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安歌
刷微博时,被一个视频暖哭了。
爸爸正陪着儿子吃冰激凌,无意间聊到“变老”这个话题。
爸爸问:等你长大了,你还能这样跟我一起吃冰激凌吗?
男孩说:会呀,可以呀!
男孩点点头,舔了口勺子,补充说:长大了就不是你给我买了,是我自己赚钱给你买。
可说完这句话,男孩突然哽咽了。
想起爸爸以后会变老,他一边背过身体,拼命忍住眼泪,一边又把冰淇淋喂给爸爸吃。
男孩乖巧懂事的模样,看得人感动又泪目。
有网友说:有爱的父母,才能养出共情能力这么强的孩子。
深以为然。
视频里,爸爸温和而敏锐,他能够立刻察觉孩子的难过,也懂得接纳和安抚孩子的情绪。
小男孩的细腻和懂事,一定离不开父母平时的身教和影响。
除了共情能力,如果孩子身上有以下这4个表现,说明孩子一定被养得很好。
前段时间,刘璇因为对儿子雄赳赳教育太过严格,引起了很多争议。
相较于妈妈的严厉,爸爸王弢却要温柔很多。
最近一期《新生日记》里,大人吃饭时,雄赳赳独自在外面玩耍。可没多久,就传来了惊恐的哭声。
原来,他不小心把自己关进了房间里,房门打不开,着急的大哭起来。
王弢听到哭声,立刻跑过去,先是向孩子道歉:对不起,我没有听到你的声音。
接着,他邀请孩子演示一遍:你重新再喊一次,看看爸爸会不会开门好吗?
随着门再一次打开,雄赳赳的情绪明显平和很多。
王弢的坚持似乎很简单,可对孩子来说却无比重要,因为他会明白:只要求助,父母永远都在他身边。
当孩子拥有求助的信念,我们也就和孩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联结。
可惜,有的父母是孩子的保护神,有的父母却是雪上加霜般的存在。
想起不久前,一位父亲骑电动车载着女儿,等待红灯时起步太快,女孩不小心跌落了下去。
父亲浑然不觉,女孩跟在车后拼命追着跑。
幸好到了拐弯的地方,父亲停下了车子。可对追上来的女儿,他却一脚踹了上去,还不停地责骂。
女孩的哭声令人心酸。
比起被踹的痛,在无助和恐惧中,最依赖的人却没有伸出手来,或许更令人绝望。
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遇到困境,该怎么生出一点点求助的希望。
孩子依赖父母是本能,成为被孩子求助的父母,却是一种修行。
有一次下班,正好碰上邻居母女。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我早上差点迟到,明天这样要被老师批评了。
今天美术课,我被表扬了,得了一颗小红心哦!
班上有个同学磕破了头,被他妈妈接回家了唉。
我正听得有趣,可邻居妈妈却皱眉回道:
我早告诉你要早点起,明天不许拖拉!
就你画的那样,该不是全班都得了吧?
你也得注意点,你要是磕破了,我可不管。
听到妈妈的回应,女孩兴致勃勃的小脸立刻垮了下去,她瘪了瘪嘴跟在后面,不再说话。
孩子的世界虽小,但却充满了生机,有喜悦、有难过、有趣味。而父母,无疑是孩子最想分享的人。
孩子没有保留地敞开,天马行空,或是诉说琐碎时,其实是希望我们参与他们的生活。
亲子情感的羁绊,就来自分享的每一件小事,倾听的每一句话。
而孩子能够对父母畅所欲言,凭的是一种底气。
分享背后是流动的情感,它的根基是亲密和信赖。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虽是单亲家庭,可却成了所有人都羡慕的发光体。
她活的温暖而肆意,甚至连例假来了,也敢大声宣告成长的喜悦。
这种直率和坦然,靠的不是勇气,而是对父亲长久以来累积的信赖。
每个孩子最初都揣着这种信任而来,就像一颗种子,在一次次互动中,渐渐生根发芽。
作为父母,请给孩子耐心的回应。别错过有效期的时候,才发现那颗种子早已枯竭。
看过一段视频,3岁的小男孩学滑板。
刚开始,没滑两步,就摔倒了。
第二次,稍微好点,一屁股坐到了台阶上。
再一次,滑到了台阶下面,可却连翻了几个滚。
小小的身子抱着滑板,走上台阶,就这样一次次地摔,又一次次爬起。
最后,当他踉跄地滑下,又稳稳地站起时,男孩满脸自豪地比出胜利的手势。
有人说,男孩的父母真狠心,眼睁睁看着孩子一直失败一直摔。
然而,放手让孩子去摔打,看着他一次次站起来,才是对孩子真正的保护。
李玫瑾教授说过,要让孩子小的时候去学游泳,因为当他们拼命扑腾时,会明白一个道理: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只要坚持住,能够熬过去,就会拥有更好的未来。这种不会放弃的品质,叫做坚韧。
唯有这样的孩子,才有足够的韧劲来面对挫折。否则,在压力和失败中,很容易走入绝境。
前段时间,大连理工25岁研究生自杀的新闻,让人悲痛不已。
被曝光的遗书里,他讲述了自己的抉择。
击溃他的,有常出问题的设备,有被推翻的数据,有可能延毕的焦虑。
在巨大的自我否定和挫败感中,他的心态一块块碎落,最终走进了死胡同。
这样的结局,很令人心痛。
多希望他能够明白,实验也好,延毕也罢,所谓的失败,比起生命都是小事。
作为父母,期待孩子一身荣光,不如赐他一副铠甲。心中有光的孩子,才能赢得未来。
北大本科、清华研究生李永乐在节目中讲过一件小事。
有一次,家里的空调遥控器坏掉了,他就打电话报修。
师傅到了之后,又是拆开检测,又是酒精擦洗,折腾了两个小时,最后发现:遥控器没电了。
李永乐自嘲说,他的家务能力非常差。可他在劳动上的“无能”,并非天生,而是跟父母有关。
小的时候,父母替他打点好了一切,饭是现成的,衣服有人洗,他只要管好学习就行。
可是,这种被安排妥当的人生,也造就了他不够果断的个性。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垃圾太脏,你放着别动!
小祖宗,不要你管,你学习就行。
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 Rende说:
“今天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把时间花在能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事情上。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却正在抛弃一件已被证明能够预言人生成功的事——那就是让孩子从小做家务。”
许多人看来,家务只是简单枯燥的劳动。
然而,教育本身就在于生活。
柴米油盐里有对于生命的体验,清洗打扫中构建着责任的意义。
哈佛大学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做家务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失业率是1:15。
结果看似惊人,但却并不意外。
没有洗过碗、拿过扫帚的手,往往也很难养出一颗有担当、懂感恩的心。
家务也许不够有趣,有点累、有点脏、有点苦。但是学会积极地面对和完成,本身就是对孩子的成长和磨练。
成为父母后,我们常常会问一个问题:什么才算好的父母?
其实,从孩子的身上,我们就能看到答案。
敢于求助的孩子有底气,乐于分享的孩子很快乐,有韧劲的孩子不怕输。
这些迹象的背后,是亲子间那根看不见的纽带在支撑,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彼此关爱。
就像导演吴念真所说:
若是有一天,孩子失恋了会跑回来抱着我们哭,那我们就成功了。
作者:安歌。育儿之路漫漫,左手理论右手实践,和娃斗智斗勇在线。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