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你赞同打孩子吗?
这个话题,很多父母都关心,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孩子犯错,作为父母还要克制情绪,耐心应对各种问题,有时真的抓狂,甚至一度怀疑人生和养育孩子的意义。
好在,对孩子的错误惩戒,部分家长做得很正确。
比如以前看到的一个报道,南方某小区居民楼道里总有尿骚味,电梯里总能看见污秽物,收到众多反映后,物业调取监控发现,是一个13岁小男孩所为。
当社区人员找到这家时,父母的做法可谓是教科书式的。当即在社区群里向大家道歉,并要求孩子自己把墙面粉刷干净,认识到事情严重性的他们,还打了孩子几巴掌以示警戒。
面对父母如此负责任的做法,大家自然没什么可说的了。
去年,一个熊孩子从28楼往下扔了15个啤酒瓶,多亏没人经过,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父母得知后,完全没有包庇,狠狠把孩子打了一顿。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已是万幸,这类事情万万不可再发生第二次,因此他们要让孩子深刻记住教训。
在此事的评论下方,没有人再说“别打孩子,好好教育就行”,反倒都是支持之声,可知大家也是知道问题严重性的。
孩子犯错打不打?需要依据情况而定
李玫瑾老师对此的回答是:该打就要打,有的孩子之所以反复犯错,就是没有敬畏心,只有让孩子真正不敢了、后悔了、知错了,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解释,温和的教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孩子犯大错还是几句大道理,他还以为问题不严重呢!
所谓的敬畏心,还是要在孩子心中树立起来,但一定要弄清楚的是,敬畏心并非害怕,而是打心底里知道这样做不可以。
打孩子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让孩子知道自己犯的错有多大。
现在的父母事事以孩子为中心,生怕他受委屈,重视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未必适合孩子成长。
就像网上所说:你现在不教养孩子,将来他长大后,终究会有人替你教训,不过到时候可能就没有这么温和了。
那么,孩子犯错的惩罚界限,究竟在哪里呢?如果触碰的是原则问题,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用严肃的手势或眼神传达信息,若他仍不懂再采取适当的暴力。
这不是让父母打骂孩子,正常的犯错,最重要的还是引导。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突发的情绪失控,这时的行为是一种自我情绪的释放,打骂只会让孩子产生怨恨心理。这种情况下,肢体上的征服只会加剧孩子的抗拒,甚至导致关系疏远。
他会记住当时父母失控的神态,那种身体回馈的感觉,也可能会摧毁他。
这个度,需要父母自己把握,了解孩子犯错的严重程度,以及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如何判断孩子犯错该不该打·?
1、当孩子对环境、他人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可以用“打”让他敬畏
因不遵守规矩,破坏环境或对他人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比如财产损失、身体和心理伤害,可以用力拍打孩子的胳膊或者肩膀,让他说说自己哪里做得不妥,这种敬畏是从眼神里体现出来的。
与此同时,一定要记住的一点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打孩子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何减少损失或解决问题,才是当下的紧要任务。
告诉孩子现在因为他的失误,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需要想办法解决,让孩子真的记住这次父母的反应,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2、打骂后要在孩子冷静时沟通复盘
孩子的心理健康,远比立竿见影的教养手段重要。从大人角度看,经常打就是产生敬畏之心的关键,但打骂不是可以随便用的。
殊不知站在孩子角度看见的、记住的,都是父母情绪失控的样子,这会成为他一生的阴影。
即便孩子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打骂了,事后也要告诉他,是自己没控制住情绪,但确实是这次犯的错误太严重了,让人难以接受,希望你能记住,下次不要再犯,这次我很生气,但仍然爱你。
3、大一些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不要轻易动手
青春期是孩子自我认知迅速启航的阶段,越打关系越远,甚至会导致亲子间不能敞开心扉沟通。
因此,对那些性格开朗的孩子,可以适当利用家规戒尺“惩罚”,但不要凡事都用,而是真的触犯到原则,打破应有的规则。
尽管现在不提倡打骂孩子,但家中的规矩,必须要有。
如果是本身就敏感、叛逆的孩子,更打不得,从心理根源上解决问题才是最要紧的。
总而言之,孩子无敬畏就会惹弄是非,该严肃就严肃,但请事事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保持原则底线,让他自己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