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件事情,非常重要!!!
在手机出现之前,人们还会通过书信沟通,一封信短则几百字,长则数千字,至少能完整表达一件事情。而在智能手机时代,文字输出碎片化,长文写作能力也随之迅速退化。
这位年轻人,把自己对于求职难的看法,总结为一篇文章,无论观点如何,都值得一看。毕竟,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写作已经成了一种稀缺技能!我们很难直接听到他们的声音。
下面就是他的文章。
==========
求职难,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对这个话题有不同的看法。
自口罩以来的这几年,是中国入世后,经济比较低迷的一段时间。口罩过后的开放并没有让经济回归到以往的增速, 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让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经济高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以前的日子也充满了各种波折,但是总是会有新的行业不断涌现,不管是通过读书还是创业,年轻人都能够找到改变自己命运的路径,人们只要自己努力,找到方向,那么就可以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40年的迅速发展,让中国走过了发达国家200年的路,剧烈的时代变化造就了无数富裕的中产阶级,同时也使得阶层固化的时间大大提前。
不管什么行业,求职都开始越来越卷了。也就是十几年前,名校毕业生通常首先考虑进互联网大厂。至于公务员,国企?抱歉,那时候很多人觉得公务员太无聊了。而刚刚发展的互联网业,还并没有那么看重应聘者的学历,本科生哪怕学校不够优秀,凭借自己出色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而现在,很多企业岗位有限,就算本科生能够胜任,企业也倾向于研究生,甚至还希望985211的毕业生。现在你去银行办事,也许碰到的那位年轻的客户经理或者柜员,可能就拥有硕士学历。
那时候在中关村、望京还可以随处看见讨论万众创新的年轻人,他们拿着一杯咖啡,与投资者侃侃而谈,描绘着未来的宏图。而现在,他们消失地无影无踪。
动荡的经济形势,接连不断地裁员,职场上的35岁红线,使得人们极度渴望“稳定“。不管是考研还是考公,都成了高考2.0版,每年报考的人数急速上升。不断上涨的分数线,并没有浇灭人们追求更高学历的热情,稳定的公务员岗位,让毕业生趋之若鹜。
对于现在年轻人的就业难问题,我想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口罩影响心态。
过去三年口罩导致的封校政策,从物理层面上切断了很多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使得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并不成熟,很多想法比较幼稚。虽然现在的网络渠道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但是线下的面对面交流,始终是无法替代的。终日呆在象牙塔里,使学生很难摆脱自己的固定思维,这会给以后的职场生涯,带来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很多学生选择一线城市的大学,就是为了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资源,如众多的学术讲座,丰富的实习岗位等。但这些东西随着封校化为乌有。
因为随时封校的风险, 用人单位只能放弃招聘大学实习生,导致大学生们缺少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很多学校坚持一刀切作风,过多的封闭化管理,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了“乖宝宝”,他们每天都忙着「这个打卡那个打卡」,久而久之,对于环境的反应变得迟钝,探索外部世界的欲望也逐渐磨灭。
其次,教学脱离实际。
在我们的大学,很多专业的设置,往往偏离实际。很多学校为了扩大规模,没有经过详细调查,就匆忙设置新专业,这些专业既不符合社会需要,也不利于学生成长。
还有不少课程严重脱离于时代,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课。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任课老师的社会经验几乎为零,严重与社会脱钩。对于这些老师来说,他们一直都是呆在象牙塔里,社会经验和学生一样匮乏。让这些人去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在我看来,与其花钱养生涯老师,还不如邀请大公司的HR来现场举办讲座,让他们用真实经历来剖析职场中的刀光剑影,丰富学生们的认知。
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也不合理,学生们就算是努力学习了,进入社会工作后发现还需要从头再学,严重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一些老师重科研,轻教学,一堂课下来只会照本宣科草草了事,对于学生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许多学生就是因为老师的敷衍了事,逐渐失去对于本专业的兴趣。
进入社会后,往往因为基本功不扎实,失去了入职的机会。
再者,专业偏离市场。
大学里所学的专业,让很多学生陷入求职难。尤其是最近的文科就业困境,就是高校不顾实际,大肆扩张的结果。毕业生很多,需求量却不多。
张雪峰的爆火,恰恰说明他是一个真正了解社会需求的人。以前,人们相信,考上了大学就代表,毕业后能够获得一个体面稳定的工作。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同专业的发展差距也变得越来越悬殊。
