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那么痴迷辅导班?中国家长谬误在于:以为上课才是学习

一直以来,家长们都对辅导班趋之若甫,似乎参加的辅导班越多,孩子的学习就能更好。为什么我们那么痴迷辅导班?这背后是家长们错把“补习”当作“学习”,忽视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欲望与能力。事实上,孩子们天生就会学习,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的学习规律,培养其“非智力因素”,循序渐进地帮孩子走向成功。

作者:蝎子号

本文原文来自:孩子教育

01.

别的孩子都在报班

我的孩子怎能落后

有一期《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一个“技术改变童年”的专题,里面提到了一个观点,让我大受启发。

美国教育家、人工智能先驱西摩尔·派普特一生致力于理解孩子怎么学习,孩子的学习到底是什么,以及怎么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学习。

他对智力的观点,受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影响颇深。

他将人的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分成3个阶段。

西摩尔·派普特(Seymour Papert)

被誉为“儿童编程之父”

第一个阶段始于一个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从出生开始,他就开始了学习。他通过探索、触摸、玩来学习,什么东西都塞到嘴里尝一尝。他们不仅学习与物的关系,还有与人的关系。这是一个由个人驱动的学习。

父母也许觉得自己决定了孩子学什么,但是实际上他们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时候,孩子都是自己在学习

第二个阶段,是当孩子看到一个感官经验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比如他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吃什么,但他无法直接探索这个问题,而只能从经验性的学习转向符号的学习,从自主的学习转向依赖他人的学习

照西摩尔·派普特所言,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换是一种创伤性的变化。因为上学以后,你必须停止学习,转而接受“被教授”。

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被扼杀、被毁灭。而少数人之所以生存下来,是因为他们学会了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学会了阅读,学会了使用图书馆,学会了如何探索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所谓第三个阶段,就是从第二个阶段幸存下来的孩子,重新回到了第一阶段。

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他们在重重险之中找到一种有创造性的,活着的方法:“他们像一个孩子那样活着,他们探索,实验,听从内心的驱动,而不是别人的教诲,更多依赖直觉和经验,而不是符号。”

父母认为,上课才是学习,知识学习才是学习。

但恰恰相反,孩子从一出生就无所不在学习中。学习探索世界、学习掌握自己的四肢五官和喜怒哀乐、在玩耍中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

而当他们开始上学了,“学习”反而不见了,他们转而“被教授”。

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在用两块积木、一张纸和一辆小汽车玩傻乎乎的“过桥游戏”。他试了几次纸桥都在半路坍塌,渐渐地他可能发现其中的受力规律,于是慢慢调整积木之间的距离,把纸折起来,最后小汽车终于冲过去了!

他高兴坏了,而我被这个场景治愈。

现在,科学家和教育学家们都在努力研究,如何消灭人类学习的第二阶段(被教授),或让第二阶段来得不那么猛烈,我为什么还那么着急,把孩子送进工业化模具制造、批量生产的知识学习环境,着急要扼杀他自我学习的天性呢?

03.

为什么我们那么痴迷辅导班?

我清楚“第二阶段学习”的需求来自哪里。

目前国内的教育,不管是学校体系还是社会期待,都要求教学一定要高效。从评估角度来看,知识点接受了多少,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多少,也容易被量化。

辅导班和家长,是双向选择的过程。

大部分家长不了解学习原理,分数当然是最直观的成果,孩子出口会背唐诗,计算题做得又快又对,能弹一首完整的曲目就代表学得好,这些都是可以看得见的。

看得见成果,这钱花得明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大部分辅导班对学习原理并不在意,跟教育更沾不上边。他们并不在乎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给孩子的人生打下怎样的基础。

辅导班的目标很清晰:迎合家长的需求,当下把小孩“教会”,保证效果可见,让父母的钱花的安心

于是就会出现:“7天学会拉一首小提琴曲,一个暑假认字上千,一期课程达到美国小学生水平……”之类的强调学习效果的宣传语出现。

说到底,还是父母的不安和焦虑。

如果我说,我们用以安抚自己情绪的代价,剥夺的是孩子童年的自由,还有他们面对生活的内在动机,你还会觉得这些“付出”真的无愧于心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来到世界上,天生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以及强烈学的欲望,都是经过自然选择塑造的,以服务于自我教育的功能。

一个孩子的成长目标,应由自我驱动、独立思考、身体力行、充满活动,通过自己的选择,将生活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推进。

过度痴迷辅导班,会毁了这一切。

04.

那些看不见成果的学习

需要被重视

2015年,《扬子晚报》记者调查了当年高考中,拿下各省辖市文理科状元的21名考生,发现89.66%的状元没有参加过辅导班,仅14%在寒暑假上过辅导班,33%状元学过奥数,不过他们说:“不感兴趣千万别学”

“我小时候几乎没有上过补习班。课外的竞赛学校有专门的培训,不会自己去补习。”去年的广西省高考状元杨晨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比起培训班,那些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他们谈到的更多是“非智力因素”:比如学习方法、勤奋以及不服输的精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说到学习方法,如果没有大量的探索和反省,又怎能总结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呢?

回想起我读书的时期,因为害羞不敢戴眼镜去学校,我大概从五年级开始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老师上课或补习班上讲的,我只能听4、5成。一旦开始写板书,我就不得不自己读教材了。

因为成绩没受影响,我瞒过了所有人,一直到大学我都比较少听课,尤其是那些只有知识没有观点的课,我自己看书效率会更快

我有时会想,我自认学习能力比较强(跟真正的学霸不能比),学习欲也比较旺盛,好奇心一直都在,也许就是我当年养成的自学习惯帮到了我。

不是长期“喂养”大的孩子,才能学会如何捕猎,也才能知道自己要吃什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随着孩子长大,他们最终会进入学校,开启系统化知识学习的模式,他们必须去适应这套规则,这无可厚非,也容不得家长特立独行。

但现实是,有太多原本淡定的家长,被裹挟在焦虑的洪流中迷失,有一些过度焦虑的家长,把孩子的每一天都排得太满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思鲁德和奈德·约翰逊发现,我们正在养育最焦虑的一代孩子。越来越多的孩子要么偏执得想成功,要么觉得一切努力没有意义,北京大学也被“空心病”席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心理学家说,几十年前,孩子的周末都在外疯玩,父母根本不知道他们跟谁玩,在哪里。现在,不仅周末,孩子们的绝大部分时间,被各种家长规定的课外班填满,很多人在高中时就感到筋疲力尽。

没玩够的孩子,无法充分发展自己基因中带出来的学习欲望,无法满足控制自己欲望,因而很容易沉迷在电子游戏中,之后的人生出现失控时刻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后,我写这篇文章目的想提醒的是:

首先,那些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学习,短期不一定看得到成果,但并不代表不存在,不重要

知识学习不可避免,但要尊重孩子的学习规律,不要让学龄前的孩子过早的进入课堂。同时,家长也要对授课式学习有合理的期待,足够的警惕。

这比盲目给孩子填满辅导班,更能治愈家长们的焦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