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数学奥赛,全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培养出数学家?通过下面这个故事,也许能够得到一些启发。
2006年的数学国家奥林匹克竞赛,可以说是最具有“戏剧性”的一次,因为这次数学竞赛中两位金牌得主,一名是中国数学天才柳智宇,一名是德国数学天才彼得·舒尔茨,最被看好的柳智宇,最后选择出家当了和尚,而彼得·舒尔茨则“拿奖拿到手软”,并在31岁时,拿下了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
两个数学天才,为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一、少年成名,保送北大,放弃美国名校,柳智宇最终选择出家
父亲是一名著名中学的物理老师,母亲是工程师,在这样家庭里出生的柳智宇,除了有其天赋之外,父母的培养功不可没。别人家的书架上,可能放满了中外名著,柳智宇的父母,却在家里专门给他布置了一个小实验室,摆满了瓶瓶罐罐,在这种熏陶下,柳智宇从小就对物理和数学“感兴趣。”
他不看电视,不看报,没有朋友,当别的小朋友在院子里捉蚱蜢,柳智宇总是独自一人,到处转悠。在大人眼里,柳智宇是一个听话的孩子,长辈抛出一个批评的眼神,他就会自责又害怕。他渴望表扬,而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考高分,他最期待考出好成绩后的那堂课,“有时候上一堂课,就一直在等着一句表扬的话。”
果然不负众望!由于成绩出众,柳智宇在高中,凭借优秀的成绩,成为国家奥数队的一名成员,这意味着他在国内决赛已经拿到金牌,可以保送北大清华了。可以代表国家队,去参加国际比赛。高中数学竞赛教练余世平对柳智宇的评价是“脑筋的灵活程度,我教了一辈子书,这是第一人。”
但是,柳智宇对于奥数的学习,并不是为了兴趣,或者真正为了兴趣,而是为了金牌,为了保送北大。在奥赛集训的时候,长期的做题和光线刺激,让柳智宇接近濒临失明,在已经保送北大的情况下,他对奥赛也产生了怀疑,这个时候,他中学校长专门来看他,柳智宇吐露心声:我个人不需要这块金牌,而你们一附中需要这块金牌。
在老师的劝说下,柳智宇决定找个平台证明自己,那年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全世界总共三个满分,柳智宇是其中之一。
被北京大学数学院录取后,柳智宇不负众望,打败了众多对手,最后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的机会,继续深造。
但是,参加完北京大学毕业典礼,柳智宇做出了一个让多数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他放弃出国深造,选择了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出家,虽然家人朋友极力反对,但是仍然没能让他改变想法,他最后成了贤宇法师。
二、30岁便包揽数学奖、31岁获得菲尔兹奖,彼得·舒尔茨成为年轻的数学家
非常具有戏剧性的是和柳智宇同年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且获得金牌的德国数学天才彼得·舒尔茨,他在30岁包揽了多个数学大奖,31岁获得菲尔兹奖,成为获得这个奖最年轻的数学家。
皮特·舒尔兹奖出生于一个理工科学家庭,他爸爸就是物理学家,他母亲就是计算机领域的大牛,他的姐姐就是化学家。但皮特·舒尔兹最终选择了数学。
2004年,17岁的舒尔茨,被选进德国IMO国家队,第一次参加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由于紧张,他发挥失误,最终只拿到银牌。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满足,更没有因此而受到打击,他表示完全无法接受如此失败的自己。之后,他又连续参加了3届国际奥数竞赛,一举拿下了这3届奥数的金牌,其中一次就是和柳智宇一起拿到金牌的,当年他的成绩也是满分,但是之后还是参加了两次,他的解释是“这比赛好玩”!
20岁,他读波恩大学数学系,仅仅用了3个学期便学完了本科,接着,又用2个学期学完了研究生内容。2011年,他博士毕业,成为当时波恩大学最年轻的博士。之后一路开挂,高歌猛进,在30岁前拿到了数学届各项大奖,并最终在31岁拿到数学届最高的菲尔兹奖。
著名的数学界大牛法尔廷斯曾说过:皮特·舒尔兹是我这辈子遇到过最具天才的数学家之一。可是皮特·舒尔兹的回答却是:我只是和他一样对数学充满了热情。
三、功利的教育,透支的童年,不健全的人格
纵观这两个数学天才的成长之路,让我们感慨良多,我们无法去评价柳智宇最后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但是却感到遗憾,这位数学天才,完全有能力在数学领域一展身手,推动人类进步。
像柳智宇一样,他的童年是灰色的,虽然非常优秀,但是他没有全面发展,没有自己的朋友,他不知道如何和别人相处,他想帮助别人,却被别人当成了傲慢的伪君子,一次奥数比赛获奖后,柳智宇的照片和获奖喜讯贴在了学校墙上。第二天,照片上的头就被人撕了下来,这不都是别人的错,换言之,他并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而这和他从小的教育环境有很大关系。
在柳智宇的选择中,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功利”,无论是父母、学校甚至他自己,都是功利的,父母需要孩子出人头地,所以从小用心培养,当得知柳智宇要出家时,极力劝阻;学校为了名声,全力支持,甚至在柳智宇保送北大,在国家队集训的时候,中学校长还专门去看望,而对于柳智宇来说,他一方面觉着没有意思,另外一方面有承载着太多的希望,他也想要成绩,想要金牌,想上北大,但是当他走上“巅峰”时,却觉着索然无味,最终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公认的世界领先,甚至英国也来学习我们的基础教育,因为青少年的基础是最扎实的,但是到了大学教育,却是西方国家主导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引领科技发展的前沿,这种现象,这是不是一个诡异的现象?
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的教育,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成绩,是为了功利化的目的,当教育不能实现功利化目的时,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教育。比如高中很多学生学习奥赛,但是当得知奥赛不能参加自主招生时,很多学生之间选择了退出,我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在这种功利化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
当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时,社会上的反对声却越来越大,推行素质教育的南京一中校长被喊着下课,被迫进行妥协,因为家长需要的,是一个好大学,连大学都考不好,还谈什么素质教育?现在,哪个高中还敢大张旗鼓地去高喊素质教育?
不是素质教育的错,而是社会越来越“内卷”,站着终点看起点,你认为柳智宇的父母和学校,是成功的教育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赢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