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P录取信、骗奖学金事件:如此行为绝非沽名钓誉那么简单

近日,一则“盗录取信,骗奖学金”的新闻引发关注。事主(网名“小renas”)于2023年5月12日发帖举报说,长江大学地信专业学生侯莲霞盗取了自己的苏黎世理工学院研究生录取信,然后换成自己的名字上传到学院骗取奖学金与荣誉。接获举报的长江大学已经着手调查,侯莲霞本人也已承认造假。

从网友爆料的更多证据来看,这位同学的造假经历可谓“战功赫赫”:除了盗取苏黎世理工学院录取信外,此人还假造了自己“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经历、“GISphere”的搭建者经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经历也是“中青杯”而非含金量极高的“高教社”,存在明显注水。

这一幕仿佛是韩国电影《寄生虫》的情节,也不由得让人感叹“网络滤镜”已经从线上延烧到了线下,进化到了更高的业态。通常而言,“网络滤镜”不过是为了满足当事人的虚荣心,谋取社交网络上的美誉度而已,所谓“小红书上到处都是欧美名校博主”就是如此,大多数案例恐怕都不值一哂;但在这起事件中,此人的行为已经直接介入现实生活,影响到了不少人的实际利益,值得严肃以对。

根据本校学生的网上爆料,此人一直是学院宣传的榜样,也是被拎出来的典型“先进个人”。结合宣传物料,此言并不夸张。从网上流出的“荣誉墙”图片来看,此人可谓是“身上挂满了勋章”,各种或实或虚的荣誉与奖项,像极了传销大师一页纸也印不完的头衔履历表。

与事件爆发时的一片哗然相比,长江大学的处理结果多少显得草草收场,仅仅出具了“严重警告、全院通报、取消评优”的处理意见,并没有发出正式公告。而从具体回应方式来看,校方5月16日在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用了“具体内容不便透露”的字眼,相关处理意见也是以“小renas”5月15日网络发帖的形式呈现给公众。

如果与其他高校仅因考试作弊就取消涉事学生的学位证与毕业证相比,长江大学的处罚意见显然不无“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之嫌:“严重警告”进不了学生档案、不会影响毕业证与学位证,“全院通报”并没有向受害人道歉,“取消评优”的处分对一个大四毕业生而言也显得聊胜于无。

长江大学事先疏于查证、事后轻轻放下,公众有理由怀疑这是脸面作祟。本校出了一名“苏黎世理工学院研究生”,自然会让校方与有荣焉,乃至于事先不经查证、高强度宣传,事后大力公关、轻轻放下。

长期以来,在“政绩工程”“评奖评优”等畸形激励标准驱动之下,各级高校、下设学院、教职员工与学生,都已经非常习惯于迎合这套标准,哪怕滥竽充数也在所不惜。“论文灌水”“影响因子”“就业率造假”等乱象均与此直接相关,这起事件中的“录取信造假”也是如此。而就高校与涉事师生而言,种种“注水荣誉”堪比自封王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一旦事情败露恐怕只是徒增笑耳。

公开信息显示,此人在校期间担任多项职务,并获得过“学习之星”“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不难想见,校方对她的大力宣传也颇有私心,以至于到了不看原件就默许注水的地步。

其实,此人之所以东窗事发,恐怕还是因为“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幌子实在太大,到了“我敢编,你敢信吗”的境界。苏黎世理工学院乃是爱因斯坦的母校,业内人士均知其标准极高、课程极难,绝非欺世盗名者可以轻易碰瓷,这才让这位“南郭小姐”现了原形。

就这起个案而言,此人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沽名钓誉那么简单,而是真真切切地涉嫌犯罪。她不仅涉嫌诈骗牟取巨大利益,而且还涉嫌侵权,损害了网友“小renas”的隐私权,伤害了阿里巴巴公司与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声誉。

而从长江大学的角度来看,事发之后不仅态度暧昧,处理通报也颇有“罚酒三杯”之嫌,不无可议之处。校方理应以更严肃深入的内部调查,回应网友的质疑,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声誉,捍卫象牙塔内的诚信价值。毕竟,如此自作聪明的造假不仅自欺欺人,而且害的是整个学校。

王兢

标签: 奖学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