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在做微积分,每一刻的努力都是小小的微分,最终的意义是你的积分,而不是那个终点。”
撰文 | 李彤 编辑 | 沈佳音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和渊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做了9年老师。最让她困惑的是,尽管在国内最顶尖的高中,仍有很多学生每天花大量时间学习,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做了那么多练习题,成绩就是提不上去?为什么学习好的学生通常不是最用功的学生?
阅读了大量书籍与论文后,和渊结合自己的经验,写下《成为学习高手:清华博士的高效学习秘籍》一书,提出了“考试是最好的复习”“慢就是快”等打破日常认知的学习方法。
和渊从县城中学考入清华大学,选择直博,师从颜宁教授。但在研究生阶段,她发现自己做了三年的课题被人抢先发表了,顿时陷入了迷茫:学习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以下为《看天下》与和渊的对话:
V=看天下 和=和渊
找到自己学习的“15%”
●V:在教学中, 你发现学生们存在哪些学习误区?
●和:第一是熬夜,一些学生觉得跟别人拼学习时间才能够学习好,有人熬夜学习到半夜一两点钟,第二天早上七点再起床上学,上课的时候反而会困,听讲效率很低。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做过一项研究,发现某个领域中的专家和普通人的睡眠时间是一样的,他们并非通过牺牲休息取得成就。足够的睡眠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创造力,大脑会在睡眠中把白天接收的信息快速混合播放,将新信息和旧信息重新排列组合,有时候绞尽脑汁想不通的问题,一觉醒来就可能找到答案。
第二是一些听课最认真、笔记记得最全的学生,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有些甚至连作业都做不明白。这是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差异。美国视听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从塔尖开始,听讲、阅读、视听、演示均属于被动学习,而讨论、实践、教授他人则属于主动学习,知识留存率在50%以上。学生想要取得好成绩,必须要主动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V:还有很多学生会不断刷题,成绩却没有提高,这是为什么?
●和: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学习误区,我将此称为“低水平重复”“低质量勤奋”。美国密歇根商学院的教授诺尔·迪奇曾提出“三区理论”,他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分成了一环套一环的三个圆形区域,分别象征着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一直在这个区域展开练习,重复做已经会了的题,短时间内可能会提分,但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知识,感到无聊而被动,成绩自然无法提高。相比之下,恐慌区是超出我们能力或理解力范围的知识,学习区则是最适合我们学习的。这需要学生们通过刻意练习找到自己的学习区。
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区?可以通过“15%”来界定,当学习内容中有85%是已经熟悉的内容,只有15%是全新未知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15%的意外率可以让我们一直保持好奇心,从不断的正反馈中获得一种对学习自主可控的感觉。
●V: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15%?
●和:在没有好老师的情况下,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想要提高成绩的学生,可以采用“参考答案学习法”。高考是一种标准化的考试,作为学生,高考实际上是在和出题人以及评卷人交流,在做题的时候,你要理解出题人的意思,同时你表述出来的语言要能够让评卷人理解,参考答案正是沟通的桥梁。拿参考答案学习有三点,第一去看答题关键词,第二看逻辑关系的组织,第三看采分点,这是一道几分的题,有哪几个采分点,逐步练习自己每次答题都能贴近参考答案的能力。
学习其他知识也是同样,要学会给自己设定台阶。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谈到,如果他的写作仅仅通过学校教育,那么他顶多是一个普通的写作者。他的学习思路便是找到他认为写得最好的作品,先只关注用词的15%,等学会遣词,再关注他们如何建立框架与逻辑的15%,最后再分享整篇文章的行文与立论,一步一步来。
●V:高效率是现代社会对很多人的要求,很多事情要求我们做得又快又好,但有些人做事节奏就是要相对慢一点,我们应该如何平衡快与慢的问题?