很多家庭都缺乏人脉,信息渠道极其有限。很多家长自己吃了很多苦,就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不再从事那么辛苦的工作。而至于学什么专业,大学四年该如何规划?他们却一无所知。
不少学生虽然考进了名牌大学,但一直被现实生活困扰,“小镇做题家”和“985废物”等称号,就是对他们的无情奚落。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的北卡教堂山枪击案,嫌疑人出身在河南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武汉大学,但他选择了难度极大的理论物理学,在本科毕业以后就直接去美国读博。
虽说「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但不论在哪里,读博都是很困难的。他的科研之路并不顺利,之前甚至是以硕士毕业,转入新学校后,重新读博时也已经30多岁,相比同龄人,他的进度大大落后,可以想象他是多么的迷茫和痛苦,以至于在最后酿成大错,锒铛入狱,人生尽毁。
一个学生的求学目的,如果只是为了改善生活,其实并不适合搞科研,科研是贵族的乐趣。穷人还是走赚钱快的门路比较好。以他的聪明才智,假如当时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可以指导他避开难就业的物理学,从事金融计算机等高薪行业,那么很有可能他可以享受一定的行业红利,积累可观的财富。
雷军有一句话很有名: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起飞。
20年前选择土木的人,毕业后就能拿到远超其他同龄人的工资,但现在的土木学生就算拼尽全力,也很难拿到丰厚的薪水。尤其是前几年高分进入同济土木,东南建筑等专业的同学,如果他们选择了其他专业,现在恐怕不需要这么费劲地转行吧。
15年前,选择计算机和天坑专业的学生,后来的人生轨迹完全不同。前者可能在大厂就职或自己创业,积累了不少的储蓄甚至实现了财富自由。但后者至少要读完硕士才能够进入职场,同样的辛苦程度,工资却远远落后于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同龄人。
然而,现在互联网业务的存量也已经到顶,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很多大厂都开展了降本增效的策略,裁起人来毫不留情,不论是超过35岁的老油条,还是刚入职的菜鸟,都难逃被裁的厄运。
年轻人被裁,还可以慢慢寻找机会。超过35岁的就非常难办了,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压力,一旦被裁,如同跌入万丈深渊。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的大厂老员工,开着滴滴接活补贴家用。幸运的,就算找到了新东家,也不得不接受降薪。不幸运的,只能坠入社会底层,更惨烈的,就是从楼顶坠落,一了百了。
这一代年轻人最大的变化就是,越来越保守了!
我们大多认为,比起不可预测的未来,稳定的生活才最实际。只有少部分人是天生热爱折腾,大多数人在经过了生活毒打后,就发现自己需要的是稳定的生活。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体制内、国企这种「铁饭碗」单位,福利高,竞争也不激烈,还不会失业,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年轻人的「香饽饽」。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已成创造就业的最重要渠道,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90%在民营企业。
但是这些年来的报道经常显示不少民营企业不仅加班严重,工作环境也不是特别好,而且工资也没竞争力,更别说按照劳动法付什么加班费了。以前有不少人选择民企私企,是觉得最起码还有一定的上升渠道,熬个几年就能成为管理层的一员,付出的辛苦都能得到回报。
现在的民企也处于“至暗时刻”,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觉得与其去那边辛苦打工,不如安安心心在家里备考公务员,省的受某些老板的PUA,反正家里也养得起。
我们年轻一代,从小经济条件都比较好,自尊心也比上一代强。我们可以接受职位的差异,但不能忍受人格的贬低。如果我们的工作做的不好,你可以大大方方地指出不足之处,适当的批评可以接受。但如果上升到辱骂、嘲讽、人格攻击,那么别怪年轻人进行反击了,不年轻气盛那还叫年轻人吗?!
请不要轻易指责年轻人的想法,每一代人的经历不一样,遇到的困难也不同,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人生,现在的年轻人刚刚走入社会,就遇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局」,希望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时候都能够相互理解,有足够的包容心。
作为过来人,看完他的文章后,我谈三点看法:
首先,现在的年轻人挤破头进入体制内,我当然理解。毕竟时代变了,生活好了,拼劲少了,这不仅是我国的现状,也是所有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区别在于,我们还有一个体制内的避风港,他们没有。
其次,稳定的另一面就是僵化,僵化的尽头就是崩坏。社会的集体记忆是很健忘的,国企就必然稳定了?二十几年前的东北大下岗,那惨痛的回忆,很多人都忘了。其实不止东北,但凡全民企业多的城市,都有下岗潮。有一句话非常传神:上海的冬天,普通人熬一下就过去了;东北的冬天,熬一下普通人就过去了。
再次,目前条件最差的,其实并不是私企,而是体内编外,这句话很多人都懂,但就是不说破。能进入体制内的是少数,其中真正能进「编内」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编外」,既不稳定,也没前途,更没高收入,图个啥呢?就为了所谓的名声好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