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卡”了中国科研的脖子,束缚科研人员的“枷锁”又如何打开?
多年以来,中国科研人员被论文捆绑,以至于发文多者便能够功成名就,让许多想要踏踏实实搞科研的人员,也不能安心地干科研。也正是如此,以论文来评判科学家能力的体系也被许多人诟病。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论文问题,教育部、科技部也看到了弊端,他们试图要在人才评价中破除唯“论文”评判人才的方式。教育部在京召开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而科技部相关领导也做出了表示,从内容上看,未来将会从管理上着手,更加有效的管理监督,另外就是要从过去要求论文数量上向质量上的一个转变。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制度会建立,破除当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诚然,相关部门做出的改变值得肯定,但是捆绑在科研人员的“枷锁”到底如何打开,是否还有其他问题?
众所周知,在中国科研领域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奇怪现象,那就是很多科研成果都冠有导师的名字,但是实际上真正研究的却多数情况是学生自己。而这样的现象无疑可能让成果创造者无法享受到成果的大部分红利。
可能有人觉得这很正常,甚至可能会说西方也是如此。但是笔者要说,不要总是一旦提及什么,都拿西方说事情,西方的做法并不是铁律,更不是真理。当一个人的价值无形被某种原因埋没,那么这样的体系中必然会挫伤许多人的积极性。也许,有人还会说,没有导师的辛勤教导,那么很多学生的成果就不可能诞生,比如优秀的实验仪器,优秀的研究条件,这些都是导师提供的。
难道学生的研究成果,就不该与导师分享么?
笔者以为这样的观念如果不被打破,那么中国的人才,永远都会在“委屈”中成长。诚然,许多科研的条件,有着导师极大的功劳,但是如此之下,也必然会带来负面效果。况且,对于导师的功劳,也未必非要体现在论文和成果之中。
除此之外,要防止抛弃论文的“观念”膨胀。虽然论文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但是却也不可以完全否定论文的价值,毕竟论文也是评价人才的一个方面,也并非是一无是处。而问题的关注,并非是“论文”本身出了问题,而是相关的科研机构亦或是高校,在论文数量的硬性指标导致了“论文”质量降低的罪魁祸首,当然,这其中也有对论文质量和价值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所造成的。
众所周知,许多论文牵扯很多前沿的知识,许多方面并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文献,也没有一个可以评分的标准,这也导致了很难给出一篇论文确切的价值。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就客观要求,在论文评选方面,需要更加专业的团队,亦或是更加专业的组织。
因此,“论文”不该背负中国科研受阻的“锅”,真正的原因还是论文的质量没有把握好,过去太过于注重数量。而出现这样的问题,这可能与所谓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有关。诚然存在这方面的规律,但是却未必适应于“论文”。
让人庆幸的是,中国相关部门,也已经意识到了论文质量的重要性,但是要留意的是切莫因为过去对“论文”方面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了一些问题,而否定了“论文”存在的价值,否则这也将会导致另外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