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风口丨 你的全球科技前哨侦察兵
你好,我是王煜全。
我们【科技特训营】每周四有一场线上直播,深入分析科技产业前沿趋势,帮企业家提升科技素养,帮企业提升科技竞争力。
之前跟学员们谈了太多科技产业和公司分析,在9月3号那个周四晚商的直播课上,我跟学员们聊了聊跟每个人都贴近的话题:教育。这次直播课跟以往的科技产业分析都不太一样,更像是一次对中国教育行业的深刻反思。
由于学员们对教育话题的强烈兴趣,本来一个小时的直播课,不知不觉就说了2个小时。信息量会比较大,我今天就摘录其中最值得探讨的三个关于教育的反思,分享给你。
在这里声明一点,我今天分享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你有想法也欢迎你在文末留言,一起来交流讨论。
我分享的第一个反思是:今天这些很火的、打着人工智能旗号的教育公司,他们的路数都做对了吗?
现在出现了很多公司, 比如松鼠AI、科大讯飞、猿辅导等等,它们被很多学校老师和家长推崇,公司的收入利润也起来了。虽然都戴着人工智能的光环,其实都做着类似的事:基于一堆死知识,建立一个知识系统,然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不断利用智能推荐,把学生做错的题目推荐给你,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
这种方式确实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堆死知识,但是这样的方式真的是孩子们需要的教育吗?这到底是教育,还是一场残酷的军备竞赛呢?
我以前讲过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那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在大规模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当未来服务都普遍是个性化提供的时候,难道教育还需要标准化的大规模复制吗?
未来服务正在逐渐的进入一个个性化时代,人工智能将在各行各业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服务提供。而今天这些教育公司是反过来了,它们没有利用人工智能去实现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化教育,而是利用人工智能去实现标准化的大规模复制,这与未来创造经济的本质规律是倒行逆施的。
所以,说它们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助纣为虐者都不过分。人工智能本来有机会解决教育问题,但是迄今为止,利用人工智能来解决教育的路数都是错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教育本身就有问题,那做这事的意义在哪儿呢?因为教育不只是包括应付考试的应试教育,还有培育健全人格的通识教育、以及培育各项能力的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一位从小学习钢琴被魔鬼训练出来的音乐天才,跟人一交流,别人就发现这位天才对音乐文化、历史传承一窍不通,就只是会弹琴而已。你说这到底是弹琴机器,还是钢琴大师呢?
我抛出的第二个反思是:用一次考试的考分来衡量人的实力水平,这是对的吗?
著名作家池莉出过一本书《和女儿一起长大》,书里的真实故事让我特别有感触。池莉本来从小的育儿理念是快乐教育,当别的孩子都做题的时候,池莉让自己的女儿有更多的时间玩耍,让孩子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但是从女儿的初中开始,这位妈妈发现扛不住了。毕竟中国式教育不管你其它方面,比如心理健不健全、快不快乐,就单说做题这个技能来讲,别的孩子都是做题机器,而自己女儿的成绩总比不过人家。面对高考这个独木桥,这位妈妈最终选择了让女儿去海外读书。
其实如果要比考试成绩的话,美国的制度比中国更为“残酷”。中国是一次考试决定命运,你可能平时成绩好,高考的时候发挥失常而错失好大学,但也可能平时成绩不好,高考这一把发挥好了,就可以翻身。
而美国的孩子并不比中国孩子轻松,甚至压力更大,因为美国的学校看的是孩子的长期成绩。从孩子迈进校门的第一天起,不光是期末考试的成绩,还有平时每一次考试的成绩,甚至还要包括校外活动的经历来综合打分,通过长期的表现来判断孩子的水平。这种长期培养,家长学校付出的其实更多。
跟中国不同的是,很多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本不走传统这一条路。有一位特别火的歌星Billi Eillish,出生在一个艺术细胞很浓的家庭,爸爸是业余演员,妈妈是业余歌手。父母对她从小的教育方式是homeschool,也就是在家里接受教育。Billi Eillish十几岁就跟小伙伴们组乐队,所以她成名特别早,16、7岁就成名了,因为她的作品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同。不过,细想起来,Billi Eillish父母为家庭教育付出得其实更多。
在中国,类似的有美食短视频制作者李子柒。但是,如果让你的孩子放弃读书,像李子柒那样过上田园生活,去做美食的视频节目,你会同意吗?我相信你不会同意,因为放弃学业常常会被人们视作非主流。中国就曾经出过韩寒,而在美国,这样的非主流其实很常见。
即使是主流,很多观念也不一定是对的。我就看到有老师建议说,孩子长大了要学会混圈子,尤其是一定要混到牛人圈,所以名校的好专业考不上,那进个名校的差专业也行啊。
但是美国有很多孩子,他们的理想是进一个专业最牛的学校。如果你是学设计的,就算是哈佛的,也没有罗德岛艺术学院的设计专业牛。正确的观念应该是:我要在我自己的领域里认识牛人,是为了成为牛人,而不是我要混进牛人圈,去认识很多牛人,但自己不牛。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区别。
所以,培养孩子,最重要的到底是注重培养他的内在,还是外在被人认可呢?
对中国大多数家长来说,高考似乎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唯一选择。可是这难道不是家长推卸责任、不愿意帮孩子长期培养孩子的真正实力的借口吗?我们的目标难道不该是把孩子培养成在未来社会里有自信、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吗?因为你只有有信心把孩子培养成韩寒、Billi Eillish,才能真正抵御高考的冲击吧。
而我提出的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人停下来真正认真地反思过。
说到未来,我分享给你的第三个反思是:今天把自己封闭在校园里的老师有资格来教育孩子吗?
教育的一个本质就是,让孩子们长大以后能够更快乐地适应未来社会。只有我们真正知道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才能为孩子们进行准备,才有资格对孩子们进行相应能力的培养。
而对这个未来社会的理解,今天教育行业的工作者有多深入的理解?他们想过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要获得什么样的能力吗?
我们要知道真正需要教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如果教的是通识教育,那接受了通识教育的孩子的心理真的更健康了吗?如果找心理辅导师,可能比找老师的效果更好一点。有几个老师是合格的心理辅导师呢?
如果给孩子们教的是技能,那是哪个层次的技能呢?如果是教专用技能,起码你得确保这个技能在未来能够用得上。六七十年代的人绝对预测不到人工智能会淘汰那些所谓的高级白领的工作,在当时认为绝对是淘汰不了的技能,而现在看很轻松就淘汰了。
而现在的老师们就那么自信,敢说你教的东西永远不过时吗?我看过现在不少记忆训练课,训练孩子们记扑克牌、背诵很多位圆周率...也就仅仅是背诵了很多位圆周率而已,在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上的技能并没有提升。难道孩子们在未来社会的能力需要记扑克牌、背圆周率吗?
其实我觉得现在是一个特别好的反思的时间点,到底什么是孩子们未来真正需要的。我在科技特训营里列了一个《教育清单》发在群里,虽然一些思考还不是很完全成熟,但我认为孩子们未来真正需要的其实是那些东西。我相信你看了以后会发现,至少有一半是学校里碰都没碰到过的东西,更别说让老师教了,而那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教育。
甚至这些东西不一定是让学校来教,需要父母来教,让整个社会来教,乃至提供环境和资源,让孩子在实践中自己学会。我认为这些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教育。