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正观新闻报道,最近,“全职儿女”正成为一种新型“职业”:有人裸辞工作后,父母每个月给开4000元的工资,要求其早上陪跳舞1个小时,上午陪买菜,偶尔陪逛街,负责处理家里所有跟电子相关的东西,以及晚上和父亲一起做晚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网络上对“全职儿女”的解释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考公、考研上岸。对此,网友们的观感不一,有人觉得这不过是另一种换了马甲的“啃老”,不值得提倡,有人认为这样主打陪伴、为父母提供情绪价值的生活,没什么不好,也有人指出这不过是一种“过渡状态”,短暂休整是为了更好地再出发。
在对“全职儿女”贴标签定性之前,我们不妨先按下评判冲动,了解一下抽象的概念背后,那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个体故事。梳理之后不难发现,这些故事中,没有多少简单“躺平”的随性,更多是夹杂着无奈、压力,直面现实后审慎考量的结果。
比如,有的是因为父母患病,不得不脱产回家陪护照顾;有的是因为不愉快的职场经历,需要暂时离开高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回归家庭休憩疗愈;有的则是因为毕业时未获得心仪的工作offer,或是考公、考研不顺利,只能回家蛰居观望。在很多案例中,父母并不是真的给儿女“开工资”,更多是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一些告别职场的“打工人”,也可以靠着自身积蓄和理财收入维系一段时间。
可见,简单将“全职儿女”等同于“啃老”,显然忽视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仔细想想,回家照顾生病的父母,是珍视亲情、不给人生留遗憾的个体选择,没什么可指摘的。至于职场倦怠、考试工作失意,希望通过给生活按下“暂停键”的方式,重新调整人生目标、规划的心态,也应该被包容和理解。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工作,可是,一些遵从主流选择的路径,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也未必能获得成功。在面临挫折、逐渐失去意义感时,选择“叫停”生活惯性,正视内心的真实声音,本身是十分勇敢的选择。
对家庭而言,儿女成年后的特殊“回归”,也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现代生活中,子女到远方的大城市读书、工作,继而定居的情况,并不少见,“常回家看看”成了一种奢望。“全职儿女”选择的背后,尽管多有无奈,却能够实实在在地为父母带来有子女相伴的简单幸福。一起逛街、散步、跳广场舞……这些看起来无比琐碎的生活日常,却往往能构成最令人回味的家庭时光。
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很多时候,“全职儿女”的生活,并非表面看上去那般“岁月静好”。与“每天睡到自然醒”“可以有大把时间无所事事”相对应的,是很多人心底的波澜涌动。毕竟,这样的生活并不是长久之计,时间久了,哪怕父母不抱怨,自己内心也会过意不去。此外,同辈压力、社交半径的缩小、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说到底,没有人能永远止步不前,在临时过渡期,每一个“全职儿女”都应当学会倾听内心声音,重新锚定人生方向,勇敢地展开下一段生命旅程。
总之,“全职儿女”更多是基于不同家庭状况和人生经历的个体化、阶段性选择,它既不该被偏见笼罩,贴上“啃老”的标签,也不该被过度解读,放大焦虑,甚至夸大为群体现象。对“全职儿女”来说,这也许只是人生的一个过渡阶段,积蓄力量、自我调整,是为了更好地追寻梦想,再度出发。
对社会而言,除了摒弃偏见、包容以待,还需尽量为年轻人创造更友好的就业环境,减少“被动”陪父母的情况,同时提供更多公益性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年轻人排解压力,重获前行的动力。
撰文/任冠青
编辑/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