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随着孩子的呱呱坠地,除了喜悦以外还有慌张,这也是每个父母都会有的。
孩子的降临意味着父母肩上的责任又重了,宝宝要怎么喂养?宝宝生病了要怎么办?如何科学地照顾宝宝?等等问题接踵而来。
且很多父母对“孩子是白纸,父母是关键的作画人”等言论,有着较深的“固执”,从而忽视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品质与倾向,过度夸大了后天因素对成长的影响。
那么哪些错误的育儿方法需要宝妈们注意呢?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吧!
对别人的“建议”言听计从
对别人的“建议”言听计从,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特别是宝宝生病的时候,父母看孩子难受就乱了阵脚,恨不得从身边所有人那里得到更好的建议,让宝宝能快速的摆脱疾病的困扰,但很多时候别人的建议不一定适合你家宝宝,而你又照做了,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时间,让宝宝更难受。
表姐家的小乖就是受害者之一,孩子从出生到出院都是非常健康的,带回家后的第二天孩子出现了低烧的现象,表姐就非常着急,不知道要不要带孩子去看医生,就跑去问孩子的奶奶。
孩子的奶奶看了之后就说孩子有黄疸,只要给孩子多喝水和多带孩子去晒太阳,几天就不会了;于是表姐就照做了,一开始好像有点效果,但第三天的时候,表姐感觉不对头,就叫表姐夫带孩子去看医生,她家婆当时就在旁边,还一直说是正常的,不用带去看啥的。
但表姐却异常坚定的叫姐夫带孩子去看,结果孩子被查出是病理性黄疸,晒太阳和多喝水是不能治好的,且已经被耽误了两天了,如果再耽误下去,孩子就毁了,即使神仙来也没办法治了,叫表姐夫赶紧给孩子办理住院,接受系统的治疗。
表姐在家听完后整个人都懵了,一直自责自己为什么一发现孩子不对劲的时候,不早点叫姐夫带孩子看医生,而听了婆婆的话,差点毁了孩子一生。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孩子送医的还算及时,经过医生的治疗后,孩子现在已经健康出院了。
从小乖的事情我们要明白,别人给你的建议你可以参考也可以试用,但切记你的直觉才是你最好的向导,一旦自己感觉不对劲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被别人的建议所影响哦。
贴心提示:
孩子黄疸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带孩子去就医,看她是生理病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可以在家做一下处理,多给孩子喝水,促进胆红素通过尿液和粪便排泄到体外,减轻孩子黄疸;同时,可以在室温、气温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给宝宝做日光照射,通过日光照射来帮助孩子有效消退皮肤黄疸。
病理性黄疸应在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才能有效、直接帮助宝宝黄疸更快消退哦。
黄疸可以给宝宝多喝母乳,母乳中大部分都是水分,可以帮助宝宝促进黄疸的消退,但如果是母乳性的黄疸,就不能再喝母乳了。
过早给宝宝喂养辅食
受传统育儿思想的引导,很多妈妈认为单一的给宝宝喂养母乳和奶粉,宝宝容易饥饿,在宝宝三个月大的时候就给宝宝添加辅食进行喂养了。
闺蜜就是被这种育儿思想误导的人之一,她家宝宝三个月大的时候,特别是晚上老是饿醒哭闹,于是她就决定给宝宝晚上的时候添加米糊喂养,喂养了几天后,宝宝晚上再也没有因为饥饿哭醒了,闺蜜还洋洋自得的说,她家宝宝晚上特好带。
结果不到半个月就被打脸了,宝宝开始出现厌奶、腹胀、便秘等问题了,带孩子去看医生,被诊断出宝宝肠道炎,医生也很直接的问闺蜜是不是给宝宝喂养了辅食,闺蜜说是,然后她就给医生给骂了一顿。
说三个月大的宝宝她的消化系统还不能接受结构复杂的食物,如果太早添加辅食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泻,给发育不成熟的肾脏带来很大的压力留下隐患;同时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会增加宝宝过敏的几率;除此之外还会让宝宝厌奶,因为辅食的丰富口感,会让宝宝不愿意再接受口味单一的母乳或奶粉。
所以一般来说,宝宝6个月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开始给宝宝逐步添加辅食;且添加辅食的时候也是要有序的,从给宝宝喂养细细的纯米米糊开始,再到浓稠纯米米糊,等宝宝适应后再考虑给宝宝添加强化铁的米糊、蔬菜泥等辅食。
纵容孩子成长期间的“依赖”
一些宝宝到了适龄期,依旧没有办法摆脱奶瓶,是因为家长看到宝宝一离开奶瓶就哭得撕心裂肺,于心不忍,所以就纵容孩子继续吃奶瓶,就是没有办法让孩子戒掉。
其实孩子长时间吃奶瓶,对于口腔健康的影响是不好的;习惯性的吮吸动作,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牙齿发育不良,形成畸形、地包天,导致仪表、容貌、颜值也会受到影响,伴随其一生,是属于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家长到了宝宝该戒掉奶瓶的时候,还是要果断些,可以选择给宝宝喝饮水杯来转移注意力。
