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
8年前,12岁的“坏小孩”小尹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爽文”的男主角,经过凤凰涅槃,从一个“问题少年”成长为长沙街球界小有名气的篮球一级裁判员,不仅经常主吹国内知名街球厂牌队伍的比赛,还持有一个篮球场的股份,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事业。
回首往事,小尹说,最忘不了的就是在长沙市新城学校的那段时光,而这里也是他“爽文”人生的起点。
长沙市新城学校是市直唯一一所针对有不良行为学生、严重不良行为及因年龄问题不予刑事处分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转化和矫治的公办专门学校。近日,记者来到这里,听老师们讲述学生们的“逆袭”故事。
一封信 被张老师改变的小尹
小尹的视频号里,几乎都是有关篮球的内容。点赞最多的一条,是他在底线连进10个三分球的高光时刻。
面对记者的称赞,他谦逊、得体又不失热情,全无往日“问题少年”的模样。
回到2016年,小尹在家乡武冈还是个“问题少年”。当时他父母在长沙打拼,爷爷奶奶管教不了小尹,打架、抽烟、喝酒、逃学、旷课……这些留守儿童常见的问题,他身上都有。换了几个学校之后,父母听说长沙有一所新城学校,专门管教“不听话”的学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小尹送到了这里。
刚来的时候,小尹抵触情绪很重,还有过偷偷逃走的想法。作为外地学生,人生地不熟又不善言辞,感觉被孤立的他,把满腔无助和愤怒都写在了《成长日记》里,“我觉得自己不会沟通,不会交流,也不善于表达……感觉没有什么意义。”
细微的心态变化让班主任张慧察觉到了。于是,在小尹的日记后面,她回了长长的一封信:“你能面对老师坦露你的心声,那就让我们一起来面对现实,解决问题……”
记者在这封信上看到,老师肯定了小尹一直以来的表现,也批评了他一些消极的态度,并且建议他多看看书,搞搞运动,或者出去游玩,“有事做就会有寄托,日子就会充实些,就会少些胡思乱想。”
“她知道我不大爱说话,就会以书信的方式来跟我进行沟通,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很让我感动的。”就这样,小尹和老师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着有效交流,在这一来一回中,他的心态和行为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以前还会偷偷躲在阳台抽烟,渐渐地就戒了;学校组织的活动,他都会积极地参与,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阳光。
2018年中考后,小尹进入长沙汽车工业学校就读,期间被评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三好学生,获得过年度国家奖学金,是2021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职组汽车营销赛项的一等奖获得者,还得过省级演讲比赛的一等奖……因为这些优异的成绩,2021年,他被保送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经过三年充实的大学生活,他即将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之路。
小尹把张慧老师给他的十几封信都一一小心收藏了起来,有事没事拿出来翻翻。他说,每次看到都很感动,“人生有幸遇见这样的老师,真的是一种幸福。”
信自己 成为技术骨干的同班同学
2004年,长沙市新城学校恢复办学,由长沙市司法局管理,教育教学业务接受长沙市教育局指导。2019年底,学校由市司法局整体转隶至长沙市教育局。
进入学校学习的“问题孩子”,大多都跟小尹一样,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厌学、逃学,夜不归宿,沉迷网络……
宁乡人小朱也是其中的一个。
小朱1996年生,是新城学校2012届的毕业生。初中时,他在长沙亲戚家借住读书,网瘾很大,经常在夜晚翻墙出去上网打DOTA游戏,不听话,最终被家长送到了新城学校。“我其实不算很不听话那种,只不过喜欢打游戏罢了。”10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小朱依然有些“忿忿不平”。
不过,虽然当时不愿意,许多年之后小朱依然觉得,新城学校是他读过的最难忘的学校。他记得初二分班那次,因为好朋友没能分到同一个班,大家都痛哭了一场。他也记得班主任“吴妈”,总是细声细气的,脾气很好。
后来毕业后,小朱读了职高,然后当汽修店学徒,再后来,手艺不错的他自己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结了婚,有了孩子,日子按部就班,平常而踏实。
“再次和‘吴妈’有联系,是因为爸爸想介绍一个学生去新城学校,然后就找到她了。我们聊起10多年前在学校的日子,我告诉她,现在有了老婆孩子,有自己的事业,感觉很幸福。”谈及在新城学校就读的这段经历,小朱仍然心存感激。他说,是时候跟当年的同学们一起回学校看看了,要去告诉老师们,大家都过得很好。
小程是小朱在新城学校的同班同学,也是宁乡人。作为“问题少年”,和小朱一样,他也有网瘾,打游戏,夜不归宿,“还经常打架斗殴”。
因为这些毛病,小程被送往南昌的一所学校读了半年,出来后父母仍然担心他,在别人的指点下,来到新城学校。“由于军训时表现良好,体测时成绩不错,被班主任‘吴妈’任命为班长。”
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小程觉得老师们润物无声的谆谆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让自己很受教育,“这里老师关心的不仅仅是学习,更多的是思想和品德。学校关注每个孩子,会肯定他身上所有的闪光点。”
从新城学校毕业后,小程读了函授,从事过多份工作,“上过工地,当过店长,卖过房子,烤过烧烤……有一天,回想起当年在新城学校的经历,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一事无成,没有实现自身的价值,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从2019年开始,他开始“疯狂”地考证,先后拿到了工程师、二级建造师证书,“一级建造师差一分,一直意难平,现在准备再考。”小程告诉记者,目前他在一家大公司的项目上从事现场技术工作,“感谢新城学校,感觉那2年的经历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让自己不抛弃不放弃。”
放大镜 寻找孩子优点,帮助打开心门
究竟是什么魔力,让这些“问题孩子”在离校多年后还对这所学校念念不忘?
