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有个热门话题:如果你有530万,你会给孩子买什么?
底下回答五花八门,但说的很多的却是:买学区房!
到了2020年,如果你有1200万,你会给孩子买什么?
有人依旧会选择买学区房!
4月30日,西城区公布了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其中提出,自2020年7月31日后,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这一政策也被坊间称为“430新政”。按照这一政策,如果赶在今年7月31日前取得产权落完户口还能锁定名校。
前不久,对口北京市级重点小学的丰汇园,成交一套39㎡的地下室房源,价值1200万,贷款额度186万元,3小时卖出,买家只是和媳妇视频了半个小时就决定下单。
而之前一直跟进在议价的买家遭遇中介的灵魂拷问:你肯为孩子付出多少?为什么房子会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劫走?
早在16年,在北京市西城区的文昌胡同深处,一间有点破败的房子,以530万元人民币成交,每平米房价高达46万元人民币。创造了北京最贵学区房的记录。这个13平方米的小房子如同临时建筑一样,水泥外墙,单薄门窗,似乎从来没有住过人。
只因这个46 万元人民币 1 平米的破屋,旁边是目前全中国排名数一数二的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学区房。
▲ 作为家长心中的“梦想学府”,学校艺术节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运动会也是在鸟巢举行。
似乎抢到这些学区房,离名校的距离就更近一步了。
就像大家认可的: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在背后奋力向上托举。
所以即便在小城市,面对无底洞一样的教育支出,家长们也从不手软:
舍不得买 100 一支的口红,但一节 200元 的钢琴课,一上就是几万;
自从当了妈,衣服就越穿越便宜,但孩子的补习班,却越上越贵;
几百万的学区房,就是无数中产拼尽一生要买的房子;
......
毕竟,上等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拥有。
可是,“砸锅卖铁”如果可以,那家里还有多少“锅”可以砸呢?
没有这种条件的孩子,该怎么办呢?难道注定就挤不上向上层流动的列车吗?
未必。
要知道:
孩子能拥有的最好的礼物,不是学区房,也不是补习班,其实是父母的教育格局。
对孩子精神品格的培养
决定了她未来一生的成就和幸福
每个孩子,都是钻石,只有技术高明的家长,才能让钻石绽放光芒。
就比如,日本的一位平凡妈妈。
43岁的她,无意中发现了,3岁的女儿能拿着家里的球拍接到球!
不得了!敏锐细心的妈妈,意识到女儿不经意间展露的天赋。
没有太多金钱请教练,妈妈就自己上阵研究乒乓球技术,当女儿的教练;
没有太富裕的家境,就自己用爱和温暖去富养女儿,给她鼓励和支持;
没有负责任的父亲,她就一个人撑起全家,又当爹又当妈;
......
妈妈的支持和陪伴,就是女儿持续成长的动力。
别的小孩每天被逼着上兴趣班,而小小的女儿,根本不用逼,每天放学都跑着回家,为的只是能多练会球。
4岁那年,女儿参加全国大赛,输了一局后哭着奔向妈妈。
妈妈温柔坚定地告诉她:不要哭,“记住你掌心里的四个字,集中、时机”。
这是妈妈每次比赛前给女儿的秘密暗号。
妈妈用一种信任和无声的爱支持她,这种精神力量深深埋在心里,支撑了她走过难捱的训练生涯。
输赢重要吗?
重要,又不重要。
妈妈告诉她:输了,就下一场好好发挥,没有指责,只有指导、和信任、鼓励。
因为在妈妈眼里,重要的,是培养女儿不服输的精神品格以及持续成长的思维。
▲ 妈妈在练习本上记下女儿的性格
后来,即使丈夫破产了,即使离婚独自带娃,经济条件不好。
她都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因为在她看来,对女儿精神品格的培养,胜过一切。
它决定着孩子未来一生的成就和幸福。
就这样,原来一输球就哭哭啼啼的小女孩,也越战越勇,成了夺得金牌无数的天才少女。
懂得发现孩子的天赋,给予孩子支持和陪伴,并培养出孩子坚毅的精神品格。
这对孩子而言,是 500 万的学区房,根本比不了的宝贵财富。
而这位母亲,就是日本乒乓天才少女福原爱的母亲——福原千代。
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所谓的起跑线
作家孙生龙说:
“这年头,不是有钱人的天下,也不是有权人的天下,而是有心人的天下。
比钱、拼权都是假的,拼智慧、拼情商、拼给孩子最好的传承,才是真的。”
再高价的学区房,都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再昂贵的补习班,都不如父母贴心指导,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所谓的 “赢在起跑线” 。
和孩子一起奋力奔跑,才能帮孩子尽快到达人生更好的终点。
浙江大学的教授郑强,在网络上有几段视频爆红,赢得了数百万家长的点赞。
▲网络视频上爆红的 浙江大学教授 郑强
他讲到:
我极其反对说人生输在起跑线上,我最近的一句被家长传的很火的话是:教育不是在拼起跑真正的教育是教育孩子跑得远跑的久。
比谁起跑快、比谁跑的早,不是真正科学的教育。
只要从小养成坚韧不拔,一生努力,持续成长进步的思维。
同时我觉得要有一个人生观,人生的幸福真不是学历、职位决定的,而是自己把自己的内心和情感投入到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去热爱它、奉献它。
这背后更深刻的道理其实是培养一个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有了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养成更好的品质,具备更丰富的创造力和社会性能力。
我想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得不到诺贝尔奖,而我们孩子小的时候这么牛把人家全打败了,为什么大了就不行了。
原因很简单,你看这些孩子从小就拿着奖状,满足和自豪。
但是当他们长大了呢?为什么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能得诺贝尔奖?
特别是德国人,那是由于美国孩子、日本孩子、法国孩子、德国孩子、意大利孩子在做小男孩的时候可以尽情的玩,在玩中在游戏中探索知识、培养社会能力。
玩的腻了到了18岁读书的时候说我不想玩了,现在大学我要开始学习,所以读书比较认真做事比较投入。
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赛事上,我们如此辉煌:把外国小孩儿打的片甲不留,但是是人家没当回事啊。
人家今天是这个村,明天是那个屯,参加了输了就输了。
输得起的是背后家长一直在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而不是中国家长的应试思维。
我们举国体制把小孩儿弄来培训做大人都做不出来的题:
三加二不能写成二加三,
然而动不动还来个脑筋急转弯,
树上三个猴掉下来三个还有几个猴?
这样的摧残式的培养,对我们的孩子,对我们民族有什么益处呢?
就拿学习弹钢琴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孩子闲的这么疯的。
我们是全世界最多的一个国家,最大的钢琴国家。
结果听钢琴的音乐会,去的观众是最少的一个国家。
对比一下你就能发现:
德国在孩子的教育奉行的是:让孩子在游戏挑战当中发现自我的教育方针。
而中国孩子的教育是:比较喜欢注重学习书本知识的固有教育方式。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薇可足足的精气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