●和:在课堂上我抛出一个问题,有些人立马能给出回答,可这是快速思考的结果,他的回答不够深入。丹尼尔·卡尼曼在对系统进行论述时曾将思考分为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二是理性的、有深度的思考,这需要我们慢下来,现在也更需要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才。很多时候,慢才是好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提出“检索”和“错题本”的方式,检索是复习时拿着目录回想出某一个知识章节的框架,记错题本则是在考试之后对错题认真剖析,反思到底错在哪里,归类筛选记录在错题本上,反复看,不断更新。
这两种方法实践起来都特别慢,特别麻烦,甚至会有一种要复习不完的感觉,但慢就是快,你在不断地提取记忆、不断思考。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很重要,我会给学生这么讲,因为你痛苦,你才是真学习,如果学习让你觉得很简单透彻,即使你看起来积极,也是假学习。
别在乎一次的输赢
●V:大多数学生对考试感到痛苦,你却提出“考试是最好的复习”,为什么这么说?
●和:高中生每学期面临很多考试,有日常课后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还有高考。很多同学非常害怕考试,害怕面对一次次的分数与排名,甚至有人会患上考试焦虑症。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产生情绪波动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不一定有利于学习。一个被指责的大脑将会是封闭的大脑,它会关闭对外界的认知和感受,让你根本不想学习。
事实上,考试有两大显著优点,一是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二是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旧知识的联系。没有考试,你的知识可能只是幻觉。因此调整面对考试的心态非常重要,考试的目的只有一个,对你的学习情况给出及时又准确的反馈。只要不是高考,这些考试成绩都不重要,即便是高考,也无法决定你人生的方向。
●V:可是无论如何,高考是一场分数的游戏。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落差感?如何面对高考的排名与得失?
●和:其实人生总要经历落差,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落差,你是认定了自己就比别人差消极怠工,还是看到了差距决定迎头赶上?这两种心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反应模式。在我看来,人生早点经历落差是好的,重要的是及时调整认知。
不管在哪所学校,我认为不是每个学生都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谁能够掌握肯定会更有优势。此外,如果你能够真正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哪怕你没有从高考中脱颖而出,我敢保证你将来的路也一定不会错。别在乎一次的输赢,而更应该关注一生的原则与系统,人的一生靠的是终身学习与持续成长,建立起自己的系统,而不是成为别人系统里的一个角色。
我认识一个非常优秀的朋友,拿到了很多的国家级奖励和荣誉,和他相比,很多清华北大的人也没有拿到这种荣誉,但他的学校并不顶尖,然而他特别努力。他告诉我,他最看重的就是一个人持续不断努力的能力,再加上有方法、有动力,怎么可能找不到自己成功的路径呢?
最后,承认运气的作用。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曾讲到:“所谓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既不全是天赋的作用,也不全是努力的结果,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如果你倾尽全力仍然功败垂成,也许只是输给了运气,你要相信,只要你一直做你坚持认为是对的事情,那么继续坚持下去,运气一定会到来。
●V:很多人不爱学习,是因为找不到学习的意义,目前内卷的环境下,更让人觉得即便再努力也可能卷不过他人,不如放弃学习,你怎么看?
●和:学习动力来自很多方面,包括好奇心、好胜心、目标感、意义感以及习惯。人类是天生有好奇心的,可目前工厂化的教育体系之下,凡事都要有成绩考核,要有KPI,压抑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我说考试是最好的复习,不能被考试成绩牵着走,以及15%的理论,都是希望从第三方的角度把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出来。
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了,面对不断缩短的知识半衰期和风云变化的未来,无论从事哪种行业,哪怕是靠打游戏谋生,都需要持续学习。我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从小县城出来,花费了很长时间探索自我,才一步步变成更好的人。
意义感以及价值感的塑造,其实是人的自我叙事,你如何讲述你自己的意义,是终其一生的命题,不要急于立刻找到答案。找回学习动力,根本上还要找回内驱力,现在很多人的问题,就是不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怀疑学习的意义。
我一直教给我的学生们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现在99%的人的思考模式是我要做什么(doing)导向我有什么(having)再导向我成为了什么样的人(being)。比如我现在学习好成绩好,我考上了好大学,因此我找到了好工作,赚钱多,成为了成功的人。
这样的思维模式是线性的,一旦有一个环节失败,人就会立刻感到挫败,很多人一辈子努力往上爬,哪怕考到了清华北大,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仍然会迷失。
我赞同的思维模式是把它倒过来,首先我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being),因此我去行动(doing),而拥有(having)则是我行动(doing)的副产品,说到底就是跟随内心,不是不得不去学习,而是想要学习。
●V: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太难的问题。你现在想清楚了吗?