还有一些孩子,到了3,4岁还戒不掉拉拉裤,也不肯去如厕训练,很多家庭想必也有这样的普遍现象发生。长期戒不掉尿裤形成依赖,会影响孩子的自主能力,以后对入园也未能很好适应,行为能力拖后腿;
家长也要当机立断,在孩子适龄期就要慢慢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排便习惯才行,不要觉得能省麻烦就省麻烦,会害了孩子一生。
宝宝的成长干预太多
很多父母对宝宝太过“疼爱”,什么事都帮宝宝安排的好好的,认为帮宝宝安排好了,是为了宝宝好,才能让宝宝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才能无忧无虑的成长。
其实这种做法对宝宝的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父母干涉太多,会让宝宝失去独立的性格,会让宝宝对父母产生依赖,事事都希望父母帮自己弄好,从而让宝宝长成懦弱、胆小的性格,这对宝宝后面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父母言行举止要得体大方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良的习惯,如:讲秽语、随地吐痰等,在宝宝面前一定不要说也不要做;特别是当宝宝长到1-3岁的时候,正是她学习和模仿能力最好的时候,她喜欢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来模仿父母,这时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被宝宝观察学去的话,对宝宝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做父母的除了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和丰富的物质外,还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纠正自身的不良习惯。
教育孩子的时候扮“黑白脸”
孩子小的时候是非常顽皮的,经常犯一些小错误,这些错误看着无关紧要,但如果不教育孩子,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我可以这样做的误区;因此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认识到她犯的错误的严重性,会选择一个扮黑脸教育孩子,告诉她这样做是错误的严重性;一个扮白脸来说情,来安慰孩子,引导孩子以后不能这样做了啥的。
但这样做真的有效吗?
我认为这样做是没效的,只会让孩子更畏惧那个对她扮黑脸的亲人,对她产生恐惧感。
隔壁王叔从小教育他家小魔王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现在养成小魔王特别怕他爸,一提他爸秒变乖乖子;也特不怕他妈,犯了错误他妈说两句,都敢和他妈顶嘴,因为他知道,他妈不会对他怎么样;但如果换成他爸,绝对秒怂,还会大哭喊他妈来救场,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善后,小魔王还是没认识到自己错了,第二天又接着犯同样的事。
真正的“黑白脸”也是有方式方法的,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统一战线,一人严厉是给孩子做榜样,一人宽松些是给孩子带来心理的安慰,孩子才不至于变得叛逆、敏感。
黑白脸是严厉的那方在教育孩子时,宽松的那方不能去插手,在孩子独自一人暗自委屈的时候去安慰,再以温和友好的态度去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反而能明白父母的苦衷和期望。
常给孩子吃零食
现在的零食很多种多样,孩子对于零食都是没有抵抗力可言的,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喜欢吃零食,有些孩子甚至是父母不买零食的话,就在那里哭闹,威胁父母,迫于无奈的父母,只能给孩子买零食吃了。
可是,给孩子吃太多零食的话,会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发育,还会影响到大脑的发育;而且不控制孩子的零食量,那么在吃饭的时候,就会影响到食欲;而且经常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吃零食的话,还面临着发胖的危险哦。
跟其他孩子做比较
我发现特别多的父母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老是觉得别人家的小孩就是好,每一个方面都好,再看看自己家的小孩,做啥事都做不好,让人看了就想骂。
其实经常把自己的小孩跟别的小孩比较的话,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嫉妒心,甚至还会让自己的孩子失去自信,所以建议父母们,还是不要拿自己的小孩,跟别人攀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