走进位于长沙县泉塘街道东七路78号的长沙市新城学校,迎面是一个标准的塑胶田径场,经过一道平缓的上坡路,几栋教学楼、宿舍楼错落有致地坐落在绿树丛荫间,一切都跟记者见到的其他校园没有什么不同。
但当记者见到学校党总支书记瞿林、校长梁树柏手中醒目的对讲机时才回过神来,对讲机是方便他们和值班老师联系,随时掌握学生们的动向,处理突发情况——这里是进行转化矫治教育的专门学校。
在学校,记者还遇见了小朱和小程一直牵挂的“吴妈”——“全国优秀教师”吴涯,从学校恢复办学起就来到这里工作的女老师。
在吴涯和她的同事们教过的学生中,有读大学的,有出国留学的,有参军的,很多人都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平常的人生,吴涯说,学校前几年毕业的几个孩子现在正在读大学,每年都会回学校来看老师,每次来感激之情都溢于言表。
和小尹、小朱、小程等一样,这些曾经的“问题孩子”在新城学校遇到的老师们,教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还尽力打开了他们那一扇扇紧闭的心门,让积雪融化、春风吹过。
最好的爱是陪伴。在这里,师生关系非常和谐,学校通过包保教育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位老师陪伴,老师关爱着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关爱的缺位在这里得到了弥补,许多孩子感受到了温暖,矫治完成后较好地复归社会。
近年来,学校转化矫治成效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学校普通区累计教育转化好不良行为学生4000余人;2022年建成严管区后,矫治好严重不良行为和有违法犯罪行为学生近300人,许多学生逐渐回到人生正轨,极大降低了社会犯罪率。专门教育的长沙模式已然形成。
“成材不是只有一种标准,成功也不只是读大学一条路。”瞿林说,“作为基础教育的兜底工程,我们就是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充分地给予学生展示的舞台和成长的空间,用多元化的教育去成就学生未来多样化的人生。”
严管区 因材施教重塑学生自我
记者了解到,在新城学校未开办严管区之前,对那些有严重不良行为和有违法犯罪因年龄问题不够刑事处分的未成年人,只能抓了放,放了抓。从2022年开始,学校按职能定位划分为“一校两区一中心”:普通区、严管区、法治研学中心,分别对应三种职能: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化、严重不良行为和因年龄问题不够刑事处分的未成年人的矫治教育、长沙市青少年法治研学。
梁树柏带记者走进“笃学楼”,这是普通区学生上课的地方,“学校的普通区,注重的是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这些孩子由学校或者家长送过来,存在的问题一般是打架、厌学、早恋、抽烟、喝酒、网瘾等毛病。他们实行寄宿制管理,双休日可由家长们带回家。”
目前普通区的学生都是初二、初三的孩子。记者经过教室时,初三班正在上道德与法治课,准备迎接不久之后的中考。课堂气氛活跃,几个孩子与老师正在互动;坐在窗户边上的一个女同学见有人经过,赶紧用教材遮住自己正在读的课外书,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严管区则参照司法监管场所,建设既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又符合管教要求的实施闭环管理的场所,“进入严管区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都有着严重不良行为,一般包括校园霸凌、打架斗殴、抢劫盗窃、故意伤害等。”
学校严管区是一块由两栋楼房、一扇铁门和一段围墙围成的封闭区域,进入楼房需要指纹验证,有民辅警24小时值守。
记者注意到,按照“作息时间安排表”,这些孩子除了每晚观看《新闻联播》和《今日说法》等例行活动外,每日早自习还要求进行经典诵读。“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今年初举办的古诗词大赛,最后进入决赛的两位选手进行飞花令比试,经过了三十多轮才决出胜负。”梁树柏介绍,“除文化课外,学校还针对学生特点,开设了西厨烘焙、非遗传承、果蔬种植、棋类书法、科技制作、钩针编织、中华响扇等特色校本教程。”
记者在活动室的书画展里见到了孩子们抄录的古诗词,一笔一划甚是工整;手工钩针编织作品更是让人惊艳,一幅名为《生长》的作品,几朵五颜六色的小花倔强生长着,展现出旺盛生命力,这幅作品在全国专门学校学生艺术展获得一等奖。
记者手记
孩子的点滴改变,都是老师的成就感
在采访中,新城学校的老师们都说,成就感不是来自于学生考上了好高中或者考上大学,而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转变,“比方说看见老师来了赶紧给你搬个凳子,这些小事,就能让我们开心许久。”
是的,专门教育教师的成就感不像普通教育那样显性,他们更多的是帮助学生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带来稳定与和谐——不会做家务的变得会做家务,不想读书的最后继续读书深造,经常游走在违法犯罪边缘的变成了知法、守法、懂法的公民,这也是一种成就感。
而对有“问题孩子”的家庭如何与孩子相处,老师们也有话说。
他们说,一定要有沟通。这种沟通应该是非暴力的,有建设性的。其实,很多时候,虽然父母并不是故意要伤害孩子,但无意中说出的一些贬低、指责、命令等暴力性的话语,会让孩子感到愤怒并反抗。非暴力沟通,就是要求父母用客观、中立、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事实,用积极、真诚、温暖的语言来表达感受和需要,用礼貌、合理、明确的语言来提出请求。这样能够尽量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信任感,从而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