系上课的教科书选的比较浅,老师讲的比较容易,但是对学得好的学生,老师又推荐另外一本比较深的教科书,让他们去自学。

通过自学跟老师讲了再学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老师讲是灌输到你脑袋里,容易吸收但缺少自己去琢磨、走弯路,东碰西碰这么个过程。

上课教材容易,但是给好学生推荐比较难的课程,这种做法也许是叶先生当时育人成功的因素之一。今天我们一部分学生负担很重,一部分学生学的又比较简单,拿一个标准对所有的学生显然是荒唐的。

我想这是我们基础教育应该努力去做的一件事情。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有潜质的同学往上更好地去努力。

最近经教育部批准,我们清华物理系有个攀登计划,我们想招收这么一批学生,他高考分数要求不用太高,上一本线就可以了,但他在物理上对一些思考方面要有特别的感觉。我希望从这里面将来可以出一些更好更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谢谢大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是发展思维能力,提升个人能力的根本。而这和通识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通识教育,是景芳带领的童行书院一直推崇的教育理念:以热爱为契机,将学习动力内化,学会观察、思考、想象……最终,提升的是个人全方面的能力。

如果你也希望你的孩子从启蒙阶段就能理解科学、艺术、人文,能拥有逻辑能力和更高维度的思考能力,能够打开视野,爱上思考爱上学习,那你可以下方1元体验「共学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清华大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