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觉得爸妈不重视自己,怀疑自己是多余的,后来才明白,生命本身就有意义,生命的存在就是意义……自己的生活终究和别人无关,没必要在意太多。
1
所有人都知道,今年高考,钟芳蓉湖南文科第四名,以676分的成绩考入了北大考古专业。
一时间全国哗然,人们诧异的不只是她的学霸分数,而是她选择的专业:考古。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北大毕业的女孩子,竟然拿着洛阳铲去田间地头考古,这不浪费分数吗?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应该以家庭实际状况和经济效益出发,选择一个热门的专业,好在毕业以后找到一份待遇优渥的工作,改善家庭条件。
可她却追随樊锦诗大师的脚步,选择了考古,愿意为考古献身,希望能找到心灵的归处。
对她的选择,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却没有一条意见直达心灵深处,破解她心里的结界,了解作为留守儿童的钟芳蓉,她的心灵归处到底是什么样的?
2
在钟芳蓉7个月大的时候,父母由于在村里种田挣不到钱,只得离开家乡去了广东,父亲在家具厂上班,母亲在制衣厂上班,靠着他们的勤俭节约和辛苦劳动,家里盖上了楼房,比她小四岁的弟弟也上了寄宿制私立学校。
所以,从物质方面讲,家里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穷。
钟芳蓉在正源学校读小学六年级时,母亲曾陪过她几年,后来因为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实在无法承担家里的开销,不得已母亲又选择出门打工。
跟所有外出打工的父母一样,钟芳蓉的父母每天通过天气预报担心着孩子冷暖,也担心着女儿的安全。
常年的两地分居,导致钟芳蓉跟父母没有过多的言语,每次打电话也是短短几分钟就结束。
在父亲看来,钟芳蓉是理解他们的,因为在几年前他发了一条动态,大意是说我抱起了砖就没法抱你,我放下了砖却又没法养你。当时女儿给他点了赞,这却是他们父女最亲密的一次互动。
她理解父母的身不由己,却又渴望着父母能陪着自己。
高一下学期时,母亲收到女儿钟芳蓉满满两页纸的手写信,除了诉说生活和学习上的点滴之外,最主要说了在她回家的路上有一只大黄狗,总是追着她跑,她很害怕,问妈妈:你可不可以回来?
母亲看了好几遍,泪如雨下,可她实在回去不了。
这是钟芳蓉向父母第一次最直接表达情感,心里的结界曾经松开过口子,可没有得到回应,只好又无奈的关闭。
对于此次选择专业,母亲也劝她不要选这么冷门的专业,不能只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可钟芳蓉无动于衷。
在这个看似和睦的家庭里,由于长期跟女儿分居,好像存在着一种微妙的疏离感:没有沟通没有商量,也听不进意见。
在母亲看来,与其说钟芳蓉是坚持,不如说是一种无声地反抗:人家学习的时候你没管过,选择专业的时候,你怎么去管?
父亲文化水平也不高,对于什么是历史和考古,他也不太清楚。“女儿从小就很有主见,不管选择什么专业,只要他感兴趣就好。”与其说是对女儿的信任,倒不如说是对北大这块金字招牌的信任。
3
在老师和同学面前,钟芳蓉同样寡言少语,喜怒哀乐不显于形。
在正源学校,吃饭洗脸都是争分夺秒,凡事都要抢,去得晚了,冬天没有热水,食堂没有饭,冬天用冷水洗脸,是家常便饭的事。学校不准用手机,不许谈恋爱,不能吃零食……诸多严格的禁令,钟芳蓉都能很平静地面对,从不抱怨。
尤其在衡水中学,凡事都是争分夺秒,吃饭只有4分钟,课间上厕所只有30秒,老师会在外面等着计时,拖延一秒都不行。每一道题目出来,学生通过桌子上的电子按键器答题,老师能瞬间知道所有的答案。
对于这些“酷刑”,钟芳蓉都能冷静的接受。因为她知道:只有经得住几轮的筛选,才能抓住高考这根向上的绳索。
性格内敛少言的钟芳蓉,就像一个弹簧球,你越用力靠的越近,她就会弹得越远,她用自己的沉默和善良小于心翼翼地包裹着自己的内心,向外界筑下一道坚固的结界。
4
她的这种心境,可能代表大多数中国留守儿童的状况。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很多父母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背井离乡出门打工,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除了在物质上给予孩子最大的满足意外,其他一切无能为力。
长期的两地分居,孩子独自成长,父母独自老去,孩子跟父母缺乏沟通,没有共同言语,渐渐地就成了最陌生的亲人。
孩子理解父母的身不由己,父母亏欠孩子的情感陪伴。希望所有跟钟芳蓉一样的留守儿童,都能用随遇而安的平常心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寻找着心灵的归处,再度抬头时,定是满目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