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提升中考体育分值,最终和语、数、英齐平的话题引起了热议。
除此之外,音乐、美术也会在近期内纳入中考的范围。
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
那么,这些改变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什么呢?
1
在体育上
体育早已经进入了中考。相关阅读:2022新中考!生物新增考实验操作,体育必考加!
△2022成都新体育中考考试项目△
体育进入中考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加大学生平时的运动量,增强学生体质。对于这个目标,无论是学生和家长都不会有任何的反对意见,没有什么比孩子身体健康更重要。
△家长留言△
但现在的中考体育要求的是全能,只有学生在每个项目都很优秀,才能在中考体育上拿满分。
如果一个学生,每天打一个小时篮球,他的运动量够了吗?显然已经足够。但这位同学如果长跑不行,那他一样在体育考试中拿不到高分。
同样,如果一位学生耐力还可以,也天天坚持长跑,他的运动量同样也足够了,但如果这位同学力量或者球类技能不过关呢?那他的中考体育成绩一定不会好到哪儿去。
单项体育锻炼可以达到锻炼身体,提高体质的目的,但应付不了中考应试。
客观地说,只要是应试,提高体育分值,除了给学生增加更大的负担以外,达不到让学生主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在此前发起的投票中,家长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40%的家长不支持体育纳入计分,认为体育达标就可以了。(投票仅代表读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家长留言△
2
在音乐和美术上
无论是体育还是音乐或者美术,都相当看天赋。后二者相对而言更麻烦,毕竟体育多少还可以量化,可以用时间,数量来准确衡量。而音乐和美术根本无法量化。
你很难判断一个人唱歌可以打几分,画画又能打几分,任何人给出的分数都含有相当的主观意识。即使是电脑打分也是一样,无非是个程序的设置问题。
音乐美术只要在中考占分,必然还是要打分,只要打分,就逃不开应试模式。而一旦应试,就不可能培养出孩子的兴趣,有的只能是机械式的学习。
有位江苏泰州的妈妈,说自己孩子就是2019年第一届考音乐美术,虽然只有10分,但可不仅是考唱歌和画画,更要考乐理知识和美术知识。
仅这两项,要背的东西就非常多,学校突击了整整2个月才完成相关的知识背诵。这不还是典型的应试吗?
更有孩子钢琴班和绘画兴趣班的二位老师,第一时间就把消息转发到群里和朋友圈。显然这是最强力的兴趣班广告。
△网传中考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已经火速挂牌了△
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孩子们的艺术修养,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尽管这些东西在中考占分不多,但中考属于按比例录取,只有50%的学生能上高中,关键时刻哪怕半分都能决定一个学生的未来。
减负减了好多年了,中考的项目反而增加了。其直接后果是,家长花费的精力更多了,经济压力也更重了。
学生呢,要学的东西一样没少,反而增加了。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一点没少,增加的项目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怎么办?只能压缩睡眠时间了。
本来就睡眠不够,本来初二,初三上课就容易打瞌睡,未来会怎样?这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判断能力就可以得出结论。
重视体育,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加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思路肯定是正确的,方向也没错。
但采用应试模式,必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让学生更加厌恶这些,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如果是简单粗暴的“一考了之”的方式,只能把这些变成负担。多多调研,小心求证,从根源上解决下手,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不然只能越减越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