●和:我有一个模型叫做探索模型,你一直在探索,走不同的路,才可能做出决定。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就是这样的人,他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毕业之后,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做博士后,于是他去卖保险,去创业,去学计算机,最后才决定走科研这条路。
我自己也同样如此,很多人好奇我是颜宁教授的学生,从清华博士毕业,为什么要来中学教书。上大学后,我选择直博,我从未想过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按照线性的思维模式,相信只要我按部就班做科研、发论文,就可以一路升级打怪,走一条很顺利的路。
直到2011年7月11日,那年我读研二,父亲突发脑梗不能说话,基本上半身不遂,我的心情非常糟糕,但还是决定从老家先回北京把实验做完。火车上,我接到颜老师的电话,她告诉我,我做了三年的课题,刚刚已经有人在《Nature》上发表了,那一瞬间,我什么都没了。
这之后,我经历了3年的迷茫期与探索期,我不知道我以后要做什么,也怀疑人生的意义。我找了心理咨询师,考虑过转系,参加学校的职业发展协会,听管培生的课学习自我认知,从已经毕业校友的人生经验分享中汲取经验,做了国企、外企等所有我能做的各种类型的实习。我还读了很多哲学的书,马克斯·韦伯、尼采、萨特等等。
我发现最能解释人生意义的模型就是“西西弗斯推石头”,西西弗斯触犯了天神,天神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但巨石一到山顶就会滚落山脚,他永无止境地做这件永远看不到尽头的事。西西弗斯的一生注定没有意义吗?不是的,他可以把每一时刻的努力和勇敢作为意义,用无尽的斗争去对抗生命的虚无。人生就像在做微积分,每一刻的努力都是小小的微分,最终的意义是你的积分,而不是那个终点。
直到博士毕业,我才想明白我自己要做什么,“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择世所需”,我喜欢并擅长教书,我想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一名中学老师。
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非常难的过程,所以对于学生,我的另一个建议就是先将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如同刷牙洗脸一样,嵌入到生活中。如果你暂时想不明白意义,就做好当下先去行动,动起来,自然会找到动力。
●V: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感到迷茫,因为一切不再像高考分数那样确定,你提到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系统,这其实与高考成绩无关,但却与未来有关。高中生怎么能在课余时间提前建立起自己的系统?
●和:多年之后总有一个瞬间,你会意识到高考是人生中最简单的事情。在高考之前,人生是一条单行线,大家排着队,从一条路上通过。高考之后,眼前有无数方向,以前排成一队的人踏上了不同的小径,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都是两难选择。因此在高中的时候最好有自我觉醒的过程,你知道高考是一种模式,但你也会在高考后转移到另一种模式。就像菲兹杰拉德说的那句话:“一个人能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的智慧。”
多读书很重要,读书能开阔视野,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读书多了,对世界能做到洞若观火时,你就会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以及如何与国家大势、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踏踏实实想要做成一件事,而不单纯追求自己在其中获得什么地位。
●V:人大附中是一所名校,拥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对于无法获得名校教育资源的学生,有哪些办法可以主动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和:我也是县城中学走出来的。很多从县城走出来的学生,经过十年二十年再看,很可能不比中学名校毕业的学生差。在高考之前的时间节点,也许中学名校学生站得高看得远,但人生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不要怕起点时那么一点小小的差距。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知识非常扁平化,很多名校名师会将自己的讲课视频放在网上,如果大家真想学习知识,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主动探索的精神,一定能够获取到很多好资源。
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